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蘊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蘊瑞 | |
---|---|
著名體育家、上海體育學院創始人 | |
出生 |
1892年 江蘇江陰 |
逝世 | 1976年 |
母校 |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
職業 | 教育工作者 |
吳蘊瑞(1892~1976),字麟若,江蘇江陰人,著名體育家[1]。先後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體育專修科、國立東南大學體育系、哥倫比亞大學。吳蘊瑞是中國運動生物力學研究的先驅,在教學過程中開僻了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領域。吳蘊瑞是中國現代體育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數十年中培養了眾多體育界的棟樑之才。吳蘊瑞長期擔任中國現代體育教育的發祥地南京大學(中央大學)體育系主任,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第一所體育高等學校上海體育學院(華東體育學院)的創始人[2]。
2018年5月14,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師」人選名單,吳蘊瑞當選[3]。
人物生平
吳蘊瑞(1892-1976),字麟若,江蘇江陰人。1924年東南大學體育系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先後在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體育系學習。獲芝加哥大學醫學學士和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1927年畢業後赴英、法、德三國考察,當年10月回國。先後任中央大學體育教授兼系主任、東北大學體育科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32年被聘為第一次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的籌備委員,參與起草國民政府的體育法規,擔任了教育部體育指導委員會常委,參與體育的重大決策。1933年再次應聘為國立中央大學體育系主任。1949年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吳蘊瑞仍任南京大學體育系主任。
吳蘊瑞長期從事體育理論教學與研究工作。在這一過程中他不是死板地將在美留學時所接受的實用主義體育思想硬搬到中國,而是結合中國的國情,用科學和哲學的態度,探求體育的原理與原則,解決體育與運動、體育與軍事訓練,體育政策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例如為了提倡和宣傳體育的科學化,1928年他在中央大學體育系首次開設了《運動學》課程,1930年還通過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書。1933年吳蘊瑞與袁郭禮合著出版《體育原理》,論述了體育目的、體育與人、體育與教育等關係,其中包括理論與實踐、體育與軍事訓練、近代體育與中國國情問題,進一步倡導體育的科學性,宣傳歐美實用主義體育思想。
吳蘊瑞雖然提倡實用主義體育,但對20世紀30年代初體育界一些學者藉助功利主義擬定體育目標,片面地理解體育的"實用",用勞動代替體育,把體育與軍國民教育劃等號等觀點提出質疑、駁斥。吳蘊瑞認為,對體育存在"實用"的片面的理解,是狹義的功利主義導致的,"蓋不顧功利主義,體育恐蹈空泛無捉摸之弊",但顧功利主義,決不是非淺狹窄的功利主義,而是廣闊遠大的功利主義。
吳蘊瑞這種以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觀點研究體育、發展體育的思想,雖然是受歐美實用主義體育思想的影響而萌發產生的,但也不完全是歐美實用主義體育思想的翻版,在不少方面已擺脫了歐美實用主義體育的局限,有他自已新的思想與觀點。例如,1936年正值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生死存亡之際,一些社會人士搞不清軍訓與體育的關係,以為有軍訓可以放棄體育,於是提出軍事訓練可以包括體育,專重軍訓不需要體育等觀點。面對這些錯誤的觀點,吳蘊瑞恐怕體育會被誤入歧途,就通過《體育季刊》等雜誌發表文章,提醒人們正確認識體育與軍訓的關係,呼籲軍事教育與體育界應相互協調,共同重視體育。吳蘊瑞認為,體育是軍事教育的基礎,軍事教育雖然內容很多,概括起來不外乎精神、體格和技術三方面訓練。體育對於精神、體格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訓練有獨特的功效,這是軍事訓練所不能取代的。因此體育與軍事活動應該相互協調、相互合作,軍事訓練不能取代體育,同樣體育也不能代替軍事訓練,體育僅僅是軍事教育的基礎,體育訓練有助於軍事技能的提高和發展,軍事教育離不開體育。
個人作品
吳蘊瑞先生著作甚豐,1930年3月就編著了中國第一部運動生物力學著作《運動學》,1935年至1936年(民國24至25年),主編了《中小學體育教授細目》共24冊,使中小學體育教學有了統一教材。主要著作還有:
吳蘊瑞 | |
---|---|
