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山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山明
中國美協理事、浙江美協副主席
出生 1941年11月
浙江省浦江縣前吳村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博導

吳山明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督導,中國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顧問,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文聯名譽主席,杭州美術家協會主席,浙江省政府參事,杭州市政府文化顧問,浙江省中國畫研究會會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浙江開明畫院院長、文化部文化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 [1]

個人概述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1941年生於浙江浦江縣[2]。196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3]。1983年--1996年任國畫系副主任、主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杭州市西湖國畫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師範大學榮譽教授、文化部文化藝術品鑑定委員會委員、郵票總局國家郵票評審委員。名列英國劍橋傳記中心、美國傳記中心1991--1995年國際名人傳記及中國美術家、名人詞典。著有<吳山明意筆人物畫選>、《吳山明水墨速寫集》、《吳山明意筆人物線描》、<寫意人物畫技法>和大型畫冊<吳山明畫集>等十餘種。作品曾赴日本、美國、加拿大、巴西、巴拿馬、德國、泰國、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並在德國、台灣、新加坡、香港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不少精品被中國歷史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德國漢堡美術學院、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台北美術館、韓國亞洲美術館(籌)、天津博物館、南京美術館民族收藏。1995年11月在畫家故鄉——中國浙江浦江,由政府創建「山明美術院」。畫家向該院捐贈108幅中國畫精品。吳山明的藝術活動及他的成就越來越受到海內外普遍的關注和重視[4]

藝術評論

2004年秋,杭州西博會期間,以著名留德攝影家、活動家王小慧為團長的九名德國著名攝影家應杭州市政府邀請來到西子湖畔。這九名德國攝影家不僅都是德國攝影界的精英,而且在世界都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們此次來杭九天時間,將分九條不同的路線進行採訪,結束後按協議要求每位德國攝影家要向市政府交50張攝影作品,市政府將從中選出一部分編輯出版專門面向歐洲的杭州畫冊,還要到歐洲去辦攝影展覽。

該項採訪活動中有一項重要採訪內容,就是要採訪杭州的大師級藝術家。這項重要的使命落在了現任聯邦職業攝影家協會理事(全世界只有6位)康友·塔克身上,塔克父親是日本外交官,母親是德國人,他本人出身於漢堡,畢業於柏林藝術學院。他的藝術創作足跡遍布日本、英國、瑞士、西班牙等許多國家。包括《明鏡周刊》在內的多家世界一流雜誌經常聘請他拍攝封面照片,他也常為最大的國際著名品牌拍攝廣告。

我國雖然沒有進行過藝術大師的評選,但居住在杭州城裡的、大家有口皆碑的藝術大師還是屈指可數的。但在確定具體拍攝對象上組委會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後定下不久前剛獲得過杭州市政府文藝特殊貢獻獎的杭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吳山明。

2004年11月3日下午3點30分,極為準時的塔克在杭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秋杭和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志翔的帶領下來到吳山明主席的畫室里,陪同塔克的杭州市十佳攝影家胡鑒和杭州電視台國際部隨同採訪。

吳山腳下、西子湖畔,同屬視覺藝術但相隔半個地球的藝術大師終於相會了。當吳先生聽說塔克是柏林藝術學院畢業的,忙說:「我去漢堡藝術學院講過課!」兩位大師的距離一下子縮小到了零,兩雙不同國籍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整個拍攝分兩個單元進行,先是拍攝吳山明的生活照。只見塔克把他安排在三人沙發上,單腿跪在地上,舉起手裡的數碼相機連續拍攝,就像拍電影一樣;不時停下來測測光,再連續拍攝。還不時停下來打開屏幕檢驗,把不滿意的圖像刪除。如此反覆多次,直到有百分之三百的把握之後才叫停。估計早已超過百里挑一的程度。接下來是現場作畫,吳先生胸有成竹,寥寥數筆,遠山近屋、老人醉態躍然紙上,塔克手裡的相機又開始連續不斷地響了起來……拍到興起,塔克情不自禁地說,他對中國水墨畫早就十分崇拜,尤其是對墨色的把握上,感覺高深莫測,確實是藝術中的瑰寶。吳山明則說,他多次到過歐洲,接觸過不少歐洲攝影家,他們已不滿足單幅的畫面,而是追求系列、組合,就像今天塔克拍照片一樣。拍攝完成之後兩位藝術大師互贈畫冊、相互簽名留念,並共祝加強聯繫、友誼長存。

