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堯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堯和(1927年5月—2018年7月30日),物理冶金學家、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0年周堯和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系;1953年赴前蘇聯莫斯科鋼鐵學院冶金系深造;1957年研究生畢業,獲蘇聯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後在西北工業大學任教;1988年任全國鑄學會理事長,同年當選為國際鑄造學會執行委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任國際鑄造學會主席;1996年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2012年獲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首屆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2018年7月30日周堯和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2歲。周堯和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凝固過程原理及組織控制;凝固技術; 生態材料學。


科研成就

周堯和長期從事凝固理論與凝固技術研究,對鑄件凝固過程的傳熱、傳質和動量傳輸進行了系統研究,建立了強制性凝固組織形成原理的新理論框架。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定義了鑄錠凝固過程中的第三對流區,據此提出的鋼錠頭部正偏析理論得到公認。在凝固前沿動力學、液體金屬深過冷和三維非晶合金製備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主持創建了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領導建立了「生態材料學」這一新的學科生長點。大型鑄件凝固控制、保溫冒口設計和薄壁件調壓成型精鑄法等科研成果被廣泛應用,獲得顯著經濟效益。

20世紀50年代,周堯和在蘇聯留學期間,成功地揭示了鑄件熱裂機理,提出了關於造型材料退讓性的獨到見解。他發明「鑄型表面高溫強度測試方法及裝置」,獲得蘇聯發明專利。


  1. 1985年,周堯和和同志們提出了用效能係數估算保溫冒口效益的新方法,研製出新型保溫材料。
  2. 1987年,堯和主持發明了「調壓成形精鑄法」,實現了輕合金超薄壁異型構件的高精度成形,在國內外贏得聲譽。他率先在國內倡導將凝固理論與技術拓展到無機化合物、聚合物和生物晶體領域。
  3. 20世紀80年代,周堯和發明的「調壓成型精鑄法」實現了輕合金超薄壁複雜構件的高質量鑄造成形,攻克了航空航天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該成果#1990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991年獲航空金獎。
  4. 20世紀80年代,周堯和還主持了一項「六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大型鑄鋼件凝固控制」,項目組成功解決了葛洲壩大型水輪機葉片及30萬千瓦發電機組高壓外缸鑄件的質量問題。該成果獲得了1986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5. 20世紀90年代初,周堯和又開闢了「生態材料學」研究的新領域,並迅速轉化為諸多大型冶金企業的先進生產力,為更加注重環保、節能的現代工業生產提供了先進的技術保障。[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