大師之路--上海體育學院首任院長吳蘊瑞 |
《人體機動學》
《體育教學法》
《體育原理》(與袁敦禮合著)
《田徑運動》
《體育建築與設備》
《青少年體育鍛煉》等。
趣聞軼事
1930年春,南京市政府在公園路市立公共體育場舉行了南京市中小學第二屆運動會。別看只是學運會,聲勢卻相當大。大會總裁判長就是當時的中央大學體育系主任吳蘊瑞。為體現公平合理,大會所請裁判也多為體育界學識經驗豐富的教授及曾在杭州第四屆全運會上服務過的人員。
5月10日的開幕式上,中央軍陵軍樂隊前來奏樂助興,還舉行了運動員入場式。在主席台前就坐的吳蘊瑞一身白色薄西裝,胸佩總裁判長標誌帶,手持進口計時秒表,英姿勃勃,儀態莊重而瀟灑。
對於這次中小學運動會,歐美各國駐寧記者及國內各報記者紛紛爭着拍照。教育部還派出攝影組前來賽場拍攝了紀錄片。運動會上湧現出幾十名有一定前途的小選手,還破了首屆南京中小學運動會上的十三項田徑球類紀錄。這個成績的取得,吳蘊瑞和袁宗澤、郝更生、黃麗明等體育專家可謂功不可沒。吳蘊瑞還為辦好這屆運動會出謀劃策,制定規則,甚至連跳遠沙坑的沙子質量、跳高木杆質量都一一親自檢查。比賽中,他執法公正嚴明,出力頗多,幾乎放棄了全部休息時間。
幾天後,南京市教育局的劉局長特去成賢街吳蘊瑞住所拜訪,送上茶點、綠豆糕等小禮物,並取出一個信封,說為了表達感謝之意,局裡決定給吳蘊瑞一份津貼費。沒想到,吳蘊瑞很不快,變了臉色,對劉局長說道:「貴局此舉欠妥,我只收下禮物即可,至於津貼費萬萬不會收下的。我們能為孩子們的體育運動出些力本是理所當然的。我相信其他教授也不會收取這筆津貼費的」。劉局長連連點頭稱是,心生慚愧。
吳蘊瑞在中央大學執教多年,發掘了一大批體育人才,其多人後來都成為中國體壇的棟樑之材。
1933年秋,進入南京中央大學體育系就讀的徐恕忠引起了了吳蘊瑞的關注。他來自江蘇沙洲(今張家港市),是一名健壯質樸的農家子弟。一年前,以全省中學田徑比賽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被中大體育系特招入學。
徐恕忠他性格內向,樸厚少言,神色陰鬱。吳蘊瑞不愧是體育心理學專家,他注意到土氣十足的徐恕忠,指示師生們在生活上多多關照徐恕忠,並為他申領了一份助學金。接下來,吳蘊瑞在體育系教研室休息室單獨約見了這個大齡學生,詳細了解了他的家世和經歷。對他在跳高、跳遠、中短跑、跨欄跑、擲際槍、游泳等十餘項項目中取得的優秀成績大為讚賞。吳蘊瑞了解到,徐恕忠因多年鍛陳,營養跟不上,體質已受影響,不太可能成為一流田徑運動健將,他好言撫慰,示意徐恕忠爭取以後成為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
在吳蘊瑞的關心下,徐恕忠從中大體育系畢業後,先後在天津南開中學、中央大學、貴陽工學院等七八所學校從事體育教學。1947年,徐恕忠還來南京力邀吳教授前往貴陽指導省學運會,開幕式上,吳蘊瑞向千餘來自苗族、壯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十幾個民族的少數民族學生運動員作了現場技術指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筆者去藥學院(今中國藥科大學)採訪徐恕忠,他已患偏癱臥床,但在提到恩師吳蘊瑞時他仍眼生淚光,生出敬仰之情。
個人其它信息
書畫大家
吳蘊瑞(麟若)學識淵博,不僅是一位體育家,也是一位書畫家[4],為書畫界所推重。徐悲鴻在《吳麟若畫展》一文中曾評說:"江陰吳蘊瑞先生麟若,以名體育學家而酷嗜藝術,而愛畫尤入骨髓。四十以後,始試學畫,竹師造化,以竹為師,所詣清逸,卓然獨到。漸漸擴大領域,寫花卉鳥獸,其中尤以梅花芙蓉家鴨水牛為有精詣。"
吳蘊瑞 | |
---|---|
吳蘊瑞塑像 |
吳蘊瑞與徐悲鴻
在南京大學執教期間,身為體育系主任的吳蘊瑞與身為藝術系主任的徐悲鴻,多有往來,在徐悲鴻的影響下,吳蘊瑞也開始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兩人因此產生了深厚的友誼。據廖靜文(徐悲鴻夫人)回憶,在徐悲鴻身患重病的時候,經濟在所困頓,當吳蘊瑞得知消息後,伸出了援助之手,經常給徐悲鴻送些可口的食品來,兩人的友誼之情在廖靜文的回憶中,顯得親切而感人。
家庭情況
吳麟若夫人吳青霞是中國著名畫家,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一級美術師。兒子吳承硯與兒媳單淑子均為畫家,且均畢業於大陸時代之中央大學藝術學系。
人物評價
吳蘊瑞長期擔任中國現代體育教育的發祥地南京大學(中央大學)體育系主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第一所體育高等學校上海體育學院(華東體育學院)的創始人。任教期間他親自參加教學,開設了《運動學》講座,以精勤奮勵,治學嚴謹,學術淵博而聞名,強調體育科學化,在教學過程中開僻了我國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領域。吳蘊瑞是中國現代體育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數十年中培養了眾多體育界的棟樑之才。
參考來源
- ↑ 吳蘊瑞 ,金句吧
- ↑ 考研院校——上海體育學院:身心一統,德技相長! ,搜狐, 2018-04-28
- ↑ 首任院長——著名體育教育家吳蘊瑞入選首批「上海社科大師」 ,搜狐, 2018-05-16
- ↑ SUS新聞|《大師之路——上海社科大師、著名體育教育家、上海體育學院首任院長吳蘊瑞生平展》開展 ,搜狐, 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