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吻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吻獸:殿宇屋頂的吻獸,是一種裝飾性建築構件,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構件的造型與安裝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唐會要》中記載,漢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魚虬尾似鴟」一類的東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

晉代之後的記載中,出現「鴟尾」一詞。中唐之後,「尾」字變成「吻」字,故又稱為鴟吻,官式建築殿宇屋頂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狀和名稱的吻獸,以其形狀之大小和數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級之高低。

吻獸通常置於古代大型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傳說可以驅逐來犯的厲鬼,守護家宅的平安,並可冀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為此,不論是建築等級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戧脊端、角脊上飾有"龍"來避邪,並以此來顯示宅主的職權和地位。

歷史溯源

吻獸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建築中就有吻獸,最早的正吻圖案見之於漢代的闕、祠和明器上。

中國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吻獸是西漢年間所造,1960年出土於湖北省沙市郊區,其瓦內壁上刻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樣,距今已經2100多年。

鴟尾之名據漢代文獻,傳說南海有魚虬,尾似鴟,可以激浪降雨,於是便在屋脊的兩端作上翹鴟尾形,以魘火取吉。南北朝以來的陵墓、石窟中所見鴟尾,尾身豎立,尾尖內彎,外側施鰭紋。

據記載大約在晚唐以後,鴟尾下部塑成含脊的獸頭,即改稱為鴟吻。有的尾尖分成魚尾形的兩叉,如山西大同下華嚴寺遼代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和天津薊縣遼代獨樂寺山門的鴟尾都是這樣。

宋以後鴟吻的形象可見於敦煌壁畫和捲軸畫如《瑞鶴圖》、《滕王閣圖》、《黃鶴樓圖》等,吻部都繪作獸頭形。《瑞鶴圖》中的獸頭形似龍頭,上翹的身體雕有鱗片,尾部為毛束。垂獸、戧獸和岔脊上的嬪伽、蹲獸都出現於宋代。

吻獸起初並非龍型,僅是由瓦當頭堆砌而成的簡單翹突,後逐漸形成動物形狀,有鳳凰、朱雀、孔雀等鳥形以及魚龍形。根據《唐會要》、宋朝《營造法式》記載,漢朝的柏梁殿上有「魚虬尾似鴟」的東西,有「避火」之用。

晉代以後的文獻中出現了「鴟尾」一詞(傳說是一種海中能滅火的神物),其外形類似於魚尾,尾端朝上,曲向正脊的方向。

至唐朝中葉和末期,「尾」字變成「吻」字,故又稱為鴟吻,下部是張口銜脊的獸頭,上部則仍與鴟尾相似。到了宋朝以後,此種圖案逐漸增多。

據北宋吳楚原《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能避火災。金國出現龍形吻,龍頭吞脊,龍尾向內捲曲,稱「龍吻」。元朝時,尾部逐漸改為向外捲曲,背部出現劍柄。據《營造法式》記載,正脊兩頭還垂有五尺長的鐵索,即「吻索」。

明朝以後,龍吻逐漸盛行,改叫大吻,尾部完全向後捲起,身上有小龍。明清年間,中國南方有些地方稱大吻為鱗尾,和北方不同,其尾部透空,捲曲而不併攏,邊緣還有很多花紋。

明清官式建築中將吻都作成龍頭形,上部內彎後又向外捲曲,身上塑龍鱗,身內塑龍爪,並塑有1條小龍,吻背上插着劍把,吻側突出1個小獸頭,這樣的正脊被稱做吻獸。

清朝龍吻已非常普遍,龍頭怒目張口銜住正脊,背上插着一把寶劍,但形狀逐漸程式化,清朝中葉之後,正吻和小龍都顯得沒有生氣。清代蹲獸稱為走獸,數量有所增加;嬪伽稱為仙人。

在最高等級的建築中,仙人走獸的排列次序是:最前為仙人,然後是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猴。等級較低時,走獸的數目也相應減少。明清民間建築中的吻獸形象也很繁多。

功能用途

中國古建築是以木材為骨架的。古時,由於科學不發達,避雷防火措施不利,火災是木構建築的最大威脅,防火始終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漢代,宮廷經常發生火災,殿宇樓閣盡被焚毀。於是,道士們紛紛獻計獻策,提出要在屋頂上施鎮壓之物以禳火災。

