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逸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逸群
周逸群0.jpg
出生 1896-1931
國籍 中國
別名 周立鳳
職業 無產階級革命家
知名作品 《周逸群文集》湘鄂西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之一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 中國共產黨軍隊早期締造者之一

人物生平

周逸群(1896-1931),字立鳳,祖籍湖北省蒲圻縣,出生於貴州省銅仁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宣傳家、活動家,賀龍同志的入黨介紹人,早期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共產黨三大革命根據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的創建者之一。1931年周逸群在肅反運動中被夏曦殺害。1896年生於貴州省銅仁縣(現為銅仁市)城關鎮,祖籍湖北省赤壁市新店鎮益陽橋。家境富裕,父母早亡。在族叔周自炳的照料下,自幼用功學習,1914年考入貴陽南明中學。他愛讀中外史書,有自己的見解,寫有《諸葛亮輔漢於蜀論》、《明太祖以布衣起兵論》,登在校刊《南明雜誌》上,博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中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銅仁教育會任會計。1919年春,周逸群東渡日本,入東京慶應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這期間,讀了不少馬克思主義著作和介紹蘇聯十月革命的書刊,嚮往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1]

周逸群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宣傳家、活動家,共產黨軍隊的早期締造者之一,湘鄂西紅軍和蘇區創建人。1931年5月,周逸群由洞庭湖特區返回江北匯報工作,此時夏曦在蘇區進行了殘酷的"肅反"運動,其間,殘忍殺害了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萬濤、朱勉之、宋盤銘、葉光吉、盛聯均等千餘名紅軍高級將領和各級指揮員,以及大批地方領導和無辜群眾。周逸群時年僅35歲。 2009年9月14日,周逸群被評為100位為[5] 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2] 1923年回國,在上海參加創辦《貴州青年》旬刊,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周逸群7歲入銅仁城南小學,15歲以優異成績考入銅仁南明學校中學部,博覽群書,尤其喜愛中國歷史,格外崇拜著名歷史人物。他的作文《諸葛亮輔漢於蜀論》被評為全校優秀文章,刊於《南明雜誌》。周逸群還以極大的愛國熱情,投入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鬥爭,擁護貴州獨立,被喻為"有抱負的青年"。

1924年10月入黃埔軍校第2期學習。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青年軍人運動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任"青年軍人聯合會"主任,領導聯合會同蔣介石支持的"孫文主義學會"進行堅決鬥爭,先後創辦了《青年軍人》、《中國軍人》等刊物,顯示出卓越的組織和宣傳才能,被稱為"黃埔島上的一顆新星"。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國民革命軍賀龍部任師、軍政治部主任。 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起義軍南下後任第20軍第3師師長,率部參加瑞金、會昌等戰鬥。曾介紹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義軍在廣州潮汕地區失利後輾轉到上海。 1928年1月,周逸群任中共湘西北特委書記,與賀龍赴湘西北地區開展武裝鬥爭,途中參與領導鄂中鄂西地區年關暴動和桑植起義。 1928年 3月上旬到達湘西桑植洪家關,與賀龍一起組織工農革命軍,舉行桑植起義。起義受挫後轉往石首,重建中共鄂西特委,任書記。他統一鄂西地區黨的領導和軍事指揮,深入農村發動群眾,組織游擊隊、赤衛隊,在洪湖、白露湖和華容東山一帶開闢了若干塊游擊根據地。 1929年春,把江陵、監利等縣游擊武裝整編成鄂西遊擊大隊,後擴編為鄂西遊擊總隊,兼任總隊長,領導鄂西地區軍民,提出"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和"分散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等游擊戰術,運用這一戰士挫敗了國民黨軍及地主武裝的多次"清剿"。 1929年12月,主持召開鄂西地區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制定並通過《關於鄂西黨目前的政治任務與方針》、《關於軍事問題》等項決議案,推動了鄂西地區革命鬥爭的繼續發展。 1930年2月,周逸群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兼任政治委員,與軍長曠繼勛率部連克潛江、郝穴、調弦口等城鎮。 1930年4月主持召開鄂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 1930年7月率紅6軍與紅4軍在公安縣會師組成紅2軍團,任軍團政治委員、中共前委書記,與賀龍領導創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 1930年9月,調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兼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主席。 1931年5月,夏曦取消湘鄂西特委,周逸群改派做兵運工作,此時夏曦在蘇區進行了殘酷的"肅反"運動,其間,殘忍殺害了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萬濤、朱勉之、宋盤銘、葉光吉、盛聯均等千餘名紅軍高級將領和各級指揮員,以及大批地方領導和無辜群眾。周逸群時年僅35歲。[3]

