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呂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呂才
呂才
出生 博州清平(今山東高唐縣清平鎮)
國籍 大唐
別名 藍精靈
職業 哲學家、思想家、音樂家
知名作品 《因明註解立破義圖》
《敘葬書》
《敘祿命

呂才,博州清平人(今山東聊城高唐縣清平鎮)。唐代哲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無神論者、音樂家,是位多才多藝的學者、自然科學家。代表作品 有《因明註解立破義圖》,《敘葬書》,《敘祿命》等。

人物簡介

呂才 [1](606—665),博州清平(今山東高唐縣清平鎮呂莊人)。唐代哲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無神論者、音樂家,是位多才多藝的學者、自然科學家。他出身於寒微的庶族家庭,從小好學,是一位未經名師傳授,自學成才的思想家、學者。興趣愛好廣泛,通曉《六經》、天文、地理、醫藥、製圖、軍事、歷史、文學、邏輯學、哲學乃至陰陽五行、龜蓍、歷算、象戲等,尤長於樂律,而且大都有專門著作和創造。因其學識淵博、博才多能而逐漸知名。唐初的一些名臣官僚如魏徵王珪等都十分讚賞他的「學術之妙」。30歲時,由溫彥博、魏徵等人推薦給唐太宗進入弘文館,官居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 他曾因職務關係曾參加了許多官方編輯、修訂圖書的工作,也有不少自己的著作,內容涉及音樂、天文、歷數、地理、軍事、歷史、佛學、醫藥等眾多領域。呂才的成績是多方面的,但是他的著作幾乎全部失傳,至今保存下來的僅有8篇殘篇、5000餘字,從中已經無法了解呂才思想和學術的全貌。

主要成就

呂才的博學多能,最難能可貴的是具有無神論思想。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到他所奉命刊正削存的陰陽書中。

在戰國時期形成的陰陽五行學派,以陰陽五行觀念為基礎,摻雜一些宗教、巫術和迷信,用以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從而形成了唯心論與神學的思想體系。傳世的陰陽書,荒誕怪迂,甚至連唐太宗也不能容忍,稱所傳陰陽書「多謬偽淺惡,世益拘畏」,於是命呂才及宿學老師「刪落煩訛,掇可用者」。

在刊正陰陽書的過程中,呂才「於持議儒而不俚,以經誼推處其驗術,諸家共訶短之,又舉世相惑以禍福,終莫悟雲」。呂才的無神論思想是在源頭入手,但並不拘泥,「以經誼推處其驗術」,他批駁了陰陽書中的宗教迷信,創立了一種無神論體系。