個人語錄

我對中國人物畫充滿着情感與信心。今天正處於人物畫發展史的高峰期,儘管歷史上其傳統的積澱相對較薄,但正因為此,歷史為人物畫留下的可拓與創新空間卻比其他畫種要大。不同時代的人的形態和生產與生存方式的變化,所產生的許多新的繪畫上的課題,都有待今天的人物畫家們去適應、求索與創造,這是極具吸引力的誘惑。時代給了我們更大作為的機會,同時也將歷史的責任交給了我們。

對傳統的繼承,前人給了我們許多經驗和啟示。但隨着時代的變化,我認為,對傳統的認識應是動態的,應以當代的審美觀念去進一步研究與拓展,對傳統進行再認識。帶有時代特徵的再認識,將會對現時的中國畫發展帶來不同於以往的思維空間,使中國畫的演進產生亮色。

眾家評說

薛永年(中央美院美術史論系教授、博導):

上個世紀中國畫最突出的成就在人物,水墨人物畫以「現代浙派」為一大勁旅,而出身於現代浙派」的吳山明又開創了不同師輩的「當代吳家樣」,貫通了傳統與現代,融會了人物與山水,形神並至,筆境兼奪。人物形象化入了氤氳的自然,神韻生動。其意象、境界和筆墨之美,顯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在當代畫壇上獨樹一幟。

范景中(中國美院美術史論系教授、博導):

在我讀書的時候,吳山明先生的作品就是許多青年學子的習畫典範。近十幾年來,他精進不懈,風格幡然而變,大江南北,翕然而從者益眾。我有幸幾次拜讀他的作品,印象強烈而深刻。這種印象,姑且概括為六個字:體正、氣長、格清。

馮遠(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著名畫家):

走向單純是吳山明近年來藝術創作的顯著特色。從當代中國文化大背景上說,這是出自於中國偉大的傳統文化的承繼和發展。從藝術家個人創作實踐道路上說,則是對返樸歸真境界的追求。

作為浙派人物畫的傳人,吳山明將水墨寫意人物畫推進至更為精熟的境界,並由此充實完善了浙派人物畫的教學體系,贏得了海內外同人的矚目。

劉大為(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

吳先生對浙派人物畫有他自己突破的一點。這次看吳山明的畫,典型的浙派的畫,跟北方的人物畫距離、反差非常大,把浙派人物畫風格又推向一個極至、純粹用墨、用水分、用線、用墨韻、墨趣來表現人物畫,吳山明先生髮揮得非常充分,在浙派人物畫上又有自己的創造,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楊力舟(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人物畫家):

吳山明在刻畫人物方面的基本功已經到了以神寫形、形從屬於神,形順從於筆墨,筆墨臻於形神,達到了高度和諧統一的地步,傳神寫照,意趣橫生,其境界之高絕妙者全在於此。

邵大箴(中央美院教授、博導):

吳山明的人物畫不只是他的本體、語言、形式,他還是整體形象,他的人物畫一下子與當今的畫壇拉開了很大距離,這是他的差異性。

范迪安(中央美院副院長):

我覺得吳先生在筆墨這樣一種現代的探索上是比較突出的,吳先生這樣一種獨特的筆墨樣式,我覺得不是簡單的一種在筆墨單純上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他通過自己的筆墨上的探索,使他在整體境界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東西。

在他的畫裡頭,直觀就感覺到畫面中這種水分和墨色留下來的白是一種情感的、精神的空間,這是他的畫在學術上的一個很重要的貢獻。

王迎春(中國畫研究院一級美術師):

