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名賢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名賢集》是我國古代對兒童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蒙學教材之一,具體作者不詳,從內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後儒家學者撰輯。它匯集孔、孟以來歷代名人賢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間流傳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治學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諺語,有些還滲透了佛、道兩教的因果報應等思想加以選擇提煉而成,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啟人心智之句。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讓人凡事應從長計議;「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勸人言語之間要相互尊重;而「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則道盡了封建時代的世態炎涼。

《名賢集》為南宋以來流行在民間的一種通俗讀物。裡面收集了一些格言、詩句、諺語等。其中有些內容屬封建說教,有些還滲透了佛、道兩教的因果報應等思想。《名賢集》以歷代名人賢士的名言善行,講述了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名賢集》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組成,易誦易記,讀之朗朗上口,其間集有不少成語、格言,是古代流傳很廣的啟蒙讀物。 《名賢集》輯者不詳,學者們認為是宋代以後的一位儒家學者。它是一部舊時很流行的童蒙讀物,但其內容實際與童蒙無關,主要是輯錄關於為人、治家、處世的格言或諺語,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對社會都有影響,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對世態炎涼的認識及相應採取的對策。此書在民間廣為流傳,因此版本較多,文字往往多有不同。

內容預覽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譯文】只管做好事,不必考慮以後的事。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譯文】給別人行方便,自己也會得到方便。 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譯文】善於跟人往來,天長日久就會受到人們的敬重。 人貧志短,馬瘦毛長。 【譯文】人貧窮了,立志時容易目光短淺;馬瘦了,毛就顯得特別長。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譯文】即使人強捍得像鐵一樣,法律如同洪爐,可使他服軟。 諫之雙美,毀之兩傷。 【譯文】人有過失時善意規勸,使他改過,這對他人和自己都好;捏造事實誣衊他人,對人對己都有損害。 讚嘆福生,作念惡生。 【譯文】心存善念則生活的幸福,對人有歹念則會有災禍降臨。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譯文】經常做好事的家庭,會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