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向陽而生(王雙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向陽而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向陽而生》中國當代作家王雙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向陽而生

歲月的風雨浸染了人世間的滄桑,斑駁了時光的清淺敲打着誰心中的惆悵?只有向陽而生,逆風而行,才能不懼歲月風霜與人世蒼涼。 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他在工地上拆開盒飯,熟悉的蘿蔔和白菜,在沙土飛揚的施工現場,咀之無味的午餐必須在幾分鐘內吃完。麻木的工人沒有奢望,更不曾見過月光,他的肉身不過是輝煌建築里的一根鋼筋。被鐵鏽染黃的白手套,和安全帽下汗水浸濕的頭髮,是他見證這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崛地而起,他認為每一座都是偉大的藝術品,讓他在迷霧中找到方向,催生熱情。

夢想催促着人們前進,不管荊棘叢生,還是崎嶇不平,只要有夢想,就會讓熱血沸騰的青年堅持不懈,逐夢前行。收貨員肩上扛滿了貨物,用麻繩固定的蛇皮袋和包袱,堆積得像座山,與他瘦弱矮小的身板形成反差,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那被暴曬得通紅的肩膀上,難以把控的平衡讓他走路搖晃,顫巍的腳步,佝僂着前進,無力抬起頭來就看不到路人嫌惡的眼神。他說他不會和生活認輸,更不會向歲月低頭。風景不夠好,多走幾步;道路不好走,放慢腳步,其實路上的景色真的很美。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註腳,也各有各的選擇。「行到水窮處,坐觀雲起時」是選擇,戴上拳套,奮力搏擊也是選擇。清潔工拿着拖把,看着富家子女走過廳堂。她無法理解高檔酒店裡的揮霍,從貧窮農村來的姑娘,只吃過粗谷糟糠,更沒想過追求和享受。為了家裡的孩子不用忍受飢餓,為了生存來到縣城工作,看到了世界的遼闊。她才知道,原來大城市的餐桌上,談論的都是夢想,她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一個人使勁踮起腳尖靠近太陽的時候,全世界都擋不住她的陽光。

晨露雖小,水滴石穿;砂礫雖小,積沙成塔;螞蟻雖小,力能扛鼎。[1]

作者簡介

王雙雙,莘縣董杜莊鎮柏慶小學教師,座右銘:因為熱愛,可迎萬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