儘管呂才刊正削存的百餘卷陰陽書得到了唐太宗的認可,並詔頒天下,但該書絕大部分已經佚失,現僅存《敘宅經》、《敘祿命》及《敘葬書》三篇殘文。

在《敘宅經》篇中,呂才首先援引《易經》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以宮室,蓋取諸《大壯》。」至殷、周時,始有卜宅以定吉凶的說法。師巫「更加五姓之說」。五姓是指宮、商、角、徵、羽等,認為「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以此為法」。可見,《宅經》的有神論思想在於「五姓之說」。因此,呂才重點揭露與批判了五姓之說的虛妄。 首先,呂才指出五姓「配屬」方法是自相矛盾的。他說:「至如張、王等為商、武,庾等為羽,欲以同韻相求;及其以柳姓為宮,以趙姓為角,又非四聲相管。其間亦有同是一姓,分屬宮商,後有複姓數字,徵羽不別。」他從矛盾律原理出發,指出「五姓之說」違背了邏輯規律,難以自圓其說。其次,他稽考經典,古代本無五姓之說,諸陰陽書,也無此語,「直是野俗口傳,竟無所出之處」。指出乃「近代師巫」的無知妄說,不足為訓。最後,他從姓氏起源來考察,指出五姓之說的荒誕不經。在黃帝之時,「不過姬、姜數姓,暨於後代,賜族者至多」。至如管、蔡、郕、霍等十六姓,「並是姬姓子孫;孔、殷、宋、華等八姓,」並是子姓苗裔「。至於其他無不如此。他大量地列舉了姓氏,並分別指出它們」因邑因官,分枝布葉,未知此等諸姓,是誰配屬?「呂才還稽考了《春秋》一書,其中以陳、衛、秦並同」水姓「,齊、鄭、宋皆為」火姓「,其姓之來源,」或承所出之祖,或系所屬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羽、徵,共相管攝「。他得出結論說:」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辟者也。「呂才詳明地敘述了姓氏的源流以後,五姓之說的迷信思想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敘祿命》 篇中,呂才首先考察了祿命之說的源流。在《史記》中記載有宋忠、賈誼譏諷司馬季主的故事,出於卜筮之口。」夫卜筮者,高人祿命以悅人心,矯言禍福以盡人財「。王充的《論衡》也稱」見骨體而知命祿,睹命祿而知骨體「。由於祿命之說行之既久,又」多言式中「,於是人們遂信以為真了。呂才指出人的禍福、貴賤、壽夭與祿命絕對無關:」今時亦有同年同祿,而貴賤懸殊;共命共胎,而夭壽更異「。祿命書說秦始皇」為人無始有終,老而彌吉「。呂才據《史記》記載,指出秦始皇是」有始無終,老而彌凶「,結果活了不過五十歲。他還考察漢武帝魏孝文帝、南朝宋高祖等人的生平,說明祿命法也同樣不驗,從而揭穿所謂」高人祿命以悅人心,矯言禍福以盡人財「,完全是虛偽與騙人。

在《敘葬書》中,呂才援據史料經典,批判駁斥《葬書》所宣揚的迷信思想。首先考察了喪葬的原始情況。據《》、《》等書記載,」古之葬者,衣之以薪,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來才有」聖人易之以棺槨「。」葬「字的原義,」葬者,藏也,欲使人不得見之「,到了後來,才有陰陽葬法。由於陰陽家和巫者一再宣揚迷信思想,遂使葬術一時頗為流行,致有一百二十家之多,他們」各說吉凶,拘而多忌「。

為了揭穿喪葬中的吉凶、禁忌等迷信,呂才列舉了歷史上從國王、諸侯、大夫、士及庶人的殯葬情況,說明喪葬只不過有」貴賤不同,禮亦異數「,但都」葬有定期「,因而得出了葬」不擇年月「的結論。葬書中所謂」富貴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命延促,亦曰墳壠所招「及」喪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等說法,都是」巫者詐其吉凶,愚人以徼幸「。至於」擗踴之際,擇葬地而希官品;荼毒之秋,選葬地以規財祿「,均為無識者的愚昧,巫者的狡詐誑諞。

呂才以大量歷史事實和深刻的推理分析,揭露了宅經、祿命、葬書的荒誕虛偽,充分顯示了他的無神論思想的價值。但是,他」以經誼推處其驗術「,時時用《易》、《禮》、《春秋》等史料經典作為立論根據,而對史料經典中的一些迷信思想失去了批判能力。如在《敘宅經》中,對《堪輿論》記載」黃帝對於天老,乃有五姓之言「,這本是五姓之說的源頭,他卻避而不談;在《敘祿命》中,在談到人生祿食運數時未否定」天命「,說:」但以積善餘慶,不假建祿之吉;積惡餘殃,豈由劫殺之實。皇天無親,常與善人,禍福之應,其猶影響。「表明了他的無神論思想是不徹底的。

儘管呂才的無神論思想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在陰陽迷信充斥、」舉世相惑「的時代,他對《宅經》、《祿命》、《葬書》的深刻批判,仍然放射出唯物論思想光輝。

呂才是一個無神論者。他通過歸納古今史實,尖銳地批判了宿命論和各種迷信觀點。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呂才與學者十餘人奉命刪訂「陰陽書」,「才多以典故質正其理,雖為術者所短,然頗合經義」(《舊唐書》卷七九),「才於持議,儒而不俚,以經誼推處其驗術,諸家共訶短之。又舉相惑以禍福,終莫悟雲」(《新唐書》卷一○七)。這說明,呂才以無神論觀點批駁陰陽家的風水、卜筮、祿命等迷信,並因而受到了陰陽家的反對。呂才為了「救俗失,切時事」,在他的著作中採取了「言不甚文」的通俗語言形式,以期達到「易曉」的效果。

