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堡紅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堡紅棗果皮較厚,肉厚而堅,含水量低,味甘甜,適於陰晾乾棗,又宜鮮食加工,還可入藥治病。紅棗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縣人民脫貧致富的「金蛋蛋」。
中國人素來主張「民以食為天」,認為飲食是基本生存需求,突出對人的主體性的認識;將飲食作為家庭聚會和社交的重要環節,突出對家庭和人際關係的重視[1];強調「食以安為先」,對食物的安全、衛生和營養尤為注重;重視「藥食同源[2]」,認為食物具有健體保身、預防疾病等功能;講究飲食順應節氣變化,比如立春吃春卷、立夏吃西瓜、白露吃菱角、大寒吃羊肉等。
特產簡介
吳堡紅棗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曾以地方特產向朝廷進貢。《詩經》中「八月剝棗」說的就是黃河中遊河谷一帶的紅棗,吳堡就位於這一地域,為世代產棗之地。另據《榆林縣誌》記載,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朝,吳堡這一帶進入紅棗栽培盛期。清道光年間版本的《吳堡縣誌》有「棗甚盛」、「棗為多,居民以此為業」等的文字記載,足見吳堡紅棗在當地經濟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吳堡特產紅棗為吳堡縣優勢主導產業,全縣棗樹面積15萬畝 , 年產鮮棗1.9萬噸以上 , 主要樹種有木棗、牙棗、團棗等。其中木棗占全縣棗樹栽植總面積的95%以上。紅棗果皮較厚,肉厚而堅,含水量低,味甘甜,適於陰晾乾棗,又宜鮮食加工,還可入藥治病。紅棗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縣人民脫貧致富的「金蛋蛋」。
地域範圍
吳堡紅棗生產區域位於陝北東北部,主要涉及吳堡縣宋家川、寇家塬、郭家溝、辛家溝、張家山、岔上等6個鄉鎮221個行政村,地理位置東經110°32′-110°47′,北緯37°26′-37°43′,東以黃河為界,西至張家山鎮張家溝村,南至宋家川鎮楊家店村,北至岔上鎮樊家壩村,總面積20萬畝,年產鮮果2.4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1、外在感官特徵:吳堡紅棗果形美觀,近圓柱形;果個均勻,單果重15g左右;果色暗紅,富有光澤;皮薄核小肉厚,棉軟味甜;適宜制干,制干率高達48.6%。干制紅棗,果面褶皺較少,色澤紅艷,質地細密,富有彈性。 2、獨特內在品質指標:吳堡紅棗營養豐富,干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71.1%-81.1%,總糖含量達58.5-68.5g/100g。 3、安全要求:吳堡紅棗的產地環境符合NY 5013-2006《無公害食品林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要求;生產管理過程嚴格遵照《有機紅棗生產技術規程》,產品標準符合NY 5112-2005《無公害食品落葉核果類果品》。
參考文獻
- ↑ 中國的飲食文化 ,搜狐,2022-11-30
- ↑ 帶您了解「藥食同源」的「四性」、「五味」 ,搜狐,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