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向太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向太陽是艾青於1938年4月從戰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漢不久,以激越而豐厚的情感創作的長詩《向太陽》。由於這首詩所顯示的作者對人生和藝術不斷探求的精神,以及它達到的寬廣的審美境界,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評論家一致把它譽為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優秀詩篇。因為它不僅標誌着艾青的創作道路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對我國詩歌創作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 作品名稱 向太陽
  • 作品體裁 詩歌
  • 作 者艾青
  • 時 期 抗日戰爭

作品原文

向太陽


從遠古的墓塋
黑暗的年代
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
震驚沉睡的山脈
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
太陽向我滾來……
——引自舊作《太陽》
一 我起來
我起來—
像一隻睏倦的野獸
受過傷的野獸
狼藉着敗葉的林藪
冰泠的岩石上
掙扎了好久
支撐着上身
睜開眼睛
向天邊尋覓……
我——
是一個
從遙遠的山地
從未經開墾的山地
到這幾千萬人
用他們的手勞作着
用他們的嘴呼嚷着
用他們的腳走着的城市來的
旅客,
我的身上
酸痛的身上
深刻地留着
風雨的昨夜的
長途奔走的疲勞

我終於起來了
我打開窗
用囚犯第一次看見光明的眼
看見了黎明
——這真實的黎明啊
(遠方
似乎傳來了群眾的歌聲)
於是 我想到街上去
二 街上
早安呵
你站在十字街頭
車輛過去時
舉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
早安呵
你來自城外的
挑着滿籮綠色的菜販
早安呵
你打掃着馬路的
穿着紅色背心的清道夫
早安呵
你提了籃子,第一個到菜場去的
棕色皮膚的年輕的主婦
我相信
昨夜
你們決不像我一樣
被不停的風雨所追蹤
被無止的惡夢所糾纏
你們都比我睡得好啊!
三 昨天

