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7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9月7日) |
吳華奪 | |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軍事學院教育長 |
知名作品 |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榮獲三級八一勳章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吳華奪(1917-1997)河南省新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共青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八團營長,第九團團長,第二師四旅十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三野戰軍二縱隊四師參謀長,縱隊副參謀長兼第六師師長,華東軍政大學校務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事學院院務部行政管理部部長,隊列部副部長、部長,院高級系主任兼函授系主任、速成系主任、參謀系主任,軍事學院教育長,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省國防工辦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人物生平
1917年8月,吳華奪出生在河南省新縣陳店鄉細吳村。1928年,吳華奪跟隨父親參加紅軍,歷任光山縣紅色補充軍勤務員,紅四方面軍軍部少先隊隊員,鄂東北游擊總指揮部特務大隊隊長,紅二十五軍軍部通訊員、班長、排長,手槍團分隊長。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4年11月,隨紅二十五軍長征,經歷了獨樹鎮戰鬥,12月8日進入陝西省洛南縣之庾家河(今屬丹鳳縣)宿營,吳華奪遂率領手槍團第一分隊130多人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偵察任務,及時報告敵情,使得正在召開會議的鄂豫皖省委和紅二十五軍免遭重大損失。
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
1935年2月,紅二十五軍西進至陝西華陽鎮,由於軍部某領導執行"左"傾肅反路線,把吳華奪錯認為"反革命"欲執行槍決,被徐海東的警衛員發現報告了徐海東才得以倖免。 是年8月,任七十五師二二三團三營八連連長。 9月到達陝北與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會師,編入十五軍團,任七十三師二一九團連長、政治指導員。參加了勞山戰役和直羅鎮戰鬥。
1936年,東渡黃河,參加石樓、孝義、地九圩戰鬥,所部被十五軍團授予模範連。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部指導員、參謀、營長、副團長、團長,率部轉戰淮南津浦路西、路東,參加了來安、范家集、雙溝鎮、韓莊等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師參謀長、縱隊副參謀長兼師長、華東軍政大學校務部部長兼團長,參加了孟良崮、濟南、萊陽戰鬥和淮海、渡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原軍事學院行政管理部部長、隊列部部長、高級系主任、學院教育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71年調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陝西省國防工辦第一副主任、主任。
1975年後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1997年5月23日在蘭州逝世,終年80歲。
隨父參軍
吳華奪有着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歷。
1917年,他出生在大別山深處的新縣陳店鄉細吳村。父親吳文保為人豪爽仗義,在當地頗有威望,為防匪安民在當地辦起了紅槍會。吳華奪10 歲時家鄉的共產黨人領導了黃麻起義。吳文保的紅槍會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紅色補充軍第2團,吳文保擔任該團黨代表(後任紅四方面軍第十師經理處處長,長征途中犧牲),兒子吳華高任團長。
1928年冬,該團到光山縣東區攻打地主山寨。這天,風雪交加,戰士們凍得縮頭聳肩,在崎嶇的山道上行進。吳華奪也跟着部隊一路急行軍。父親發現後,嚴厲地說:"你快回家去!"吳華奪趁父親不注意又鑽進隊伍,倔犟地對父親說:"凍死在外邊也不回家了!"父親無奈,只好脫下一件單衣給兒子包住頭。就這樣,吳華奪11 歲就加入到紅軍的隊伍中。
1929 年春,部隊改編,兄長吳華高被編到紅28團,吳華奪被分配到少先隊學文化和軍事。吳文保受黨組織委派到地方工作。他不放心小兒子,臨行前到少先隊看望。吳華奪說:"你回你的,我是不回。"父親望着剛滿12歲的兒子,拿出剛買的布鞋給兒子穿上,慈愛地摸着他的頭,端詳着兒子那張滿是稚氣的小臉,動情地說:"以後千萬要聽同志們的話。"吳華奪"嗯" 了一聲,撲進父親的懷裡。從此,吳華奪再也沒有見過父親和兄長。吳文保犧牲在四川,吳華高犧牲在大別山。
吳華奪14歲時,被分配到紅25軍手槍團,擔任警衛班長。在參加第一次戰鬥時,他看到數千人廝殺在一起,曾怯過陣。一位老戰士大聲叫道:"小子,你愣什麼?沖啊!"他如夢方醒,殺入敵陣。事後,首長表揚了他。而吳華奪卻慚愧地說出了實情。老戰士望着這位紅小鬼心痛地說:"要說怯陣,哪個沒有,可你才十三、四歲呀!在家恐怕還穿開襠褲呢,敢拿小馬槍上陣真不簡單啊!" 新中國成立後,身為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吳華奪將軍憶及此事,還深有感觸地說:"任何一個軍人,都有個從恐懼到無畏的過程,天生的英雄是沒有的。 我從小就轉戰南北,在槍林彈雨里拼殺。是無數倒下去的戰友,給了我勇氣與力量,才使我這個山裡的窮娃子,成長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將軍。
