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執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執羔 (1094一1170),字表卿,江西弋陽人。南宋天文學家。宣和六年(1124)進士第二。累官至禮部尚書、侍讀學士。奉命釐正統元歷,推日月交食,考五緯盈縮,以紀氣朔寒暑之候。撰《歷儀》、《曆書》、《五星測驗》各一卷。 本 名 周執羔 字 號 字表卿 出生時間 1094 去世時間 1170

人物簡介

鐵面拒賄 紹興六年(1136年),周執羔奉旨擔任賀金生辰使。朝中很多人認為這是一份「美差」,都希望作為生辰使的隨員去金國走一走,既有油水,又有政績。於是紛紛給周執羔送來厚禮,希望周執羔提上自己的名字。可是周執羔堅決拒絕請託,秉公辦事。更有些人通過其他大臣,採取各種巧妙的辦法送來禮物賄賂他,甚至威脅,周執羔不為所動,堅持原則。許多正直大臣如陳康伯等聽說後,都對周執羔由衷讚許。也有許多人擔心,想去賀金的人中,有些是秦檜的人啊,你怎麼得罪得起呢?可周執羔說:「應該去而且合適的人選,我不避嫌,不該去而送禮想去,甚至威脅我,更不能去。」 宜黃治亂 周執羔幼年喪母,幾年後其父續弦,繼母侍其如已出,使周執羔重享母愛的溫暖。因而,周執羔一直對繼母充滿敬愛之情,十分孝順。 建炎初(1127),因繼母患病,周執羔請求就近為官,便於照顧繼母,朝廷任其為宜黃縣縣丞。當時,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宜黃一帶又值散兵肇事,四境紛亂,社會動盪不安,宜黃知縣主張派兵鎮壓。周執羔深知民生疾苦,也深知散兵肇事的起因,因而堅決反對。知縣十分惱怒,認為周執羔目無上級,自以為是,並疑其與肇事者「有私」,將其告到府台,要求撤換周執羔,並調集兵馬準備鎮壓。消息傳出,散兵鬧得更凶,並帶動饑民攻掠搶奪,揚言攻打縣衙。知府知道周執羔很有才幹,又是忠厚踏實之人,不但沒有治周執羔的罪,而且向周執羔徵求平定散兵作亂的計策。周執羔上書知府說:「民飽則安,應予安撫。」知府認為有理,並命周執羔全權負責。周執羔輕裝簡從,上「山」下「鄉」,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針對散兵頭目或特別貧苦的饑民,一山一寨、一家一戶拜訪,並帶領屬下兵丁為百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經過耐心細緻地說服教育和實際行動的感化,散兵有的重返前方抗金,有的留下來安心生產,宜黃縣形勢很快得到控制,逐漸穩定。周執羔的這一系列舉措使朝廷不費一槍一彈,安定了地方;而百姓免了刀兵之苦,且得到官府支持,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百姓們對周執羔很是感激,為他繪像、立祠,紀念他的功德。 治國理財 乾道元年(1165年),周執羔提舉佑神觀兼侍講時,宋孝宗向他詢問治國之策,他回答說:「王道在正心、誠意;立國在節用、愛人。」從中不難看出周執羔的執政理念和「民本」思想。乾道二年,周執羔改任禮部侍郎,隨即拜禮部尚書,代侍讀。當時,國貧民困,財政十分艱難。孝宗問他理財之道。他認為:「……古者與師十萬,日費千金,今兵籍之數十倍於此,舊糴有常數,比年每郡增至一二十萬石。數外取之乎?宜視一路一郡一縣豐凶之數,輕重行之,災甚者蠲免。」孝宗採納了他的意見,實行精兵,對重災區下詔免糧,社會矛盾得以緩和,生產得以恢復。孝宗認為,周執羔確有良謀,升其為龍圖閣大學士。

《宋史·周執羔傳》

周執羔字表卿,信州弋陽人。宣和六年舉進士,廷試,徽宗擢為第二。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學博士。 建炎初,乘輿南渡,自京師奔詣揚州,不及,遂從隆祐太后於江西,還覲會稽。尋以繼母劉疾,乞歸就養,調撫州宜黃縣丞。時四境俶擾,潰卒相挻為變,令大恐,不知所為,執羔諭以禍福,皆斂手聽命。既又?amp;#91;其黨,執首謀者斬以徇。邑人德之,至繪像立祠。 紹興五年,改秩,通判湖州。丁母憂,服闋,通判平江府。召為將作監丞。明年春,遷太常丞。會始議建明堂,大樂久廢不修,詔奉常習肄之,訪輯舊聞,庀閱工器,製作始備。累遷右司員外郎。 八月,擢權禮部侍郎,充賀金生辰使。往歲奉使官得自辟其屬,賞典既厚,願行者多納金以請,執羔始拒絕之。使還,兼權吏部侍郎。請賜新進士聞喜宴於禮部,從之。軍興廢此禮,至是乃復。同知貢舉。舊例,進士試禮部下,歷十八年得免舉,又四試禮部下,始特奏名推恩。秦檜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論喧譁,為減三年以悅眾。執羔言祖宗法不可亂,繇此忤檜,御史劾罷之。 又六年,起知眉州,徙閬州,又改夔州,兼夔路安撫使。夔部地接蠻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帥請遣兵致討,執羔謂曰:「朝廷用爾為長,今一方繹騷,責將焉往,能盡力則貰爾,一兵不可得也。」豪懼,斬叛者以獻,夷人自是皆惕息。三十年,知饒州,尋除敷文閣待制。 乾道初,守婺州,召還,提舉佑神觀兼侍講。首進二說,以為王道在正心誠意,立國在節用愛人。二年四月,復為禮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難知,執羔曰:「今一介干進,亦蒙賜召,口舌相高,殆成風俗,豈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經筵,自言「學《易》知數,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惻然。即拜本部尚書,升侍讀,固辭,不許。 方士劉孝榮言《統元歷》差,命執羔釐正之。執羔用劉義叟法,推日月交食,考五緯贏縮,以紀氣朔寒溫之候,撰《歷議》、《曆書》、《五星測驗》各一卷上之。 上嘗問豐財之術,執羔以為:「蠹民之本,莫甚於兵。古者興師十萬,日費千金。今尺籍之數,十倍於此,罷癃老弱者幾半,不汰之其弊益深。」論:「和糴本以給軍興,豫凶災。蓋國家一切之政,不得已而為之。若邊境無事,妨於民食而務為聚斂,可乎?舊糴有常數,比年每郡增至一二十萬石。今諸路枯旱之餘,蟲螟大起,無以供常稅,況數外取之乎?宜視一路一郡一縣豐凶之數,輕重行之,災甚者蠲之可也。」上矍然曰:「災異如此,乃無一人為朕言者!」即詔從之。 充安恭皇后菆宮按行使,日與閹人接,卒事未嘗交一談,閹亦服其長者,不怨也。拜疏求去,上謂輔臣曰:「朕惜其老成,宜以經筵留之。」除寶文閣學士,提舉佑神觀。上曰:「遂除龍圖可也。」經筵二年,每勸上以辨忠邪、納諫爭,上深知其忠。 明年三月,告老,上諭曰:「祖宗時,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齒未也。」命卻其章。閏月,復申前請。上度不可奪,詔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賜茶、藥、御書,恩禮尤渥,公卿祖帳都門外,搢紳榮之。時閩、粵、江西歲飢盜起,執羔陛辭以為言,詔遣太府丞馬希言使諸路振救之。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 執羔有雅度,立朝無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風。手不釋卷,尤通於《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