呂才在他的著述中多方面地批判了陰陽家的一些迷信觀點。針對根據人的生辰、長相,預言吉凶禍福、貴賤壽夭,呂才指出,這是巫師們「高談祿命以悅人心,矯言禍福以盡人財」(《敘祿命》)。針對當時流行的「富貴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命延促,亦日墳壠所招」,他指出,這是巫者出於「利其貸賄」的目的而杜撰出來的。認為「官爵弘之在人,不由安葬所致」(《敘葬書》。呂才還列舉七條證據集中批判風水迷信。歸納起來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自然之理。他說:「且天復地載,乾坤之理備焉;一剛一柔,消滅之義祥矣。或成於晝夜之道,感於男女之代,三光運於上,四氣通於下,斯乃陰陽之大經,不可失之於斯須也」。他把陰陽歸結於自然現象及其矛盾運動,從而把神秘的陰陽說倒轉了過來。二是引經據典列舉史實加以批判。例如他引用史料經典《禮記》來說明「葬不擇日」,「安葬吉凶不可信」。

在《敘宅經》里,呂才着重批判了以五姓附合住宅方位的迷信形式。針對陰陽家宣揚的「五姓者,謂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以此為法」,呂才以自己豐富的音律知識,指出這種搭配「事不稽古義理乖僻」,且「驗於經典,本無斯說」。呂才還運用史實與邏輯推理等方法,批判了神學說教和祿命迷信。

佛學論戰

他對佛學中的一些問題也有過獨立的研究,與僧眾們有過激烈的論爭,並引起唐高宗的關注。他與一些僧人學士還到慈恩寺玄奘面前相辯難對定,這場爭論內容已不能盡知,佛教對此辯論也隱晦不談。但這場爭論上至朝廷公卿、下至街巷百姓無不知曉,可見當時影響之大。

哲學成就

呂才在哲學方面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思想。主要觀點有:

一、「極微的元氣」是世界本原。「極微的元氣」即物質實在。他認為,有行的萬物都是產生於無形的元氣;

二、義理產生於實錄。他認為,客觀事物的規律多生於具體事物中,理論來源於實踐;

三、剛柔相濟的矛盾發展觀。他認為,物質世界發展變化的原因,在於物質世界內部陰陽兩種對立力量的矛盾運動;

四、反對生而知之的先天認識論,把學習當作取得知識的唯一途徑,並身體力行。

音樂成就

呂才在樂律方面的成就尤為人稱道。貞觀初年(626年),他奉太宗御詔參論樂事。此後,每逢太宗宴代從臣、賞賜閭里、賦詩抒懷之時,即命呂才依詩譜曲編舞。貞觀六年(632年),呂才相繼創作並譜曲《功成慶善舞》(後更名為《九功舞》)、《七德舞》(後更名為《秦王破陣樂》),之後又創作了《上元舞》。不久即傳到日本、印度等國,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至今,齊魯樂團、陝西省歌舞劇院以及日本的藝術團體,仍在演奏《秦王破陣樂》和《唐代樂舞》。

千餘年來,呂才及其《秦王破陣樂》等歌舞曲,一直受到史學界、音樂界的重視,《舊唐書》、《新唐書》及現今出版的《中國歷代名人辭典》、《中國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都為其列傳,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將其列入《齊魯文化六十名人》之一。

合婚之說在命相學中起源稍晚,唐代以前沒有此說。魏晉以後,西方異族大量進入中原, 到了唐代,異族向唐王室及大臣們求婚者很多,於是唐太宗命呂才造了一個合婚表,用來堵住大批異族人的嘴,減少與他們的通婚。所以唐朝這個呂才合婚法,人稱為《減蠻經》。當時的目的十分明確。

合婚法又叫宮度合婚法,是根據九宮年命排列的合婚圖 。按照出生年柱男幾宮、女幾宮,看其相合。 男女依據宅命兩相配合,上應天星,分為八類婚姻, 即延年、生氣、天醫、伏位、六煞、五鬼、禍害、絕命。