我在世界上
用可憐的期望
餵養我的日子
像那些未亡人
披着麻縷
用可憐的回憶
餵養她們的日子一樣
昨天
我把自己的國土
當做病院
——而我是患了難於醫治的病的
沒有哪一天
我不是用遲滯的眼睛
看着這國土的
沒有邊際的悽慘的生命……
沒有哪一天
我不是用呆鈍的耳朵
聽着這國土的
沒有止息的痛苦的呻吟
昨天
我把自己關在
精神的牢房裡
四面是灰色的高牆
沒有聲音
我沿着高牆
走着又走着
我的靈魂
不論白日和黑夜
永遠的唱着
一曲人類命運的悲歌
昨天
我曾狂奔在
陰暗而低沉的天幕下的
沒有太陽的原野Ï
流着溫熱的眼淚
哭泣我們的世紀
現在好了
一切都過去了
四 日出
太陽出來了……
當它來時……
城市從遠方
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
——引自舊作《太陽》
太陽
從遠處的高層建築
——那些水門汀與鋼鐵所砌成的山
和那成百的煙突
成千的電線杆子
成萬的屋頂
所構成的
密叢的森林裡
出來了……
在太平洋
在印度洋
在紅海
在地中海
在我最初對世界懷着熱望
而航行於無邊藍色的海水上的少年時代
我都曾看着美麗的日出
但此刻
在我所呼吸的城市
噴發着煤油的氣息
柏油的氣息
混雜的氣息的城市
敞開着金屬的胴體
礦石的胴體
電火的胴體的城市
寬闊地
承受黎明的愛撫的城市
我看見日出
比所有的日出更美麗
五 太陽之歌
是的
太陽比一切都美麗
比處女
比含露的花朵
比白雪
比藍的海水
太陽是金紅色的圓體
惠特曼
從太陽得到啟示
用海洋一樣開闊的胸襟
寫出海洋一樣開闊的詩篇
凡谷
從太陽得到啟示
用燃燒的筆
蘸着燃燒的顏色
畫着農夫耕犁大地
畫着向日葵
鄧肯
從太陽得到啟示
用崇高的姿態
披示給我們以自然的旋律
太陽
它更高了
它更亮了
它紅得像血
太陽
它使我想起 法蘭西 美利堅的革命
想起 博愛 平等 自由
想起 德謨克拉西
想起 《馬賽曲》《國際歌》
想起 華盛頓 列寧 孫逸仙
和一切把人類從苦難里拯救出來的
人物的名字
是的
太陽是美的
且是永生的
六 太陽照在
初升的太陽
照在我們的頭上
照在我們的久久地低垂着
不曾抬起過的頭上
太陽照着我們的城市和村莊
照着我們的久久地住着
屈服在不正的權力下的城市和村莊
太陽照着我們的田野,河流和山巒
照着我們的從很久以來
到處都蠕動着痛苦的靈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巒……
今天
太陽的炫目的光芒
把我們從絕望的睡眠里刺醒了
也從那遮掩着無限痛苦的迷霧裡
刺醒了我們的城市和村莊
也從那隱蔽着無邊憂鬱的煙霧裡
刺醒了我們的田野,河流和山巒
我們仰起了沉重的頭顱
從濡濕的地面
一致地
向高空呼嚷
「看我們
我們
笑得像太陽!」
七 在太陽下
「看我們
我們
笑得像太陽!」
那邊
一個傷兵
支撐着木製的拐杖
沿着長長的牆壁
跨着寬闊的步伐
太陽照在他的臉上
照在他純樸地笑着的臉上
他一步一步地走着
他不知道我在遠處看着他
當他的披着繡有紅十字的灰色衣服的
高大的身體
走近我的時候
這太陽下的真實的姿態
我覺得
比拿破崙的銅像更漂亮
太陽照在
城市的上空
街上的人
他們並不曾向我打招呼
但我向他們走去
我看着每一個從我身邊走過的人
對他們
我不再感到陌生
太陽照着他們的臉
照着他們的
光潔的,年輕的臉
發皺的,年老的臉
紅潤的,少女的臉
善良的,老婦的臉
和那一切的
昨天還在慘愁着但今天卻笑着的臉
他們都匆忙地
擺動着四肢
在太陽光下
來來去去地走着
——好像他們被同一的意欲所驅使似的
他們含着微笑的臉
也好像在一致地說着
「我們愛這日子
不是因為我們
看不見自己的苦難
不是因為我們
看不見飢餓與死亡
我們愛這日子
是因為這日子給我們
帶來了燦爛的明天的
最可信的音訊。」
太陽光
閃爍在古舊的石橋上……
幾個少女——
那些幸福的象徵啊
背着募捐袋
在石橋上
在太陽下
唱着清新的歌
「我們是天使
健康而純潔
我們的愛人
年輕而勇敢
有的騎戰馬
馳騁在曠野
有的駕飛機
飛翔在天空……」
(歌聲中斷了,她們在向行人募捐)
現在
她們又唱了
「他們上戰場
奮勇殺敵人
我們在後方
慰勞與宣傳
一天勝利了
歡聚在一堂……」
她們的歌聲
是如此悠揚
太陽照着她們的
驕傲地突起的胸脯
和袒露着的兩臂
和發出尊嚴的光輝的前額
她們的歌
飄到橋的那邊去了……
太陽的光
泛濫在街上
浴在太陽光里的
街的那邊
一群穿着被煤煙弄髒了的衣服的工人
扛抬着一架機器
——金屬的稜角閃着白光
太陽照在
他們發出緩慢而沉洪的呼聲
「杭——唷
杭——唷
我們是工人
工人最可憐
貧窮中誕生
勞動里成長
一年忙到頭
為了吃與穿
吃又吃不飽
穿又穿不暖
杭——唷
杭——唷
自從八一三
敵人來進攻
工廠被炸掉
東西被搶光
幾千萬工友
飢餓與流亡
我們在後方
要加緊勞動
為國家生產
為抗戰流汗
一天勝利了
生活才飽暖
杭——唷
杭——唷……」
他們帶着不止的杭唷聲
轉彎了……
太陽光
泛濫在曠場上
曠場上
成千的穿草黃色制服的士兵
在操演
他們頭上的鋼盔
和槍上的刺刀
閃着白光
他們以嚴肅的靜默
等待着
那及時的號令
現在
他們開步了
從那整齊的步伐聲里
我聽見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我們是從田野來的
我們是從山村來的
我們生活在茅屋
我們呼吸在畜棚
我們耕犁着田地
敵人來到我們的家鄉
我們的茅屋被燒掉
我們的牲口被吃光
我們的父母被殺死
我們的妻女被強姦
我們沒有了鐮刀與鋤頭
只有背上了子彈與槍炮
我們要用閃光的刺刀
搶回我們的田地
回到我們的家鄉
消滅我們的敵人
敵人的腳踏到哪裡
敵人的血流到哪裡……
…………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
這真是何等的奇遇啊……
八 今天
今天
奔走在太陽的路上
我不再垂着頭
把手插在褲袋裡了
嘴也不再吹那寂寞的口哨
不看天邊的流雲
不彷徨在人行道
今天
在太陽照着的人群當中
我決不專心尋覓
那些像我自己一樣慘愁的臉孔了
今天
太陽吻着我昨夜流過淚的臉頰
吻着我被人世間的醜惡厭倦了的眼睛
吻着我為正義喊啞了聲音的嘴唇
吻着我這未老先衰的
啊!快要佝僂了的背脊
今天
我聽見
太陽對我說
「向我來
從今天
你應該快樂些呵……」
於是
被這新生的日子所蠱惑
我歡喜清晨郊外的軍號的悠遠的聲音
我歡喜擁擠在忙亂的人叢里
我歡喜從街頭敲打過去的鑼鼓的聲音
我歡喜馬戲班的演技
當我看見了那些原始的,粗暴的,健康的運動
我會深深地愛着它們
——像我深深地愛着太陽一樣
今天
我感謝太陽
太陽召回了我的童年了
九 我向太陽
我奔馳
依舊乘着熱情的輪子
太陽在我的頭上
用不能再比這更強烈的光芒
燃灼着我的肉體
由於它的熱力的鼓舞
我用嘶啞的聲音
歌唱了:
「於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開
陳腐的靈魂
擱棄的河畔……」
這時候
我對我所看見 所聽見
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寬懷與熱愛
我甚至想在這光明的際會中死去……
1938年4月 武昌

