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叔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19年8月16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16日) |
呂叔湘 | |
---|---|
[1] | |
本名 | 呂叔湘 |
出生 | 中國華東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中國語言學家 |
簡介
著名語言學家,代表作《現代漢語詞典》。 呂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享年93歲)[1],漢族,著名學者,出生於華東地區(江蘇省丹陽市),逝世於北京市。著名語言學家,代表作《現代漢語詞典》。 1926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外國語文系(現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1936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倫敦大學圖書館學科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雲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後又任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以及開明書店編輯等職。解放後,195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院士)、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
實事求是的學術思想
呂叔湘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實事求是地認識漢語、揭示漢語的規律。
1986年,呂叔湘為首屆青年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所作的書面發言題目就是「實事求是」。他教誨青年學者,做研究一定要實事求是,「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也並不容易。以研究工作而論,『實事』就是要掌握材料,材料要可靠,並且要儘可能全面……『求是』就是找出規律……『實事求是』四個字看似容易實艱辛,在實際工作中時刻想到它是有好處的。」
堅持實事求是的研究思想,在他關於漢語語法單位的論述中有最為突出的體現。在1979年出版的《漢語語法分析問題》里,他指出:「講西方語言的語法,詞和句子是主要的單位,語素、短語、小句是次要的。講漢語的語法,由於歷史的原因,語素和短語的重要性不亞於詞,小句的重要性不亞於句子。」在此基礎上,他把語言的單位分作動態單位和靜態單位兩大層級。靜態單位包括語素、詞、短語,其中語素是基本單位;動態單位包括小句和句子,其中小句是基本單位。在動態單位中,用「小句」而不是用「句子」作為基本的動態單位。在動態單位與靜態單位之間,他認為:「把短語定為詞(或者語素)和句子之間的中間站,對於漢語好像特別合適……漢語裡的語法範疇主要依靠大小單位互相結合的次序和層次來表達……句子可以不改變其基本意義而改變其內部次序,短語很少能這樣。」他的這些觀點已經被語法學界廣泛接受,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於理論與事例(數據)的關係,呂叔湘說:「理論從哪裡來?從事例中來。事例從哪裡來?從觀察中來,從實驗中來。」「我們說理論從事例中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事實,也就是材料決定理論。」「如果沒有感性知識做基礎,那個理性知識就靠不住,就是騙人的玩意兒(連本人也是受騙的)。」在強調事實的同時,他把理論的認識看做進一步深化研究的指南,指出「正確的理論能引導你去發現事實」。呂叔湘1946年的《與動詞後得與不有關之詞序問題》與《從主語、賓語的分別談國語句子的分析》等文章都反映了他的這一研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