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聽南懷瑾講人生感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聽南懷瑾講人生感悟》是201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志遠、蕾蕾。

基本信息

書名; 聽南懷瑾講人生感悟

作者; 徐志遠、蕾蕾

ISBN; 9787535444844

頁數; 214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7-1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大板塊,在"大師知行錄"板塊中,首先從南懷瑾先生數百萬字的著述中提煉出關於人生的醒世金言,然後圍繞這句話的主旨,結合其親身經歷舉證一案例,或者由他講述的故事,以此印證他在醒世金言中體現出來的人生智慧。在"大師智慧活學活用"板塊中,則結合現實情況,將其人生智慧的要義加以闡述,並力圖探討一些可以用之於實踐的方法。當然,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融進編者個人的理解和感悟。

圖書目錄

前言

南懷瑾人生感悟一:

"曲"者生存,難得糊塗,念好千變萬化處世經

為人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

首先要適應現實

難得糊塗易處世

善於應變,做時代的弄潮兒

做人做事要方圓有度

隱藏鋒芒,低調處世

進退有度,走好下坡路

處世不要太較真

留有餘地天地寬

南懷瑾人生感悟二:

但在流傳不在多,事業和工作的真諦在於付出

付出是真正的成功與富有

以超脫出世之心,做積極入世之事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少說空話多做事

適度謹慎之後,需要果斷

認真踏實做好每一件小事

用刨新頭腦做事

做事要走正道

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做事要把握大關鍵

南懷瑾人生感悟三:

儆人是第一等學問,先做好人再做聖人

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

選出人生三重門:自欺、欺人、被人欺

不要對人要求過高

推己及人,將心比心

與人友道相處才對

做人要如水一樣

禮儀之道絕非小事

不要遷怒於人

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

南懷瑾人生感悟四:

行李須趁早,不留"子欲養而集不待"的遺憾

孝是回過來還報的愛

孝之以"順",更要孝之以"敬"

僅僅養活父母不算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出遠門前要先安頓好父母

視眾生如父母,大孝於天下

南懷瑾人生感悟五:

親婦蜜卻淡婦水,交朋友一定要有分寸

交朋友要講分寸.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選擇益友,遠離損友

對朋友的規勸要適可而止

知己難求,得必珍惜

"久而敬之"使友情"全始全終"

南懷瑾人生感悟六:

掌習元處不在,吃飯穿農也修纖

吃飯穿衣是修行

既學又思,不罔不殆

學無常師,多方求教

所有的學問,都是死人的古董

別被學問困住手腳

勤勞而精進,不力學沒有用

終身學習,"不知老之將至"

南懷瑾人生感悟七:

養生也養心,做足修身養性的真功夫

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

心不正,心不淨,人身就多病

凡事都要有限度

不要急躁,學會耐心等待

現在就是價值,要活在當下

笑:恬愉樂觀可百歲

靜坐修道,長生不老

要想健康,腹中常空

生物鐘:遵循"人體的四季"

南懷瑾人生感悟八:

簡單衍生快樂,從複雜中掙脫就是從痛苦中解脫

簡單生活,從複雜中解脫出來

清"空"的境界,歸"零"的藝術

從自我的"心獄"中釋放出來

忘卻也是一種幸福

放下就是快樂,真放下才能真解脫

擴展欲望,必定會遭受無限的苦果

有缺陷才是圓滿,不求全方能常樂

何必尋愁覓恨怨東風

清福:一日清閒一日福

化高明為平凡,歸絢爛於平淡

人生只是以人生為目的

南懷瑾人生感悟九:

失意不志形,身處逆境依然笑看滿山花開

得意失意難定論

失意不忘形

得意時,莫驕狂

經歷痛苦,才會成長

忍耐一切不如意

南懷理人生感悟十:

尋找自己的"立足點",雖身心交瘁卻不迷失方向

在"立"字上用足工夫

保持個人的風格

認清自己,才不至於迷失本相

不跟着時代轉,不跟着別人學

內在的心境,永遠保持不受外界的影響

一個人必須有遠見

取捨之間,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南懷瑾人生感悟十一:

信仰使身心安佳,真正的虔誠在於心靈的恭敬

信仰如暗夜燈塔

真正的信仰在於心靈的恭敬

人要有所敬畏

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真理合一,殊途同歸

圖書文摘

南懷瑾認為,處世不要走直路,走彎路才能全,處理事情轉個彎就成功了。比如說小孩玩火,直接責罵干涉,小孩跑了;但用方法轉個彎,拿一個玩具給他,便不玩火了。這就是"曲則全"的妙處。

南懷瑾有個朋友叫侯承業,心直口快,常因直言批評別人而得罪人。有一次,當辦公室沒有其他人時,南懷瑾便請他進來,寫了兩句話送給他:"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然後他接着說:"你同富士(指侯承業的妻子王富士)最大的不同點是,富士做每件事情的出發點是為別人好,去幫助別人,就是她批評或指責了別人,別人還是心存感謝。而你呢,雖然最後目標是一樣,也做了好事,但出發點不同,你是認為別人做不好,所以你一定要做好,你是不服氣,所以你做起來很辛苦。你可稱是儒家所謂的'中流砥柱',而富士是道家所謂的'順其自然',也就是順勢,知其力,用其勢。"

侯承業認為南懷瑾這幾句話,指出了他一生最大的毛病,是非常中肯的。因此,他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批評。 大師智慧活學活用 在上面這個故事裡,南懷瑾先生實際上是用了"婉轉批評"的"曲線"法則。他選擇在辦公室無人的時候與侯承業面談,並在談話中,將他與其妻在批評別人時的不同出發點及方式進行比較,含蓄地指出了他因直言而得罪他人的缺點,聽上去沒有一句批評之語,卻句句中肯,句句入耳,因此侯承業才能夠愉陝地接受。南懷瑾先生只稍稍轉了彎,就一下子達到了批評的目的,真可謂"以曲求全"、"以曲求直"。[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