我看了吳山明老師的畫,首先就感覺到他在中國畫發展史上,中國人物畫發展史上,他的價值,他的地位是已確定了的。對一個畫家來說,打井一定要打得深,一直到打出油來,才算你有成就,我們往往打井打得不夠深。我覺得吳山明老師打井打得夠深了,就單在筆墨這個方面他已經是打出油來了。這一點我認為是吳山明老師的貢獻。另外從筆墨來說,他已經有獨立的審美價值,這也是他的一個貢獻。

郎紹君(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吳山明現在的畫,應該是原來以方增先、李震堅、周昌谷為代表的那個新浙派,我覺得應該是那個派的一個結束,就是從吳山明作為一個標誌,新浙派實際上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我覺得吳山明標誌着新浙派的一個新階段。

相關資訊

為汶川地震捐出作品

2008年5月為汶川地震捐出作品共11件.吳山明個人捐出作品:四尺整張,四件。其中拍出30萬、24萬兩張,其他整體團購四尺對開、一件。二人合作作品一件,北京拍出50萬。合作共四件,均為八尺整張與六尺整張。書法一件,浙江紅十字會作品獎品表彰汶川捐贈優秀企業家「浙江康斯貝集團」

杭州市文聯、美協等捐贈書畫活動

吳山明參與主持發起的杭州市文聯、美協等捐贈書畫整體認購共計400萬,吳山明捐出四尺整張畫一件。

藝術年表

1941出生於浙江省浦江縣前吳村

1955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附中學習

1959附中畢業,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本科專業學習

1964浙江美院中國畫系畢業並留校任教;

1963年<美術>發表國畫《飛雪迎春》

1965《美術》發表畢業創作連環畫<茶農苦難史>,為專題畫展創作系列作品,並出版專輯升助教職稱

1967參與籌辦、編輯《工農兵畫報》

1977國畫<星星之火·毛澤東古田途中>(合作)入選建軍50周年全國美展

1979晉升講師職稱;任中國畫系人物畫教研組長。

1979水墨連環畫《秋瑾》(合作)獲中國首屆連環畫展二等獎

1981赴邊疆寫生,畫出大量毛筆速寫與意筆人物寫生;

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山明畫選》;

1981參加由中國國際書店組織赴日本、美國舉辦的畫展。《西日本新聞報》作專題介紹;

1981國畫《延安五老》入選建黨60周年全國美展

1982國畫《生機》、《孺子牛》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其中<孺子牛>被選入該美展精品展

1983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山明水墨速寫集》;

1983評為浙江省"為人師表"優秀教師;

1983任浙江省政協委員

1984晉升副教授職稱;

1984任中國畫系副主任。

1984在新加坡舉辦"浙江三傑"中國畫展

1986與陸儼少、趙宗藻赴香港,出席"浙江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畫展";

1986新加坡舉辦"吳山明作品欣賞展";

1986為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作畫示範及在新加坡大學講學,當地所有報刊、電視台均作專題報導,並應新加坡1986政府邀請出席國慶觀禮;

1986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意筆人物畫技法>教材

1987在中央電視台舉行"意筆人物畫"電視講座;

1987以宿墨法為主陸續創作了一批意筆線描人物畫

1988在台灣舉辦"吳山明國畫人物展",出版畫冊;

1988完成電影水墨動畫片<山水情>造型設計,獲"88年國際動畫節(上海)"大獎;

1988連任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分管教學;

1988被推選為浙江省政協常委

1989晉升教授職稱;

1989浙江電視台拍攝《吳山明藝術》專題片,浙江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分別播出;

1989浙江美術學院拍攝《吳山明水墨人物畫教學》電視專題片

1990《山水情》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短片大獎、蘇聯青年電影節"美與勇"獎;

1990《畫人物的人物--吳山明》電視專題片由國家電影電視部選送赴日本交流,東京電視台播出

1991《山水情》獲電影電視部大獎、國家金雞獎;

