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名人故事:曾參殺豬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名人故事:曾參殺豬的故事,歷史人物故事。[1]

故事內容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着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着,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註: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讀shēn,一讀cān) ,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一說山東嘉祥)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後代。 其父曾點,字皙,七十二賢之一,與子曾參同師孔子。


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後世尊為"宗聖",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於"復聖"顏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