延年婚主長壽有福、男女和諧、積德積慶、終生安康,上吉之配。 生氣婚主多子多福、兒孫滿堂、子孝孫賢、有福有祿,上吉之配。 天醫婚主無災無病、一生平安、兒女和睦、無奸無盜,上吉之配。 六煞婚主化險為夷,夫妻和順,雖富不達,豐衣足食。尋常之配。 禍害婚主遇難可解:逢凶化吉、坎坷勞碌、可保小康,尋常之配。 伏位婚主一生平淡有子有女, 團圓和氣,無驚無險。尋常之配。 五鬼婚主口舌是非、生活不寧、鄰里不和、時有官司,次凶之配。 絕命婚主平生坎坷、生世艱辛、東離西走、家遭凶禍,大凶之配。

上婚,主子孫昌盛,家宅平安;中婚為中吉,雖然有不吉因素,但是無大妨;如遇下婚,就要進行趨避。

現存著作

呂才一生著書很多,他出自儒家,而又不完全泥於儒家,其學術思想具有「以百姓心為心的」「異端」性質,「諸家共訶短之」(《新唐書》本傳)。正因為如此,呂才的著述大都難容於世,大部散失,僅存的有:載於《舊唐書》本傳中的《敘宅經》、《敘祿命》、《敘藏書》,以及《全唐書》輯錄的《進大義婚書表》、《進白雪歌奏》、《議僧道不應拜俗狀》、《因明註解立破義圖序》(載於《大藏經》中)、《東皋子後序》等五篇著作。

作品賞析

易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代聖人易之以宮室,蓋取諸大壯。」逮乎殷周之際,乃有卜宅之文,故詩稱「相其陰陽」。《書》云:「卜惟洛食。」此則卜宅吉凶,其來尚矣。

至於近代師巫,更加五姓之說。言五姓者,謂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為法。至如張、王等為商,武、庾等為羽,欲似同韻相求。及其以柳姓為宮,以趙姓為角,又非四聲相管。其間亦有同是一姓,分屬宮、商;復有複姓數字,徵、羽不別。驗於經典,本無斯說;諸陰陽書,亦無此語。直是野俗口傳,竟無所出之處。唯按《堪輿經》云:「黃帝對於天老,乃有五姓之言。」

且黃帝之時,不過姬、姜數姓,暨於後代,賜族者多。至如管、蔡、成阝、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豐阝、郇,並是姬姓子孫;孔、殷、宋、華、向、蕭、亳、皇甫,並是子姓苗裔。自餘諸國,準例皆然。因邑因官,分枝布葉。未知此等諸姓,是誰配屬宮、商?又檢《春秋》以陳、衛及秦,並同水姓;齊、鄭及宋,皆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系所屬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角、徵、羽共相管攝。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

《敘葬書》

易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代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禮》云:「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然《孝經》云:

「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以其顧復事畢,長為感慕之所;窀穸禮終,永作鬼神之宅。朝市變遷,豈得豫測於將來?泉石交侵,不可逆知於地下。是以謀及龜筮,庶無後難,斯乃備於慎終之禮,曾無吉凶之義。 暨近代以來,加之陰陽葬法,或選年月便利,或量墓田遠近,一事失所,禍及生人。巫者利其貨賄,莫不擅加妨害,遂使葬書一術,乃有百二十家,各說吉凶,拘而多忌。且天覆地載,乾坤之理備焉;一剛一柔,消息之義詳矣。或成於晝夜之道,感於男女之化,三光運於上,四時通於下,斯乃陰陽之大經,不可失之於斯須也。至於喪葬之吉凶,乃附此為妖妄。

《傳》曰:「王者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經時而葬,士及庶人逾月而已。」此則貴賤不同,禮亦異數。欲使同盟同軌,赴吊有期,量事制宜,遂為常式。法既一定,不得違之。故先期而葬,謂之不懷;後期而不葬,譏之怠禮。此則葬有定期,不擇年月,其義一也。

