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靈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靈芬
  吳靈芬
出生 中國
國籍 中國
職業 合唱指揮家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

人物生平

吳靈芬[1]是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國家教育部藝術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首席指揮; 世界合唱聯盟中方顧問。

1967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在北京河北梆子劇院工作近十年,因而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民族音樂及中國戲曲,使她的指揮藝術能融貫中西,富於個性。

80年以後,返回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於86年赴前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進修歌劇與樂隊指揮。在這之前的1983年她就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畢業班和中央歌劇院在中國首演了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結婚」,在前蘇聯進修時指揮公演了「茶花女」;回國後,又在許多省、市排練演出交響樂與中國歌劇。回國後,吳靈芬教授根據中國教學需要轉而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對合唱的研究和教學實踐上,並在中國音樂學院創建了以合唱指揮教學為主的指揮系,為培養符合現代要求的優秀合唱指揮而全身心地工作。2004年和2006年夏天,她率領以指揮係為主的中國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赴法國、奧地利等國演出;交流,受到了國際合唱界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除此中外,她還不辭辛苦,深入鄉間基層及大、中、小學親臨指導,培養了一批批專業及業餘合唱指揮。嚴謹的治學態度、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授課藝術使吳靈芬教授在音樂教育界獲得盛譽。

吳靈芬[2]教授曾任國內多家樂團指揮,1994起受聘擔任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客席指揮,成功演出了「伏爾加之聲」、「舒伯特作品專場」、「世界經典合唱博覽」「中外名曲合唱專場」、「瞿希賢作品專場」、「新中國的歌」等多場音樂會;03年成功地指導了青島歌舞劇院合唱團與日本、韓國合作演唱了韓德爾的巨著「彌賽亞」;同年創建中國音樂學院合唱指揮系並領導青年愛樂合唱團演出了許多場合唱音樂會,不斷地向中國聽眾推出了從16世紀至20世紀的各類文獻;曲目新穎、風格多樣;令人耳目一新。近幾年來,她[3]先後組織並指揮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樂「歡樂頌」合唱; 馬勒「第二、第八」的合唱部分;普羅克菲也夫「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奧爾夫「布蘭詩歌」等合唱巨作,成為最受愛樂人喜愛的指揮之一。她的足跡遍及祖國各地,還多次代表國家出訪指揮演出,擔任歷屆國內最高級合唱大賽的評委和國際合唱比賽的評委。多次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地的國際研討會上介紹中國音樂、排練中國合唱作品,受到國際同行們的高度讚揚。

[4]],今日頭條網, 2017-04-05</ref>是我國少有的既站講台又站舞台,並掌握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不同風格合唱經典作品的合唱指揮,為音樂教育和合唱事業的發展普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教學工作

早在1977年文化革命結束後,吳靈芬就開始了培養指揮的教學工作;曾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系副主任等職務,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2003年又在中國音樂學院創建了以合唱指揮教學為主的指揮系,作為第一任系主任,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學科建設等方面都突顯了為社會服務,快出人才的教學特色;在合唱指揮培養方面為全國的教學提供了有益的經驗;由該系培養的學生已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成為合唱事業的中堅力量。

在從事專業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兼任多家教學單位的兼職教授和藝術團體的客席指揮;承擔了大量的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吳靈芬主持或參與了對首都及各省市大學生合唱團的建設和訓練工作;並達到了全國乃至世界的優秀水平。她作為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在全國幾十個省市的合唱指揮訓練班上擔任組織及課程安排工作,培養了一批批專業及業餘合唱指揮。自90年至2000年,她主持了對北京市延慶縣的音樂教師及合唱指揮的培養與系統教學工程,完成了從中專至大學本科的音樂教師的訓練,徹底改善了沒有音樂教師的困境;她憑藉寬廣的視野、深厚的功底和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阻力、偏見和困難,開墾出一片片肥沃的合唱園地;在北京市和全國音樂教育界享有盛名。

視頻

吳靈芬教授九江授課視頻22VID_20190212_17342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