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尚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尚垠

吳尚垠 韓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9歲開始打球,最早在中國學習乒乓球,右手橫拍,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2005年上海世乒賽奪得男單第三名。[1]

人物簡介

打法:右手橫拍,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

球拍: 蝴蝶科貝爾+兩面T05 (2009年)

蝴蝶timo boll sprit+兩面T05(2011乒乓球男子世界盃)

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成龍

運動生涯中最偉大的成就:獲得1996年亞錦賽男團冠軍

運動生涯中最失望的時刻:46屆世錦標賽男雙半決賽輸給孔令輝劉國梁

最欣賞的球員:瓦爾德內爾

最崇拜的體育明星,乒乓球員除外:老虎伍茲

最喜歡的電視劇:越獄

主要成績

1994年亞錦賽男團亞軍,男雙第三;

1996年美國公開賽男單、男雙亞軍;亞錦賽男團冠軍、混雙第三;

1997年美國公開賽男雙冠軍,世乒賽男團第三;

1998年第13屆亞運會男團、男雙、混雙亞軍,亞錦賽男團、男雙亞軍、混雙第三;

1999年中國公開賽男雙亞軍;

2000年國際乒聯總決賽男雙亞軍,奧運會男雙八強;

2001年國際乒聯巡迴賽丹麥站男雙冠軍、日本、卡塔爾站男雙亞軍,總決賽男雙冠軍,世乒賽男單四強,混雙亞軍,男團並列第三;

2002年亞運會男團、男雙亞軍,國際乒聯巡迴賽卡塔爾、美國、丹麥站男雙亞軍,韓國站男雙冠軍,世界盃男單八強;

2003年國際乒聯巡迴賽克羅地亞站男單四強、男雙亞軍,日本站男單亞軍,韓國站、中國站男雙四強,第47屆世乒賽男雙四強、混雙八強;

2004年47屆世乒賽男團第三;

2005年第48屆世乒賽男單第三名,亞錦賽男團亞軍,瑞典、德國公開賽男雙冠軍,美國、智利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總決賽男雙亞軍。

2006年世乒賽男團亞軍,國際乒聯巡迴賽日本站、廣州站、崑山男雙四強,中國台北站男單冠軍、男雙四強,韓國站男單四強,總決賽男單亞軍,亞運會男團亞軍;

2007年世乒賽男單16強,國際乒聯巡迴賽南京站、克羅地亞站男雙四強,日本站男單、男雙四強,韓國站男單、男雙冠軍,亞錦賽男單四強,混雙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團體季軍;

2009年世界盃團體亞軍;

2010年莫斯科第50屆世乒賽(團體賽)男子團體季軍。

2010年阿聯酋乒乓球團體世界盃男團亞軍

2010年廣州亞運會男團亞軍

2011年西班牙公開賽男單冠軍

2011年德國乒乓球世界盃團體亞軍

2011年乒乓球世界盃男單八強


2011年瑞士乒乓球公開賽男單亞軍

2012年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四強

2012年日本乒乓球公開賽男單亞軍、男雙亞軍(和柳承敏)

2012年巴西乒乓球公開賽男單冠軍、男雙冠軍(和柳承敏)

2012年倫敦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第四輪比賽中,吳尚垠以1:4輸給日本選手岸川聖也,被擋在八強之外,本屆奧運會男單的角逐就此中止。 [1]

乒乓球履歷

吳尚垠是右手橫握球板,兩面反膠,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也是目前韓國隊中唯一一名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橫板選手。他打法兇狠,身高出眾,護台面積大,正反手弧圈球質量很高。吳尚垠的正手接發球手段豐富,晃撇和晃挑技術動作一致性強,具有突然性和欺騙性。吳尚垠的反手技術獨樹一幟,以敲擊和抽打為主,是他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

2001年46屆大阪世乒賽,吳尚垠在男團半決賽中2比0戰勝了中國選手孔令輝,將比賽拖入決勝盤,最終韓國隊以2比3憾負中國隊。單打比賽中,吳尚垠在十六分之一決賽1比3負於施拉格,而雙打比賽,他和金澤洙合作獲得一枚銅牌。

2003年47屆世乒賽單項賽,吳尚垠在男單八分之一決賽中負於孔令輝,無緣八強,雙打比賽,他和金擇洙在半決賽中負於王皓和孔令輝,再次收穫了一枚世乒賽雙打銅牌。他和李恩實的混合雙打也進入了八強。之後,隨着金擇洙的退役,吳尚垠逐漸成為韓國隊的核心主力運動員。

2004年卡塔爾世乒賽,吳尚垠帶領韓國隊獲得男團季軍,次年上海世乒賽,吳尚垠又戰勝了瑞典選手卡爾松,晉級四強,最終獲得男單季軍。2006年不來梅世乒賽,吳尚垠和柳承敏朱世赫等隊友合作,進入男團決賽,創下了韓國男乒世乒賽團體賽歷史上的最佳成績。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吳尚垠負於隊友柳承敏,沒能晉級,此後,因傷病困擾,吳尚垠缺席了2008年世乒賽的團體賽。

北京奧運會上,在柳承敏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吳尚垠帶領韓國隊獲得男團季軍,單打比賽中,他又將德國選手波爾淘汰出局,最終在四分之一決賽不敵馬琳,無緣四強。次年橫濱世乒賽,吳尚垠爆冷負於日本小將松平健太,提前出局。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吳尚垠和隊友一起進入四強,最終獲得男團季軍。2011年鹿特丹世乒賽,吳尚垠負於馬龍止步單打十六強。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賽團體賽,吳尚垠再次收穫了一枚團體銅牌。

參考文獻

  1. 吳尚垠. [20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