抗戰時期
1937年3月,吳華奪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在周恩來、葉劍英、羅炳輝直接領導下工作。 1938年3月,吳華奪隨羅炳輝參加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東征抗日誓師大會"。當時,由於八團缺幹部,他被任命為三營七連連長,後任團作戰參謀、"巢縣抗日大隊"大隊長、九團團長、新四軍第二師四旅十一團、十團團長。 1940 年 5 月,率部到達淮南來安城郊。吳華奪得知日、偽軍大隊人馬剛到此城,準備進剿我淮南根據地。"這個情報太重要 了"他在院子裡踱着步,反覆推敲敵情,制定作戰方案。敵有千餘人,而自己的部隊是剛組建的,但他仍下達了戰鬥命令:"同志們,先下手為強!攻其不備,殲滅敵人!" 凌晨 3 時,部隊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包圍了來安城,並摸進城內,快速猛捷消滅了偽軍,將 700 多名日軍逼進一個四合院內。日軍拚命抵抗,吳華奪當機果斷下達火攻的命令,一把火燒死日軍 700 余,震動了日軍總部。 此時的吳華奪多謀善斷,機智勇敢,成為陳毅軍長手下有名的虎將。 1941年秋,副軍長張雲逸把吳華奪叫進軍部。把殲滅駐守永寧大橋之敵的重任交給了他。大橋守敵桂系511團1營,是桂系的軍魂,營長韋剛自稱是"鋼中鋼"。副軍長的話音未落,吳華奪"啪"地一個立正,"請軍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吳華奪深知這是塊硬骨頭。他經過深思熟慮,制定出了一個十分周密的作戰方案。10 月11日,吳華奪率部進至永寧集。第二天深夜,他指揮部隊 採取全面包圍,四面突擊,大膽分割,主攻、佯攻結合的戰術,將桂系頑軍511 團 1 營一塊塊分割包圍殲滅,敵營長韋剛被擊斃在水田裡。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戰後,新四軍2 師授予11 團"鐵錘子團"的榮譽稱號。 吳華奪在戰鬥中茁壯成長,他帶領的團隊,敢於碰硬,勇於攻堅,==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吳華奪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第二縱隊第四師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參謀長、第六師師長,華東軍政大學校務部部長、第一縱隊教育長。參加了津浦路中段破擊戰、周營激戰、漣水保衛戰、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及渡江戰役。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漸漸使吳華奪名聲大噪,威震敵膽,譽滿全軍。
閱兵領隊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盛大的國家授勳典禮在懷仁堂隆重舉行。
此時,年僅38歲的吳華奪,身着嶄新的新式海藍色軍禮服端坐在懷仁堂,當時毛澤東主席宣讀了授勳命令和千餘人的授勳名單後,吳華奪激動的走向主席台,向毛主席敬軍禮,從毛主席手中接過少將命令狀。 吳華奪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最年輕的將軍之一,在此時,他還沒有想到另一項殊榮正在等着他。 授勳典後,周恩來總理宣布:"國慶慶典之日,毛澤東主席將在天安門城樓閱兵,檢閱三軍將士,這次檢閱將選一名將軍作為閱兵的領隊,以此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結束有軍無將的歷史。"這一激動人心的宣布,使台下的士兵之一振,人們為此歡呼,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成為領隊。 周恩來這一宣布,實際是給閱兵總指揮部下達了指示,此時,距閱兵沒有幾天時間了。於是閱兵總指揮楊成武上將開始了嚴格的挑選。他要求領對的條件是年輕、威武、雄健,相貌威嚴而端莊,要有標準的軍人風度和非凡的戰鬥歷程。無疑這些條件是苛刻的,總指揮部根據這極嚴格的要求,幾乎翻閱了所有將軍的檔案,終於將吳華奪這位11歲就參加紅軍的最年輕的38歲的將軍挑選取中。指揮部將吳華奪的檔案、照片、戰鬥歷程等上報周總理,周總理閱後,欣然批示同意。 身高1.80米,剛毅、機智與幹練融於一身的吳華奪將軍,獲得我軍軍史上第一個將軍領隊,非常高興。在閱兵典禮上,他的一招一式,無不透露着自豪。 從在1955年10月1日的閱兵典禮上擔任閱兵任務後,吳華奪連續七次擔任國慶典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的領隊,從而在我軍軍史上和閱兵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頁。
職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吳華奪歷任華東軍政大學第一總隊教育長,高等軍事學院院務部行政管理部部長、隊列部副部長、部長,高級系兼函授系、速成系、參謀系主任、教育長等職。1971年調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陝西省國防工辦第一副主任、主任。1975年後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個人作品
1956年,吳華奪將軍把他的童年生活寫成了《我跟父親當紅軍》,國家教育部把這篇文章選入中小學課本,作為傳統教材,並被譯成英文,作為大學英語教材。幾乎所有解放後上過學的人們都讀過這篇文章。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隨着琅琅的讀書聲,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此外,吳華奪的個人作品還有《火燒來安鬼子兵》。
人物評價
吳華奪同志具有堅強的黨性和高度的組織紀律觀念。十年動亂中,他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他學習刻苦,工作勤奮,謙虛謹慎,團結同志,廉潔奉公,生活儉樸,始終保持了一個老黨員、老戰士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