1991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與香港南藝術出版社聯合出版大型畫冊《吳山明》;

1991《中國人物畫技法》第二版發行,獲華東地區出版物二等獎;

1991名列英國劍橋與美國傳記中心多種名人傳記(91-95);

1991應邀赴日本訪問舉辦畫展;

1991赴德國漢堡美術學院訪問、講學、舉辦畫展;

1991北京工人出版社出版<怎樣畫人物小品>

1992當選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2任中國畫系主任;

1992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吳山明意筆人物線描集》;

1992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毛筆速寫》;

1992香港"一國廊"舉辦畫展、出版畫冊<晶瑩水墨>;

1992名列美國傳記中心《二十世紀有傑出貢獻500名人傳記》;

1992創作水墨大寫意人物畫《高原之韻》系列作品

1993《吳山明課徒畫稿》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發稿;

1993<人民日報>發表專題介紹與作品;

1993《美術》連續發表《中國意筆人物畫簡編》;

1993在台灣高雄、嘉義和台北美術館舉辦畫展並舉行學術講座

1994《美術》發表《回到單純--論吳山明藝術》(馮遠撰稿);

1994《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專題介紹文章及作品;

1994赴香港中文大學講學,作品為該大學收藏

1995浙江浦江經文化部批准舉辦"'95中國書畫節","山明美術館"由浦江人民政府投資建造,在浦江落成,展出捐贈中國畫精品108幅;

1995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人物畫技法與欣賞》;

1995<中國人物畫技法>第三版發行,獲國家出版物二等獎

1996應邀訪問韓國,韓國亞洲美術館(籌)收藏近期代表作品;

1996任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部主任;

1996中央電視台拍攝播放電視專題片《吳山明和他的意筆人物畫》;

1996在紹興博物館舉辦畫展;《吳山明傳》(陳軍撰稿)被收入介紹當代美術館的傳記集

1997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在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吳山明意筆人物畫展",並舉行"吳山明作品學術研討會";

1997有5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其中<造化為師>黃賓虹像入選中國美術館收藏百年精品展。

1997《美術》、《人民日報》及海外版刊登吳山明專題介紹。

1997當選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97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拍攝並播出吳山明專題。擔任浙江省中國人物國研究會會長、西泠畫院院長

1998家鄉金華市人民政府舉辦"吳山明、高曄作品展"

1999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山明畫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吳山明中國畫精品集》

1999為朱鎔基總理訪美畫國禮--《戈爾副總統偕夫人在中國》肖像

2000擔任導師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生主幹課程班畢業,並在杭州與上海舉辦畢業作品展,得到好評

2000擔任美術學博士生導師

2001由中央美術學院出版名家、名教授經典教學光碟片《中國人物技法與創作》

2001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水墨速寫集》

主要作品

吳山明著有《吳山明畫集》、《吳山明意筆人物畫選》、《吳山明水墨速寫集》、《吳山明意筆人物線描》、《寫意人物畫技法》、《意筆人物畫(教材)》、《中國人物畫技法》、《人物畫》技法與欣賞、《毛筆速寫》、《吳山明水墨人物畫集》和大型《吳山明畫集》,中國名國畫家、名教授技法系列光盤《吳山明意筆人物畫講座》等技法專集與畫集。

作品為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漢堡美術學院、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台北美術館、韓國亞洲美術館(籌)、天津博物館、南京美術館等所收藏。2002年入展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百年回顧展,全國政協中國畫優秀作品系列展——浙江十人首展。2003年《世紀風骨》中國當代五十家展,《開放時代》中國美術館建館四十周年中國當代美術展,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吳山明作品《秋瑾》、《星星之火》、《生機》、《孺子牛》、《 延安五老》、《惲代英》等入選全國美展;《潘天壽》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吳山明出版有《吳山明畫集》、《意筆人物畫選》、《意筆人物畫教材》。

作品賞析

吳山明

視頻

【藝術短片】跨界思維——吳山明藝術訪談2018年11月13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