人物紀念

周逸群墓

周逸群烈士墓位於岳陽市君山區與華容縣交界處公路旁,位於岳陽市君山區許市鎮天井山腳下,現已成為君山區一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周逸群故居

主詞條:周逸群故居

周逸群故居坐落在銅仁城區共同路18號,占地總面積為1160平方米,初建於清末。房屋皆木質結構,呈四合大院。1876年,周逸群的祖父周貴渠始建後樓兩幢,左樓上下各三間,上三間為周逸群結婚時住房;右樓上三間為書房,樓下兩間倉庫,另一間為客室,面積46平方米。周逸群的父親周自本建正房三間,面積為109平方米,正房前為石板鋪墁院壩,兩旁辟有花圃。後周逸群的親屬又建臨街店鋪三間,面積為246平方米。整個幫居院落錯落有致,潔淨清爽、古樸幽雅,周逸群便出生在這裡。

周逸群烈士陳列館,位於銅仁市中山路中南門古城區,距周逸群烈士故居200餘米,距逸群小學100餘米。為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周逸群,弘揚、學習他的革命精神,2009年由中宣部、中央軍委總後勤部、貴州省委省政府共同出資興建。陳列館設有1個序廳、8個展廳、1個音像視頻展示室,分別展呈採用現代化的聲、光、電布展設施,全面生動地展示周逸群烈士生平事跡。2015年5月4日開始閉館改造。

人物作品

《周逸群文集》,文集共收錄了周逸群文章113篇,詩詞17首。按照著作創作或發表的時間次序編輯。文集中的各篇文章都經校閱讀,其中有些文章在尊重周逸群思想脈絡、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刪節。


人物評價

周逸群是湘鄂西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畢生為黨工作,矢志不渝。他說:"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黨的工作。""我們共產黨員,要像鐵一樣硬,鋼一樣強。[4] "

從小刻苦學習,愛憎分明,讀中學後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與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不同地域解決了"怎樣革命"這一歷史性課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對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結晶的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周逸群烈士的戰友、原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賀龍元帥認為周逸群是湘鄂西"正確路線的代表",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蕭克將軍稱周逸群為"革命的英雄,黨的楷模"[5]

後世追念

憶周逸群烈士[6]

(北京作者 徐世平)

南昌起義將星雲,黃埔曾經湛逸群。

武略文韜堪記憶,東征北討嘆奇勳。

擴紅方信千般險,革命應知萬里塵。

烈士長空輝日月,花芳黔楚慰清魂。

深切緬懷周逸群烈士[6]

(湖南作者 趙焱森)

洪湖浪涌憶英賢,一面旌旗耀楚天。

葦帳運籌凝浩氣,槍林叱咤逐征船。

略韜能令魔梟首,生死何辭責在肩。

血灑沙場肝膽壯,名標青史自流傳。

參考資料: 1. 周逸群烈士祖籍地考證 . .赤壁網 . 2012-08-03 2. 周逸群:賀龍革命的引路人 . .金山網 . 2012-08-03 3. 周逸群:賀龍革命的引路人 . .貴州日報 4. 湘鄂西蘇區創建人--周逸群 . .人民網 . 2015-03-04 5. 【人民英模】周逸群: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2015-03-04 6. 周逸群(二首) . .人名網 . 201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