《春秋》又云:「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至於戊午襄事。」禮經善之。

禮記》云:「卜葬先還日者,蓋選月終之日,所以避不懷也。今檢葬書,以已亥之日,用葬最凶。謹桉春秋之際,此日葬者凡有二十餘件。此則葬不擇日,其義二也。

《禮記》又云:」周尚赤,大事用日出;殷尚白,大事用日中;夏尚黑,大事用昏時;「鄭元注云:」大事者何?謂喪葬也。「此則直取當代所尚,不擇時之早晚。《春秋》又云:鄭卿子產及子太叔葬鄭簡公,於時司墓大夫室當葬路,若壞其室,即日出而堋;不壞其室,即日中而堋。子產不欲壞室,欲待日中。子太叔云:」若至日中而堋,恐久勞諸侯大夫來會葬者。「然子產既雲博物君子,太叔乃為諸侯之選。國之大事,無過喪葬,必是義有吉凶,斯等豈得不用?今乃不問時之得失,唯論人事可否。《曾子》問云:」葬逢日蝕,舍於路左,待明而行,所以備非常也。「若依葬書,多用乾、艮二時,並是近夜半,此則交與禮違。

今檢禮傳,葬不擇時,其義三也。

葬書云:富貴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壽延促,亦由墳隴所招。今按《孝經》云:」立身行道,則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易》曰:」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是以日慎一日,則澤及於無窮。苟德不建而人而無後,此則非論安葬吉凶,而論福祚延促。臧孫有後於魯,不關葬得吉日;若敖絕祀於荊,不由遷厝失所,此則安葬吉凶,不可信用,其義四也。

今之喪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之葬者,並在國都之北,兆域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義?趙氏之葬,並在九原;漢之山陵,散在諸處。上利下利,蔑爾不論;大墓小墓,其義安在?及其子孫,富貴不絕,或與三代同風,或分六國而王。

此則五姓之義,大無稽古,吉凶之理,何從而生?其義五也。

且人臣名位,進退何常?亦有初賤而後貴,亦有始泰而終否。是以子文三已令尹,展禽三黜士師。卜葬一定,更不回改,冢墓既成,曾不革易。則何因名位,無時暫安?故知官爵宏之在人,不由安葬所致,其義六也。

野俗無識,皆信葬書,巫者誑其吉凶,愚人因而徼幸。遂使擗踴之際,擇葬地而希官品;荼毒之秋,選葬時以規財祿。或雲辰日不宜哭泣,遂莞爾而受弔問;或雲同屬忌於臨壙,乃吉服而不送其親。聖人設教,豈其然也?葬書敗俗,一至於斯,其義七也。

謹桉《史記》:宋忠、賈誼誚司馬季主云:」夫卜筮者,高談祿命,以悅人心;矯言禍福,以盡人財。「又按王充論衡云:」見骨體而知命祿,睹命祿而知骨體。「此即命祿之書,行之久矣。多言或中,人乃信之。今更研尋,本非實錄。

但以積善餘慶,不假建祿之吉;積惡餘殃,豈由劫殺之災?皇天無親,常與善人;禍福之應,其猶響影。故有夏多罪,天命剿絕;宋景修德,妖孛夜移。學也祿在,豈待生當建學?文王憂勤損壽,不關月值空亡。長平坑卒,未聞共犯三刑;南陽貴士,何必俱當六合?歷陽成湖,非獨河魁之上;蜀郡炎燎,豈由災厄之下?今時亦有同建同祿,而貴賤懸殊;共命共胎,而夭壽更異。

桉《春秋》:魯桓公六年七月,魯莊公生。今檢長曆,莊公生當乙亥之歲,建申之月,以此推之,莊公乃當祿之空亡。依祿命書,法合貧賤,又犯句絞六害,背驛馬生,身克驛馬,驛馬三刑,當此生者,並無官爵。火命,七月生,當病鄉,為人?弱,身合矬陋。今按《齊詩》譏莊公」猗嗟昌兮,頎而長兮。美目揚兮,巧趨蹌兮。「唯有向命一條,法當長命。依檢《春秋》,莊公薨時,計年四十五矣,此則祿命不驗一也。

