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山鎮

中文名 : 周山鎮

所屬地區:江蘇省高郵市

周山鎮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是國家級生態鄉鎮,是揚州地區唯一以革命烈士命名的鄉鎮,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郵市東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江蘇長江經濟帶北側,驅車40分鐘可達揚州泰州機場,西傍連淮揚鎮鐵路、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速公路、G233國道穿境而過。全鎮地域面積總面積62.02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28960人(2017年),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水陸空交通便捷,里下河地區典型的魚米之鄉、生態名鎮。

高郵市周山鎮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這也是我國大陸確定的首個省級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成果。

周山鎮是一片以革命烈士英名命名的紅色熱土,有着70多年的紅色歷史,先後湧現了119名革命烈士,將周山鎮革命烈士紀念館打造成為揚州唯一、省內知名的區域性紅色旅遊集散地和接待中心,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與生態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紅色名鎮。30多年來,先後接待數十萬各界人士在此接受紅色教育。[1]

經濟發展

周山鎮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億元,農業增加值9000萬元,全部工業總產值達到6.7億元,其中列統工業產值3.44億元,財政收入602萬元,三產服務業增加值1.2億元。建築總產值2.05億元,實際利用民資2億元,協議註冊外資178萬美元,註冊外資實際到帳65萬美元,新增民營註冊資本76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94萬元。

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快速崛起。堅持工業第一方略,培育和形成農副產品、服裝、鞋業、燈具、相冊農藥、玻鋼、電力電氣、商用道具、粉末塗料、自動溫控器等一批重點產業。

工業經濟規模迅猛擴大。注重規模企業的培育、扶持和指導力度,在原有3家列統企業的基礎上,2006年又新增3家列統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2006全鎮新增個私企業15家,主要涉及服裝、電子、制動器、食品等。周山鎮共有服裝企業14家,從業人員3300人,並在全市首家成立"高郵市紡織服裝聯合會周山分會",通過行業自律,企業的管理、用工、工資等逐步規範,確保全鎮服裝行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農業經濟

農業產業化程度顯著提高。2005年在萬福村註冊成立了萬福生態園藝中心,花卉苗木規模已增加到200畝,同時成立了花枝苗木專業合作社。揚州市三和四美醬菜有限公司無償提供蔬菜種子及技術指導,幫助周山鎮在萬福村先期建立400畝鵝頸白蘿蔔和100畝黃瓜種植基地,並由周山鎮投資建立蔬菜粗加工的廠房及醃製池,租憑給公司使用,由公司按約定價格收購蔬菜,並當地加工醃製,形成"公司+農戶"的訂單模式和當地種植、當地銷售、當地加工的一條龍模式。南京頂辰鴨業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在周山鎮註冊成立揚州頂辰鵝業有限公司,集種草、養鵝、加工一體化的鵝產業鏈項目,該項目在周山鎮建立共6000隻的種鵝繁育場和原種場基地。並充分利用清塘後的羅氏沼蝦塘及其它閒田空地種草種菜,並聯合養鵝農戶首期飼養肉鵝15000隻。同時公司還在鎮工業集中區建立加工基地,進行鵝肥肝、鵝肉、羽絨等一系列鵝產品加工。形成集種草、養鵝、加工等貿工農一體化的高效鵝產業,從而促進周山鎮高效農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壯大地方經濟,提高養殖農戶的收入。

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成果顯著。2006年全鎮共清理河道72條,總66.6公里,周山鎮的經驗在全市得以推廣,並被作為高郵市樣板現場順利通過省專家組的驗收。國家萬畝土地整理項目全部竣工,項目總投入1673萬元,共建造硬質化渠道42770米,淨增土地面積1200畝,修建橋涵閘站27座,項目受益面積達7500畝。集鎮建設突飛猛進。於2005年先後在老集鎮區開發建設了集鎮新區一、二期工程,農貿市場順利搬遷至新區。占地20畝的農民集中居住區正式開工建設,首批建設80套統一設施施工、統一風格樣式的農民別墅。

視頻

高郵周山鎮:革命熱土上永不熄滅的紅色光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