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央銀行借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向中央銀行借款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向中央銀行借款指金融企業向中央銀行借入的臨時周轉資金、季節性資金、年度性資金以及因特殊需要經批准向中央銀行借入的特種借款等項目,在會計工作中,向中央銀行借款屬於銀行會計的科目內容之一。
向中央銀行借款也指「向中央銀行借款」會計科目,該科目屬於負債類科目,用以核算各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入的各種款項。發生借款時,記入本科目貸方;歸還借款時,記入本科目借方。本科目按借款性質分別設置明細科目。
向中央銀行借款會計處理
向中央銀行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入的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借款性質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貸記本科目;歸還借款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計算確定的向中央銀行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歸還中央銀行借款的餘額。
向中央銀行借款的賬務處理
再貸款的發放
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申請借款時,應向人民銀行提交「人民銀行貸款申請書」並備齊有關資料,經人民銀行審查同意後,填寫一式五聯借款憑證,送交人民銀行辦理借款手續;人民銀行審查無誤後,辦理轉賬並退回第三聯借款憑證;商業銀行收到回單作為收賬通知,據此編制轉賬借、貸方傳票,辦理轉賬,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貸:向中央銀行借款
再貸款的歸還
再貸款到期時,商業銀行應主動向人民銀行歸還貸款本息。根據貸款本息的金額,將一式四聯的還款憑證送交人民銀行辦理還款手續;人民銀行經審查無誤後,辦理轉賬並退回第四聯還款憑證和借據;商業銀行收到回單作為付款通知,並代轉賬傳票,以借據為附件,辦理轉賬,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向中央銀行借款
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再貼現業務
金融企業向人民銀行進行買斷式再貼現融資,按實收金額,借記「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再貼現利息金額,借記「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科目,按票據金額,貸記「向中央銀行借款——再貼現」科目。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
貸:向中央銀行借款——再貼現
向中央銀行借款的實務處理
對於銀行向中央銀行借入的款項這類業務,銀行會計一般設置「向中央銀行借款」科目進行核算,下面以案例介紹相應的實務處理。
【案例1】甲商業銀行於2018年1月1日向中央銀行貸款1 000 000元,年利率為5%。2019年1月1日,甲商業銀行歸還貸款本息。甲商業銀行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18年1月1日: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1 000 000
貸:向中央銀行借款 1 000 000
2、2019年1月1日:
借:向中央銀行借款 1 000 000
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 50 000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105 000
【案例2】某中國銀行2×19年5月8日將未到期的商業貼現票據4000 000元向人民銀行申請買斷式再貼現,商業貼現匯票到期日為9月5日,月再貼現率為3‰,辦理再貼現手續。某中國銀行的賬務處理如下:
再貼現利息=4 000 000×120×3‰÷30=48 000(元)
再貼現實付金額=4 000 000-48 000=3 952 000(元)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3 952 000
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 48 000
貸:向中央銀行借款——再貼現 4 000 000
9月5日票據到期,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收回貼現票款,某中國銀行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向中央銀行借款——再貼現 4 000 000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4 000 000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是怎樣起源的?源始於殷商?文字有600年的歷史?,搜狐,2022-09-15
- ↑ 揭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來源圖畫還是記號?,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