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君子不器,漢語成語,本義是指君子心懷天下,不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出自於《論語·為政》。 入君子之道,以學君子之行,君子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為學者即為尋君子之道,有成且達者即入不器之境。
器與不器都是君子。
何謂「器」?《易·繫辭》:「形乃謂之器。」,「器」就是「形」;何謂「形」?「形」,就是「相」。何謂「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說:君子不相。(說禪白話直譯)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整體,道是系統。器是工具,器是容器。道有主動性,器為被動性。道是思想,器為身體。
君子不器,是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
老子:朴散則為器。一個人不學習,不動腦,就可能成為他人的工具。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莊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得魚而忘筌 ;得意而忘言。
「道」是智慧,知識是工具,道是君子所追求的,不拘泥執著於追求知識,不拘泥執著於術語,才能使「道」通達清澈。普通人只看到了知識的氣派,卻忘記了知識本身是工具不是目的,求知的目的是致道。先哲們警惕地看到一味追求「知識」,忘記了「致道之初衷」,可能導致「知識爆炸」,人不堪其負,而智慧無所進展,甚至被隔閡蒙蔽,這對「君子之道」以及社會風氣來說都是很糟糕很危險的。今天 「學術腔」「舌尖體」的出現與術語的泛濫就是先哲們擔心的這種情況真實地發生了。
君子不應拘泥於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後的目的。《易經·繫辭》有一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是無形的道體,形而下是萬物各自的相。被萬物各自的形象與用途束縛,就不能領悟、回歸到無形的道體之中。
君子心懷天下,不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滿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不器,還要根據「道」來理解,孔子在《易傳》里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道是無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質都是器,不單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運動、發展的總規律,是無形的。但是,道器不離,無形的規律的道,恰好就存在於有形的器物之中。
孔子解釋「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或多門手藝,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志」於「道」,就要從萬象紛呈的世界裡邊,去悟到那個眾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從而以不變應萬變。在孔子看來,只有悟道,特別是修到天道與本心為一,才有信仰,才有駕馭各種複雜事件的能力,才能擔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講應用,也是強調以不變應萬變。一旦明道,即朱子說的格物致知,也是陽明先生講的致良知,則可以持經達變,抱一應萬,待人接物事事可為!君子不器,並不是說可以脫離實際,忽略現實,因為陰陽一體,道器不離,悟道總是在器中,悟道後還是在器中運用。
讀解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局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
其它讀解
君子不器,是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朱子注曰:「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君子:為學而成德之人。是通過學問思辯,修身踐行而集道德仁義於一身,明達天道地道人性,能文能武,通才達識,不局限於一技一藝。
器:器具、器皿、工具。器具各有專用,用於此者難用於彼,如斧能砍削而不能用於鋸,犁能耕而不能用於耘。
若專攻一才一藝而不及其身家性命,不可稱為君子。君子居仁由義,在領導崗位能致民安樂和順,在下位則獨行其道(修身齊家),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是真正的大丈夫。
作者
《君子不器》選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為政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
孔子像《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