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企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日本人曾普遍認為年輕人在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在這一社會氛圍下,哪怕是企業一方存在明顯的違法行為,受到侵害的年輕人也會深感不安,感到「還是自己不對」,因此遭受身心雙重折磨。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人們逐漸認識到問題核心在於企業用工管理制度而非個體,並將那些以少到讓人無法規劃未來的薪資和讓私生活崩潰的超時勞動來壓榨年輕人,並將他們「用後即棄」的無良公司稱為「吸血企業」。
吸血企業的常見特徵有:大量錄用大量解僱、誇大薪資待遇、正式員工有名無實、戰略性地進行職場霸凌、不支付加班費……它們不僅破壞了員工的身心健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信任,也向社會轉嫁了成本,威脅到消費者和市場的安全,甚至破壞了國家的經濟發展。
當然,光是在個體層面學會「如何識別吸血企業」是遠遠不夠的,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整個社會團結一致共同面對。
本書獲2013年大佛次郎論壇獎,作者也因此獲得2014年日本勞動社會學會獎勵獎。 該書出版後,「吸血企業」一詞成為熱詞,入圍當年年度流行語TOP 10,也引起多方重視,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年都要評出「吸血企業」黑名單,以幫助求職者逃離勞務陷阱。
作者簡介
1983年生於日本宮城縣。現任NPO法人「POSSE」代表理事。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專攻僱傭關係論、勞動社會學方向。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吸血企業對策項目共同代表。著作有《勞動法的正確使用方法》(east 出版)、《不要輸給吸血企業》(合著,旬報社)等。
譯者
1987年生於天津。明治大學文學研究科日本文學碩士,現旅居東京。譯作有齋藤茂男《飽食窮民》、泉鏡花《歌行燈 草迷宮》、鈴木三重吉《千鳥 山彥 桑葚》等。
短評
日本的「吸血企業」有特殊性(日式僱傭制變質後的怪胎),也有普遍性(超時勞動、無償加班、職場霸凌,這三種創傷,本打工人統統經歷過…),越讀到後面越覺得難過,這哪裡只是剝削問題,是整個社會對打工人的全方位規訓(學校職業教育對抗壓能力的強調,媒體和影視對尼特族負面形象的凸顯,監管部門對惡劣工作環境的默認)——總之,能找到工作,你就偷着樂吧。成批的年輕人奔赴遠方的光,最終被當成耗材犧牲掉,跳動的光焰其實是焚化爐的火舌。(作者在結尾部分嘗試提出解決方案,但前半部分剖解的認知問題其實已足夠重要,楚門一旦發現天空的裂縫,意識形態虛假布景就開始坍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