又按《史記》:秦莊襄王四十八年,始皇帝生。宋忠注云:」因正月生,為此名政。「依檢襄王四十八年,歲在壬寅。此年正月生者,命當背祿,法無官爵。

假乖祿,合奴婢尚少。始皇又當破驛馬生,驛馬三刑,身克驛馬,法當望官不到。 金命,正月生,當絕下。為人無始有終,老而彌吉。今檢《史記》,始皇乃是有始無終,老更彌凶。唯建命生,法合長壽,計其崩時,不過五十。祿命不驗二也。

又檢漢武故事,武帝以乙酉之歲七月七日平旦時生,亦當祿空亡下。依祿命書,法無官爵,唯向驛馬,尚隔四辰,依祿命法,少無官榮,老而方盛。今檢《漢書》,武帝即位,年始十六。末年已後,戶口減半,祿命不驗三也。 又桉《後魏書》云:」孝文皇帝皇興元年八月生。「今桉長曆其年歲在丁未,以此推之,孝文皇帝背祿背命,並驛馬三刑,身克驛馬,依祿命書,法無官爵,命當父死中生,法當生不見父。今檢《魏書》,孝文皇帝身受其父顯祖之禪。 《禮》云:」嗣子位定,在於初喪,逾年之後,方始正號。「是以天子無父,事三老也。孝文皇帝受禪,異於常禮,躬為天子,以事其親。而祿命例雲,不合識父,祿命不驗四也。

又桉沈約《宋書》云:」宋高祖癸亥歲三月生。「依此而推,祿之與命,並當空亡。依祿命書,法無官爵,又當子墓中生,唯宜嫡子。假有次子,法當早死。 今檢《宋書》,高祖長子,先被纂殺,次子義隆,享國多年。高祖又當祖祿下生,法得嫡孫財祿。今檢《宋書》,其孫劉劭、劉?,並為纂逆,幾失宗祧,祿命不驗五也。

軼聞趣事

呂才出身於寒門。年輕時對音律即有較深的造詣,聞名於公卿之間,貞觀三年(629),太宗命祖孝孫「增損樂章」,孝孫與熟諳音律的王長通白明達共同斟酌,但三人意見不合,一時爭執不下,難以定論。太宗不得不令侍臣再舉薦高明,中書令溫彥博遂舉薦呂才,說他「聰明多能,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一聞一見,皆達其妙,尤長於聲樂」。侍中王珪、魏徵也素聞其名聲,也在太宗面前極口稱讚他的「學術之妙」,魏徵還特意讚嘆他的尺八律管說:「(呂)才能為尺十二枚,尺八長短不同,各應律管,無不諧韻。」在公卿大臣的大力舉薦下,太宗遂徵用呂才,令直弘文館。

有一次,太宗披閱周武帝撰著的《三局象經》,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說太子洗馬蔡允恭小時曾做過此戲,太宗召來問他,允恭也因停廢年久,遺忘殆盡,於是又召問呂才。呂才回去研究,「尋繹一宿,便能作圖解釋」。允恭看過呂才的圖解以後,「依然記其舊法,與才正同」。這樣曠廢多年,無人知曉的《三局象經》戲經呂才圖解後又起死回生了,呂才也由此蜚聲樂壇。此後,呂才被擢任為起居郎。

貞觀六年(632)九月,太宗駕臨慶善宮。慶善宮本太宗降誕之所,因此在宮裡與從臣舉行盛大宴會,並賞賜閭里。太宗非常高興,即席吟詩作賦,起居郎呂才又和以管弦之樂,取名為《功成慶善樂》 。並播之樂府,用64名兒童進行演練,「冠以德冠,紫袴褶,長袖,漆髻,履履而舞,號《九功舞》。進蹈安徐,以象文德」。之後,每逢享宴及國家大慶之日,即進行表演。

貞觀七年正月,太宗為了表示「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將過去的《秦王破陣樂》製成舞圖,其形式為「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陣之形」。呂才依照舞圖,以樂工128 人「披甲執戟而習之」。此舞有三個變化,每次變為四個戰陣,有來往、快慢、擊刺之象,動作與《秦王破陣樂》節拍相應,不幾天即演習成功。後來魏徵等人修改了歌詞,並取名曰《七德舞》。正月十五日正式表演,觀者見其「抑揚蹈歷,莫不扼腕踴躍,懍然震悚」,武臣列將一起上前祝賀說:「此舞皆陛下百戰百勝之形容。」於是群臣皆稱萬歲。 呂才親自教練而成的《九功舞》、《七德舞》獲得了成功。自此,每年元旦、冬至朝會慶賀時,兩舞都在廷中演奏,成為唐初的名舞。這表現了呂才的精湛技藝與卓越才識。不久他又被擢為太常博士。

