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趼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趼人 (1866—1910),原名寶震,又名沃堯, 清代譴責小說家,字小允,又字繭人,後改趼人。 廣東南海(佛山)人,號沃堯,出生於北京 ,因居佛山鎮,在佛山度過青少年時代,自稱我佛山人。以此為筆名,寫了大量的小說、寓言和雜文,名聲大噪,成為近代「譴責小說」的巨子。 清末(近代)小說家。活躍在清代文學時期, 代表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九命奇冤》等

人物簡介

吳趼人(1866年-1910年),原名吳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廣東南海人,居佛山鎮,故自稱「我佛山人」。 筆名有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吳趼人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祖父莘畲,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吳趼人幼年喪父,十七八歲至上海謀生,常為報紙撰寫小品文,光緒二十九年始,在《新小說》雜誌上先後發表《電數奇談》《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恨海》《劫餘灰》《情變》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恨海》轟動一時,影響深遠,1910年留下《情變》前八回未完而在上海逝世。[1]

辦報事跡

清末,報紙作為一種輿論工具興起,知識分子為發出自己的聲音,紛紛辦報或者為報紙投稿,吳研人也不例外。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冬,吳研人協助高太痴創辦最早的文藝性副刊《消閒報》。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獨立創辦上海《採風報》,任主筆。該報用彩色本紙印刷,並隨報附送石印繪畫《海上繁華夢》每天一頁,開小報附贈畫頁的先河。創刊不久,恰逢戊戌政變,該報以《捉康有為、梁啓超》為題,懸賞徵答。應徵方法笑話百出,藉以嘲諷清廷。在此期間,他先後主筆《字林滬報》副刊及《奇新報》《寓言報》等報刊。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間又創辦《奇新報》。次年赴漢口任《漢口日報》編輯,第二年回上海開始創作小說,連續發表於梁啓超主編的《新小說》上。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再次到漢口,任英商《楚報》中文版編輯,因拒絕續訂華工禁約的反美愛國運動爆發,激於義憤,辭職回滬。次年與周桂笙、汪慶琪等合辦《月月小說》於上海,擔任主編。

主要作品

吳趼人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巨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傑出代表。 他的小說,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如《瞎騙奇聞》,揭露迷信的危害性;《新石頭記》,借賈寶玉下山的故事,抒發對政治改革的主張,是政論式的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則是自傳體小說,影響很大,與《糊塗世界》同一類型。還有歷史小說、「滑稽小說」、偵探小說等。 其它著名的作品有《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後一部小說且只留下前八回。

著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九命奇冤》《曾芳四傳奇》《俏皮話》《兩晉演義》《恨海》《近十年之怪現狀》《新石頭記》

人物評價

吳趼人對於近代文學,最推崇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他的作品大都得到了《儒林外史》的神髓。清末民初寫社會小說的無不仿造《儒林外史》,這同吳趼人的倡導不無關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