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書·趙剛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書·趙剛傳出自於《周書》,此史為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崔仁師等人。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共50卷,本紀8卷、列傳42卷。本書記載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紀傳體史書。[1]

原文

趙剛字僧慶,河南洛陽人也。起家奉朝請。累遷鎮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歷大行台郎中、征東將軍,加金紫階,領司徒府從事中郎,加閣內都督。魏孝武與齊神武構隙,剛密奉旨召東荊州刺史馮景昭率兵赴闕。未及發,孝武西遷。景昭集府僚議。

司馬馮道和請據州待北方處分。剛曰:「公宜勒兵赴行在所。」剛曰:「公宜勒兵赴行在所。」久之更無言者。剛抽刀投地曰:「公若欲為忠臣,請斬道和;如欲從賊,可速見殺!」景昭感悟,遂眾赴關右。侯景逼穰城,楊祖歡等起兵應景,以其眾邀景昭於路。景昭戰敗,剛沒蠻中。大統初,剛於霸上見太祖,具陳關東情實。太祖嘉之。是年,詔剛剛使三荊,聽在所便宜從事。使還,稱旨,進爵武城縣侯。

頃之,御史中尉董紹進策,請圖梁漢。剛以為不可,而朝議已決,遂出軍。紹競無功而還,免為庶人。除剛潁川郡守。為侯景所破,乃率餘眾赴洛陽。大行台元海遣剛還郡征糧時景眾已入潁川剛於西界招復陽翟二萬戶轉輸送洛明年洛陽不守剛遠隔敵中連戰破東魏廣州刺史李仲侃。時有流言傳剛東叛,齊神武因設反間, 聲遣迎接。 剛乃率騎襲其下塢, 拔之, 露板[注]言狀。太祖知剛無貳,乃加賞賚焉。渭州民鄭五丑構逆,與叛羌相應,令剛往鎮之。魏文帝舉觴屬剛曰:「昔侯景在東,為卿所困。黠羌小豎,豈足勞卿謀慮也。」剛至,並攻破之。孝閔帝踐阼,出為利州總管、利沙方渠四州諸軍事。 沙州氐恃險逆命,剛再討服之。 方州生獠,自此始從賦役。加授渠州刺史。剛初至,渠帥憚其軍威, 相次降款。 後以剛師出逾年, 士卒疲弊,尋復亡叛。後遂以無功而還。又與所部儀同尹才失和,被征赴闕。遇疾,卒於路。年五十七。

譯文

趙剛字僧慶,河南洛陽人。被徵召投予奉朝請之職,屢次升遷為鎮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魏孝武帝與齊神武帝結怨,趙剛秘密奉旨召喚東州刺史馮景昭帶兵奔赴京城尚未來得及出發,孝武帝己經向西迂移了。馮昭召集冋僚商議。

司馬馮和捉議占據東荊州等待北方咐。趙剛說:「你應該兵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過了很久再沒有發言的人了。趙剛抽出刀去在地上說:「您如果做忠臣,可以殺死馮道和;如果想限隨賊寇,可以殺我。」馮昭交到感動有所醒悟,於是帶領部眾奔赴了關右。侯逼近穰城•祖歡等人組織軍隊接庶侯,率自己的人馬在路上攔截景昭。馮景昭戰敗,趙剛於是淪落在了黨族。大統初年,趙剛在霸上拜見太祖,詳餾陳逑了美東的實綜情況。太祖喜獎了他。這」年,皇帝下詔趙剛讓他出使三荊,聽任所到之處可以自行決斷處置。出使返回,符合皇帝的意旨,升爵為武城縣侯。

不久,卿史中尉董紹進獻計策,請求謀梁漢。趙剛認為不能這樣做。但朝廷的商議已經決定了,於是出兵。董紹終於沒有成采而返回,被兔為平民。趙剛被投予穎川郡太守。潁川郡被侯景攻破後,趙剛就帶領下的軍隊奔赴洛陽大行台元海派遺趙剛回潁川郡一帶徵收糧食。當時侯鞏的部隊已經透入潁川,趙剛在西部的邊界上招集收復陽翟兩萬戶,特送到洛陽,第二年,洛陽失守。趙剛逃隔在敵人之中,連作戰打敗了東魏廣州史李仲侃。當時有流言傳說趙剛向東背叛,齊神武帝趁機設下反間計,聲稱派人迎接。趙剛卻帶領騎兵襲擊齊國的下塢,攻下了它,用不口的文書說明情況。太祖知遒趙剛沒有貳心,於是加以賞賜。

渭州人鄭五丑造反,與羝的羌族互相呼應,皇帝下令趙剛前往鎮壓,魏文帝舉起酒杯囑咐趙剛說:「過去侯景在東面時,被您國過。較猾的羌人小子,嘟里值得煩勞您操心呢!」趙剛到達,把他們都攻破了。孝閔孛登基,出任利州總管、利沙方采四州諸軍事。沙州氏人侍仗險阻違背王命,趙剛兩次征討使他們歸服。方州的繚人,從此開始交稅鼠役。於是皇帝又任命趙剛為采州刺史。趙剛初到,采州的部落首領害怕他的軍成,一個接一個地投降順服。後來因為趙剛出師過了一年,兵士疲勞因苦,采州人不久又逃亡叛變。此後趙剛終於未能成功平叛而回。趙剛又與所管轄的僅同尹才不和,被徵召回朝,遏上疾病,在豐路去世。終年五十七歲。[2]

作者簡介

令狐德棻(583~666年),字季馨,宜州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史學家以及政治家。

唐高祖入關時,任大丞相府記室,後逐漸升遷至禮部侍郎、國子監祭酒、弘文館、崇賢館學士。唐初,經隋末戰亂之後,經籍圖書散亡,他奏請購求天下圖書,設專人補錄,被唐高祖李淵採納,終於使「群書略備」。又建議修撰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書,認為「如文史不存,何以鑑古今?」此議又得高祖讚許

令狐德棻在獨立主編《周書》以外,也參與編撰《藝文類聚》、《五代史志》、《大唐儀禮》、《氏族志》、《太宗實錄》、《高宗實錄》等10餘種史書。歷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達40餘年。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後,諡號曰「憲」。令狐德棻一生從事史學著作,凡國家有所修撰,無不參與。[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