貞觀十七年(643)前後,唐太宗計劃親征高麗,為適應戰爭的需要,事先特命呂才造《方域圖》及《教飛騎戰陣圖》。博學多才的呂才對四方疆域及陣法也很精通,所繪製的地圖及陣法圖「皆稱旨」,因摧授太常丞。

參與編修《白雪》

顯慶年間(656—660),唐高宗以為有名的古琴曲《白雪》至唐時似已絕跡,遂命太常增修舊曲。不久,呂才上《進白雪歌奏》,以他在音律的淵博學識,對《白雪》琴曲的原始本末作了詳盡的說明,指出《白雪》琴曲「未宜和歌,以其調高,人和遂寡」,自楚國宋玉以來千餘年,未有能歌《白雪》曲的人。儘管湮廢已達千年之久,這位精通音律的學者仍「依琴中舊曲,定其宮商,然後教習,併合於歌,輒以御製《雪詩》為《白雪》歌詞」。呂才在考察古今的樂府時發現,凡奏正曲之後,「皆別有送聲,君唱臣和,事彰前史」。於是又取太尉長孫無忌、僕射于志寧等《奉和雪詩》以為送聲,合十六節,經過演習證明,「並皆合韻」。高宗十分高興,又作了《白雪歌辭》十六首,交付太常,以編於樂府。

呂才還參與編修工作,曾與右僕射高士廉等人奉詔共同編修《文思博要》,全書1200 卷,目錄12 卷。他還精通譜牒,與中書令許敬宗等人撰成顯慶《姓氏錄》,全書200 卷,重新品定氏族門第的高下。後來右監門長史蘇敬上奏高宗,說陶弘景所撰《本草》藥書,「事多舛謬」,於是高宗又詔命呂才與中書令許敬宗等官員及諸名醫,增損舊本,並由司空李勣總監定。經過刊正以後,改正了舊書的舛謬,並圖合成54 卷,「大行於代」,可見,呂才在醫學上也有很深的造詣。另外,呂才還精通史學,自撰《隋記》20 卷,流傳於當時。

呂才與禿大妮

呂才情傾禿大妮 棒打不散留美名清平鎮呂莊一帶,關於呂才的軼聞趣事、古老傳說頗多,其中有兩則影響較深。一則是修改曆法。唐初所用曆法是漢朝所制,年久缺修,舛誤甚多,故唐太宗命呂才修改。呂才早對天文規律有所研究,再聯繫四季氣候變化的實際,只用一天一夜時間,就將曆法改畢。皇帝隨即頒發全國。曆法中二十四節氣的特指含義正與齊魯一帶相當,尤與魯西北地區吻合。「三伏」最熱,「三九」最冷;「忙種」正是夏收夏種,江南此半月之前已收麥,東北一月後方開鐮;「霜降」之時準時下霜,江南兩月後見霜,東北一月前下雪。這正是呂才在修改曆法時結合家鄉氣候實際的結果。另一則傳說是呂才和禿大妮的婚戀故事。清平一帶有一地方歇後語:呂才與禿大妮----棒打不散。

呂才家庭原不富裕,祖輩過着男耕女織、勤儉度日的生活。不過呂才的父親相信學文化能脫貧困,便節衣縮食供呂才讀書。少年的呂才,不但身高體壯、俊秀出群,學習也很爭氣,在同齡學童中,呂才一直名列前茅。且有博覽群書之癖好。有一股他人不具的好奇、求解、弄懂的鑽勁。早在庠序之時,除完成所學課業外,還涉獵樂、藝、天文、地理、歷史等所及的各種各類學問。是學童中出類拔萃的人物。

