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劍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ttps://baike.so.com/doc/530569-561770.html 吳劍鋒,男,1971年3月生。1992年畢業於河南理工大學(原焦作礦業學院)地質系,獲學士學位;1992-1994年在江西省樂平礦務局工作,任助理工程師;1997年和1999年分別獲得南京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6年12月晉升為教授,2008年4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曾於2002-2003年在Alabama大學從事博士後訪問研究。目前為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水科學系"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主任、中國水利學會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吳劍鋒

國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71年3月

職業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水科學系"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主任


畢業院校 河南理工大學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目錄 1人物經歷 2研究方向 3主講課程 4主要貢獻 5獲獎記錄 摺疊編輯本段人物經歷 男,1992年畢業於焦作工學院地質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92-1994年在江西省樂平礦務局工作,任助理工程師;1994年9月考入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碩士研究生,1997年1月提前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南京大學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博士學位,1999年7月提前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並留校任教。1999年10月任講師;2002年4月晉升為副教授。2002年7月赴美國Alabama大學作訪問學者(博士後),2003年9月回國;2003年10月獲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2006年12月晉升為教授。

摺疊編輯本段研究方向 現主要從事地下水模擬(水流運動模擬、溶質運移模擬)、污染物的治理和優化控制方法以及地質統計方法在水文地質領域的應用研究。

地下水模擬地下水資源評價與管理地下水污染治理優化技術水文地質統計方法。

摺疊編輯本段主講課程 主講《普通水文地質學》(本科生必修);

主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概論》水文地質部分(本科生選修);

主講《水資源系統分析》(本科生選修);

水文及水資源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必修);

主講《水資源模擬優化管理》(研究生必修, C類課)。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貢獻 摺疊項目 已經主持完成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遺傳算法的改進及其在淄博地下水污染控制和管理中的應用,2001-2003)、參加完成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下水中石油污染治理的水質模型,1994-1996;淄博市裂隙岩溶水中石油化工污染物的運移機制和污染控制,1998-2000;非平穩分布非均質介質中溶質運移隨機模型,2003-2005)、1項博士點基金(淄博市裂隙岩溶水的石油污染機制和數值模擬,2000-2002)以及多項橫向課題的研究。目前主要主持在研的縱向項目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472130)"不確定條件下地下水污染監測網設計研究",2005-2007;

教育部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地下水污染監測網模型設計研究",2005-2006;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子項目(KZCX3-SW-428)"大埋深條件下地下水污染物運移和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研究",2004-2006;

目前主要參加的項目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區域地面沉降模型研究(薛禹群院士主持,2004-2007)";

近年來在國內外各類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近50篇。擔任美國多個SCI刊物(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Ground Water, Journal of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和Hydrogeology Journal)的審稿人。 指導碩士研究生4名。

摺疊科研報告 ModGA_M, a modular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ground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cost-effective monitoring network design, Documentation and User's Guide, Report to DuPont Company, 2003.

徐州市裂隙岩溶水資源評價研究, 合作課題研究報告(中國礦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1999.

山東高青平原淺層地下水資源評價研究, 合作課題研究報告(山東省淄博市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節約用水管理辦公室), 1997.

大同礦區口泉溝南水源地裂隙岩溶水資源評價, 合作課題研究報告(煤田地質總局第三水文隊), 1996.

摺疊文章論著 出版的論文、論著:

Wu, J.-F., and L. Zheng, Optimizing ground wate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y genetic algorithm: a case study for balancing the needs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Northern China, submitted to Hydrogeology Journal in Dec. 2005, accepted with revision.

Lin, J., J.-F. Wu, and C. Zheng, MF2K-GWM: A Ground-Water Management Modeling Tool Based on MODFLOW-2000 (Software Spotlight), Ground Water, in press.

摺疊編輯本段獲獎記錄 "北方裂隙岩溶水污染物運移機制與治理研究" 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江蘇省科技廳, 2003年.

博士學位論文《徐州市裂隙岩溶水資源評價與管理研究》榮獲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