作品賞析

袒露着心胸迎向日出

1938年4月,艾青從戰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漢不久,以激越而豐厚的情感創作了長詩《向太陽》。由於這首詩所顯示的作者對人生和藝術不斷探求的精神,以及它達到的寬廣的審美境界,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評論家一致把它譽為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優秀詩篇。因為它不僅標誌着艾青的創作道路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對我國詩歌創作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向太陽》長四百餘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長的一首詩,由九個各自獨立又前後呼應的章節組成。儘管在詩里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場景和人物,但並不以敘事為主,作者仍然以他那樸素坦誠富有個性的抒情方式進行創作,自始至終以第一人稱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作為全詩的主線和命脈。武漢當時作為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一個重鎮,正轟轟烈烈地掀起保衛大武漢的群眾性活動。艾青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這個顯示着民族覺醒和戰鬥決心的現實世界。心中鼓盪着的激情和創作欲求,與現實結合的強度顯然達到了燃燒的程度。

於是詩人長期鬱結於心的全部感情如一粒粒火種燃爆了起來:多少年來在漫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奔波的疲累,痛苦的回憶,在受難中執着不渝的追求,便都隨着詩人眼睛裡湧出的熱淚和心中沸騰的血液,一起噴發了出來。作為《向太陽》當年的一個虔誠而年少的讀者,如今重讀這首哺育過我心靈的詩,仍然激動不已,仍然能深切地體會到詩人當年創作這首長詩時的崇高而激越的情感。這或許就是艾略特所說的「歷史意識又含有一種領悟,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過去的現存性。」

幾十年來,在我國的詩壇上,有許多轟動一時的詩,往往不到幾年就失去了它的「現存性」,這種短命的詩,多半是屬於缺乏藝術真誠和功利性強的製作。最近十多年也出現了不少這類短期效應的詩作。《向太陽》所以能成為一首經得住歷史嚴格刪汰的詩,正是由於它能使當今的讀者領悟到歷史的現存性和深刻的人生啟示。[1]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年),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