呂才十六歲這年,在鄰村皮莊就讀。很快便成了皮莊村人人皆知的少年才子了,自然引起村中那些有財有勢的紳士們的注意。有適齡女兒者,便動了招為東床的心思。於是上門允親者甚眾,均被呂才設方讓父母婉辭了。唯獨皮莊東南街宋氏之女青兒未被拒之門外。

青兒當年十五歲,生得麗質玉體,端莊秀麗,是全村會理家、會處事的巧姑娘。在呂才上學路上,有意無意的兩人經常相遇,雖無語言交談,但見眼神流轉。久而久之,兩心相印,悄悄的墜入愛河。一經提親,雙方同意,很快便定了秦晉之好。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青兒在十七歲時,突染一場大病,滿頭青絲一夜脫光。請遍醫生,想盡辦法,結果根發不見,巧姑娘變成了禿大妮。從此,知其真名者漸少,禿大妮成了青兒的大名。呂才與青兒是真心相愛,在看病過程中,呂才給予了很周到的關注和寬慰。怎奈青兒自慚形穢,覺得配不上呂才,便主動提出毀約退婚,勸呂才另尋佳偶。呂才並非隨意移情之徒,決心與青兒廝守終生。

這年春末一個晴朗的清晨,青兒包好頭巾穿戴整齊,在上學路上迎到呂才,提出陪她走走,兩人信步西行。呂才欣賞着青兒的美麗說:「你今天穿上這身淡綠色的新衣服更加漂亮了。」青兒抿嘴笑了笑說:「你能再用你創造的『尺八』吹你編的那首《農樂曲》嗎?」呂才順手從書袋中掏出「尺八」吹了起來。兩人沉浸在快樂中。曲停之後,青兒說:「請遍了名醫,踏遍了藥鋪,頭上藥膏塗了一層又一層,不見病情好轉。近幾天頭皮日漸腫脹,其下癢痛難忍,病情加重,已無治癒希望,你還是早尋伴侶吧。」呂才急切相勸:「我想辦法,一定將病治好,萬一不治,我們也將一生在一起。」 一個忍痛斷情,一個信誓旦旦。

走上村西行水河的木橋,青兒突然停下腳步,一改羞怯慢語常態,嚴肅決然地對呂才說:「我不能誤了你,才君珍重!」急行兩步跨過橋欄,一頭沖向河中心的急流,只見淡綠色的上衣隨浪翻動幾下,不見人影了,呂才只守男女授受不親之規,始終與青兒保持一定距離,雖然急趨向前也沒來得及抓住心愛的青兒。呂才忙回村喊人來救。幾十個水性好的漢子,聞訊趕來,躍入河中,撈摸了半天,一無所獲,只是望着水深浪急的河水發呆。

前一年大雨,這條行水河,水漫東堤,造成兩府四縣受災,損失慘重。重臣溫彥博受命沿行水河巡視,醞釀治水奏章。這天正在官船上觀察堤岸,船行至木橋以北,忽見一綠衣身影隨水順流而下,直衝官船而來。溫大人馬上命船工停船打撈。非常順利地將青兒拉到船上,經搶救,慢慢甦醒過來。在呂才還未回到岸邊時,溫大人已命官船速速順流返回。青兒被幾個女侍從擁在船艙內,她一身串親時才穿的土式禮服,一臉黃白色的憔悴顏容,滿頭烏黑不及半分的超短髮,顫顫的紫色嘴唇欲張又合,疑惑的眼光在周圍人身上轉來掃去。

「我還活着嗎?這是哪裡?」青兒終於開口了。「這是官船,是溫大人把你救上來的。」女侍從們眾口回答着。「救我這個禿姑娘幹什麼呀!嗚----」青兒又哭起來。「還以為你是出家的尼姑哩,這不是有一頭短短的黑髮嗎?為什麼自己說是禿子?」眾人七嘴八舌地說着。此時溫大人另有解釋:「可能黑髮早已形成,被因外治敷藥弄得壞死的一層表皮蒙蓋着。經河水撞擊沖刷,表皮脫掉了,露出了一頭短髮。」青兒聽罷,用手一摸,竟然當着陌生人的面,一躍身跳了起來,憔悴的臉上充滿着笑容。青兒隨溫大人進京。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代故事:呂才 周瑤瑤聊天下,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