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黃萎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向日葵黃萎病
向日葵黃萎病是由大麗菌輪枝菌引起的、發生在向日葵的病害。可以為害葉片、莖部,主要在向日葵成株期開始發病,其中在向日葵花盤形成期至籽實成熟前易表現症狀。
向日葵黃萎病在中國向日葵產區都有發生,但以寧夏黃灌區發生最重,平均發病率達40%,黑龍江地區以15%的平均發病率次之,而內蒙古地區的發病率介於10-15%之間。該病可使向日葵的盤徑減小,含油量降低,從而影響向日葵的產量及品質,造成向日葵經濟效益降低,嚴重影響向日葵產業的健康發展。
向日葵黃萎病在防治過程中,應在廣泛使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加強農業防治,同時輔以化學藥劑,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向日葵黃萎病
外文名: Sunflower verticillium wilt
為害作物: 向日葵
為害部位: 葉片、莖部
病 原: 大麗菌輪枝菌
症狀
向日葵黃萎病又叫半邊瘋、黑心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該病多從向日葵開花結果後發病,先是自下而上或從一側的葉片發病,隨後向全株發展,所以稱「半邊瘋」。初期葉緣及葉脈間出現褪綠黃斑,隨着黃斑的擴大,顏色也由黃色變為褐色。病株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復,經過一段時間後不在恢復,葉緣上卷,葉片變褐,並不斷由植株下部向上方發展,嚴重時病葉脫落、落花、落果或病株枯死。縱切根莖部,可見維管束變為黃褐色或棕褐色,故稱「黑心病」。在向日葵上引起黃萎病的症狀有3種類型,即枯死型、黃斑型、黃色斑駁型。其中枯死型:植株矮化嚴重,葉片皺縮、凋萎、枯死脫落。病情擴展快,常致整株死亡;黃斑型:植株稍矮化,葉片由下而上形成掌狀黃斑,僅下部葉片枯死,植株不死亡;黃色斑駁型:植株矮化不明顯,僅少數葉片有黃色斑駁或葉尖、葉緣有枯斑,葉片不枯死。病情自下向上發展。[1]
病原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 稱黃萎輪枝菌或黑白輪枝菌,屬半知菌亞門。不產生微菌核而形成黑菌絲,菌絲分隔、膨大,胞壁增厚形成厚垣孢子狀至念珠狀黑菌絲。在病部老熟分生孢子梗基部變暗色是其特徵。分生孢子長卵形,大小3-7×1.5-3(μm),有時具1隔膜。生長適溫20-22.5℃,高於30℃不能生長。此外有報道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稱大麗菌輪枝孢,也是該病病原。病菌休眠體為微菌核,是由菌絲分隔、膨大、芽殖形成形狀各異的緊密的組織體,大小35-215×21-69(μm)。孢子梗常由2-4層輪枝和一個頂枝組成。
每輪有小枝3-4根,每小枝頂生一至數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卵圓形,無色單胞,大小2.3-9.1×1.5-3.0(μm)。[2]
侵染循環
該病菌以休眠菌絲、厚坦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土壤中病菌可以存活6年以上,在當地混有病殘體的肥料和帶菌土壤或雜草,借風雨、流水、人畜和農具等傳到無病田。翌年病菌從根部的傷口或直接從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後在維管束內繁殖,並發展到枝葉,該病在當年不再進行重複侵染。
發病條件
要發生在成株期,低洼地、種植密度大易發病,根據天氣預報情況,做好預測預報工作;一般在6月中旬平均氣溫為22 ℃左右,降水量比較多,氣象條件有利於該病的發生和蔓延。這時正值向日葵現蕾期,是黃萎病發生始期,提醒農民朋友要做好該病的防治工作。
發病傳播
病菌在土壤、病殘體和種子中越冬。種子果皮帶菌,胚和胚乳不帶菌。病菌在土中可長期存活。播種後病菌從傷口或幼根直接侵入發病,潛育期一般為7天。病菌生長溫度10~33℃,以23℃適。重茬年限越長發病越重。低洼地、種植密度大易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嚴格進行檢疫;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輪作期,如與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輪作效果好;加強栽培管理,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及時清理田間病殘體,減少病源,發病的莖稈要及時燒毀,以防病害擴散蔓延。
化學防治
1 種子處理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5%拌種,或用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2%拌種。
2 土壤消毒 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3 kg/667 m2~1.5 kg /667 m2,拌適量細土30~50 kg製成藥土,撒在土壤表,然後進行翻地。
藥劑防治
1 葉面噴霧 發病初期,選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64%殺毒礬呆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7%可殺得101可濕性粉劑400倍液;20%龍克菌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14%絡氨銅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進行葉面噴霧。
2 灌根 發病較重的田塊,用12.5%治萎靈乳油200倍液灌根,每株病株灌藥液100 mL,或用10%農抗120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用30%甲霜??f霉靈(瑞苗清)水劑2500倍液,或用80%乙蒜素乳油1000~2 000倍液灌根,注意:乙蒜素不能與鹼性農藥混用,也不能用鐵容器配藥,現配現用,藥劑交替使用,隔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1~2次。[3]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