《事物紀原》卷八引吳處厚《青箱雜記》云:「漢柏梁台災,越巫上厭勝之法。起建章宮,設鴟魚之像於屋脊,以厭火災,即今世之鴟吻是也」。因之,古人把鴟吻置於屋脊之上以避火災。直到清代,在國家工程中,還保留着十分鄭重莊嚴的迎吻儀式。

每當修建宮殿時,負責營造的工部官員以鼓樂、彩亭、儀仗等,自琉璃窯廠迎脊龍(正吻等)入宮,叩首焚香,備極恭敬,名為「迎吻」或「迎鴟」,可見鴟吻在古人心目中地位之重要。

通常置於古代大型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傳說可以驅逐來犯的厲鬼,守護家宅的平安,並可冀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為此,不論是建築等級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戧脊端、角脊上飾有"龍"來避邪,並以此來顯示宅主的職權和地位。

吻獸的起源並非單純為了裝飾。正脊兩端是木構架的關鍵部位,為了使榫卯結合的木構件接合緊密,需要在這裡施加較大重量,以後就演化為正吻。這些小獸在結構上穩固了屋脊和瓦壟,吻是固定正脊、岔脊的構件,其他小獸均具有防止屋脊滑動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建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經風吹日曬數百年,一直牢牢地屹立在殿脊上。這些琉璃吻獸在建築上還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頂兩坡的交匯點,雨水從交匯點的縫隙容易滲入。

吻獸在此起到嚴密封固瓦壟,使脊壟既穩固又不滲水。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釘子把它們釘到大木結構上,又為避免釘孔漏雨,便加蓋釘帽,古代匠師巧妙地把釘帽加以美化,就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吻獸。吻獸類的裝飾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輪廓。 [1]

文化內涵

吻獸的來歷要從中華民族龍的文化說起。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開端的象徵;炎黃子孫崇拜的圖騰;龍所具有的那種威武奮發、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理想的象徵和化身。

龍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崇拜龍,希望龍能幫助避邪除祟,幫助戰勝自然災害(古人對天災、火患、雷電等自然現象不了解,認為這是龍的駕馭驅使),給人們帶來吉祥。

古人傳說,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吻是嘴唇連着腮的意思,相傳龍是用口生孩子,所以把龍的兒子叫做吻。

鴟吻和龍吻是一樣的,是龍之九子之一。鴟吻的背上插一劍。相傳,這把寶劍是許遜(公元239-374年,晉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學道於吳猛,後舉孝廉,曾為旌陽縣令,感晉室棼亂,棄官東歸,週遊江湖,傳說東晉寧康二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或旌陽)的劍。

鴟吻背上插許遜的劍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防鴟吻逃跑,取其永遠噴水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裡取避邪的用意。

龍、鳳在古建築中多是成對出現,吉祥、安康是其基本意思,還有生活美滿、子孫滿堂之意。

狻猊在古籍中是和獅子同類的猛獸,《爾雅•釋獸》中說"狻猊,食虎豹"。將其用於裝飾屋面,大概是象徵鎮災降惡的意思。

獬豸外形似龍,尾部似獅卻生獨角,十分奇特,也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據《異物志》載:"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斗則觸不直者。"選擇獬豸裝飾殿宇,含有主持公道的意思。

行什因排列在第十個,故稱"行什",是個猴子形的走獸。行什在一般古建築上極少使用,只有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上可見到,所以它只出現在等級最高的建築上。

獅子、天馬、海馬、押魚、鬥牛,都是猛獸或猛獸的化身。自然界中的獅子兇猛無比,無需雕琢。天馬則不同,在馬的兩肋處憑空添加了兩個翅膀,故稱天馬。馬善奔跑有"奔跑如飛"的形容,古人還感不夠,加上了翅膀。

鬥牛外形似牛,古人覺其忠厚老實,不夠兇猛,故將其裝扮成身披鱗甲、神態似龍的異獸。海馬、押魚,卻被古人雕琢得面目全非。海馬似馬,押魚似龍(古代傳說中的"虬龍"即有角的小龍,尾部帶鰭似魚形),都增加了幾分威嚴,象徵着尊貴。

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象徵着消災滅禍,逢凶化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築裝飾上這些走獸,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梁思成評價道:"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