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吐槽大會第二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吐槽大會第二季《吐槽大會第二季》是由企鵝影視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喜劇脫口秀節目,由張紹剛主持,節目共10期。[1]

該節目每期邀請一位具有話題性的社會名人作為主咖,接受大家的吐槽。

節目於2017年12月10日起,每周日20:00在騰訊視頻獨播,於2018年2月11日收官。[2]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吐槽大會》脫胎於《美國喜劇中心吐槽大會》,在2003年由美國喜劇中心有線電視網絡推出,平均每年一場,每場100分鐘左右,採取的形式是先由一群吐槽嘉賓對主咖進行吐槽,最後主咖上台反擊。《吐槽大會》的創作團隊笑果文化脫胎於喜劇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幕後團隊,一貫以幽默犀利的風格著稱,他們致力於美式喜劇脫口秀領域的開拓。[3]

在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下,中國網絡綜藝的創新發展也迎來了重要的挑戰期。觀眾不僅需要「慢綜藝」、「暖綜藝」等富有生活氣息的綜藝節目讓內心回歸「田園生活」,也需要將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從而更好地以樂觀開放的心態面對自己的人生。《吐槽大會第二季》就抓住了這一受眾心態,邀請明星嘉賓來「一吐為快」。[4]

2017年1月,《吐槽大會第一季》上線後獲得了好評,不僅給觀眾帶來驚喜與歡笑,更帶來無數話題和思考。節目第一季播出後,主持人張紹剛,常駐嘉賓李誕、池子,因在節目中詼諧的談吐、耿直的言論,被觀眾譽為脫口秀界的「鐵三角」。在《吐槽大會第二季》中,「鐵三角」悉數回歸,繼續在節目中擔綱重任。[5]

節目模式

《吐槽大會第二季》的本質是一場以脫口秀為表演形式的大型喜劇演出,以「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期節目邀請一位閱歷豐富、三觀正確的話題名人作為主咖,與副咖一起以喜劇脫口秀的形式互相調侃,延續「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的正能量導向,為現代人提供別致的解壓方法。

《吐槽大會第二季》捨去了繁雜的舞美,放棄了不必要的模式環節和複雜裝置,沒有動輒巨大的投資,沒有動輒1000比1的素材,節目以至簡的創作原則,將重心放在了內容傳遞之上。採用輪流當主角的群聊脫口秀方式,每位嘉賓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既是爆料者又是被吐槽者。相較於節目第一季,《吐槽大會第二季》在嘉賓選擇上更注重多圈層、多領域,比如網紅界的「papi醬」、音樂圈的郎朗、體育界的國足隊長馮瀟霆。節目也善於挖掘嘉賓背後的新槽點,比如「馮瀟霆愛讀書」「飛飛曝光音樂圈鄙視鏈」「papi醬吐槽羅輯思維」等。

節目特色

《吐槽大會第二季》節目組發掘的多位素人,來培養成綜藝圈的脫口秀演員,形成「節目培養新卡司、卡司成名後反哺節目」的良性循環。在《吐槽大會第二季》中,這些在《脫口秀大會》中嶄露頭角的半星半素的脫口秀新人演員悉數登台,更多喜劇脫口秀的專業選手加入到明星團隊當中,來碰撞出更多驚喜的火花。

《吐槽大會第二季》以喜劇脫口秀的形式和其所倡導的精神,帶動觀眾更加熱衷表達觀點,敢於剖析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坦然嬉笑中,得到更多自信與快樂。

播出信息

節目數據

《吐槽大會第二季》首期開播兩天內播放量破億,後續兩期破三億、單期破兩億。截至2018年2月,《吐槽大會第二季》全季點擊量已近18億。在骨朵、藝恩、VLinkage等榜單上,《吐槽大會第二季》持續兩月位居前三名;百度風雲榜綜藝分類百度指數峰值達56萬,居於同檔期網絡綜藝之首;微信指數峰值突破1000萬;在微博熱搜榜上,從第一期伊能靜回應網絡暴力、馮瀟霆國足,到最後一期的毛不易,10期共計49次熱搜關鍵詞。

節目評價

幽默是喜劇脫口秀的外在表現,而真正優質的喜劇脫口秀也應具備其價值內核。《吐槽大會第二季》用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內容,在人性、社會話題等不同層面給觀眾們帶來更多思考,讓明星展現出與平時不同的一面,使觀眾進一步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想法,將真善美傳遞給更多人,成為樹立社會正向價值觀的良心網綜。(紅網評)[6]

網絡綜藝相對寬鬆的輿論氛圍和較為靈活的制播方式,讓《吐槽大會第二季》比電視綜藝減輕了一些負擔。內外合力,也成就了節目的有趣和張力。《吐槽大會第二季》或許就是讓觀眾在嘉賓們的「毒舌」中,既釋放了情緒,又能在笑過之後若有所思,並且這樣的思考會在笑聲中繼續深化。還應該看到的是,《吐槽大會第二季》頻繁的「笑點」背後,是一種年輕的、不被教條束縛的、「反雞湯」的社會文化。它或許稱不上「主流」,但人們需要它存在。(《新京報》評)

《吐槽大會第二季》的幽默,是一種十分接地氣的幽默,節目中的許多話題都透露着表演者對生活的觀察。如金星在節目中回應所謂「毒舌」,霸氣表示自己並非無的放矢,而是針砭時弊,表達自己的態度,留給人們更多娛樂之外的思考,在追求喜劇效果之餘,傳遞着更深層次的正能量價值觀。《吐槽大會第二季》改變了中國國內脫口秀網綜領域的格局,在為觀眾帶來無數笑聲與歡樂的同時,也助力了中國網綜事業的發展。(網易娛樂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