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國式」浪費說不!(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向「中國式」浪費說不!》是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向「中國式」浪費說不!
筆者小的時候家庭環境不是很好,大人們一直教導:「浪費糧食可恥」所以小的時候從來不浪費糧食。
工作之後,生活富足了,條件好了,浪費現象時有出現,大多是朋友小聚時,由於大家虛榮心作祟,誰也不願意成為「小氣」的人,雖然內心也滴血,但是顏面上都要裝作無所謂。還記得那個《不差錢》的小品吧,實際上是很差錢。
據說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看到這個數據,估計大家都會坐不住了。最近,北京市十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共同倡議:「適量點餐,剩餐打包」,逐步推行「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等服務,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這一舉動標誌着北京市餐飲行業將聯手對「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如今餐飲業能夠首先站出來,那我們該做些什麼?我們不應僅僅指望餐飲業,因為他們畢竟是商家,要以盈利為目的,關鍵是我們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吃飯時都實惠點,朋友之間不要那麼虛榮,自然浪費就不存在了。
當然要狠剎浪費之風,首先要從整治公款浪費開始。目前全國一年公款吃喝的開銷已達到3000億。大家還記得趙本山春晚小品《牛大叔「提干」》里的經典台詞吧:「上頓陪,下頓陪,終於陪出了胃下垂。」「吃好喝好啊!喝好吃好啊!」「扯淡,扯淡,是不擱這來的呢?」公款吃喝不是花自己腰包里的錢,自然助長了一些不正之風,所以很多領導夜以繼日的陪吃陪喝,自然而然陪出了胃下垂。
還有想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寫了「鋤禾日當午」,影響了我們的一生的李紳,這位大詩人為官後就變了,據說他特別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為此他家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全然沒有「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簡樸與珍惜的意識。可見,人一旦有了權利,似乎就沒了之初的那種純樸,要提倡節儉,必須從「吃貨幹部」入手,所以習書記說,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牢籠」,筆者十分贊同。
其次就要從自身做起。如今浪費無處不在。比如食堂,總有人將剩的飯菜倒入泔水桶。去飯店,剩得滿桌子的美味,無人願意去打包,這種「舌尖上的浪費」不應僅僅是引起人們的關注,還要大家都真正地付諸行動才好,而且要堅持經常,養成一種習慣。還記得同事之間講的一個笑話,說筆者單位的員工去上海旅遊,到飯店點了一大桌子的飯菜,幾個人海吃海喝,這時對面有一對上海人,點了一隻螃蟹,分成兩半,一直「儂吃、儂吃」到完,說者無意,聽者有意,這是在埋汰上海人小氣,顯示自己多麼大方呢,實際呢,還不是虛榮心在作祟。
古人云:「惟儉足以養廉。」我們每年都去扶貧,去支助貧困學校的學生,看到他們那種期待的眼神,你還忍心鋪張浪費嗎?勤儉節約是我們彌足珍貴的傳統,千萬不要在我們這一代中消失殆盡。只有厲行勤儉節約,才能有效淨化社會風氣,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風尚,向「中國式」浪費說不!
其實杜絕浪費很簡單,假如都是花自己的血汗錢,浪費自然少了,大家看看是不是這個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