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錫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周錫珽1958年3月11日-),籍貫江蘇省阜寧縣。出生於台灣彰化縣。父親為已故前中國國民黨籍軍系立法委員、警備總司令辦公室主任周書府。
與雙胞胎弟弟周錫瑋都是早產兒,剛出生時只有1000多公克。
早期
1973年,十五歲時因母親任職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以此因緣參加博物館的晚間國畫課程。
1973年,拜入啟蒙恩師范伯洪老師門下,自基礎山水畫法入手,經一年半學習後,范老師見基礎漸穩鼓勵學習仿古畫,因此知悉山水畫之淵源與發展。
1977年,考入國立藝專美術科,時有李奇茂、邵幼軒、歐豪年、蘇峯男、喻仲林等大師教導,習花卉、翎毛、山水;亦學習素描、色彩學視覺藝術及西方藝術史等⋯。
1996年,因緣際會前往緬甸,接觸了原始佛法及禪修。因習禪學會去觀察自然細微的變化;漸將變化的過程融入畫中,使得畫面有氣的流動與生命力,覺察心境與空間的變化,關照與體悟自然多變的現象及其根本﹔及自然動與靜間的過程,期望能讓觀賞的人也能感受一個桎梏無拘的山林之美。[1]
千呼萬喚始出來,40年來第一展
2017年6月,首次公開作品。於中正紀念堂展出『仿古墨新–周錫珽水墨畫展』。
千呼萬喚始出來,40年來第一展。周錫珽首次公開作品於6月2至13日中正紀念堂「仿古墨新─周錫珽水墨畫展」集30件作品,時間從1974至2017年,從17歲到59歲,從傳統仿古到現代寫生,從古人筆墨中領會到自然天地間感受,展現出畫家40年來的內省思索。[2]
從仿古到墨新,展廳裡不消百步,走了40年「仿古畫久了後比法很難出脫,後來偶然的機緣到了緬甸,並學習禪學,突然發現到觀察自然、觀察呼吸、觀察自己的心,語所看到的事物共鳴連結,所產生的一種感受與認識,了解道大自然的偉大,地水火風。」
李奇茂讚﹕「藝術是在保持一個天真,藝術情感的產物。」感念學習路上的眾多老師,談起李奇茂老師曾說﹕「錫珽啊﹗我60歲才感覺到我開始作畫。」聽了粉高興,自己明年才60歲,正式開始好好作畫的新起步,未來可期。
仿古墨新─30件作品
〈仙人居〉
一入展廳,首映眼簾的是〈仙人居〉,群峰矗立於雲霧飄渺間,虛實相映,既今也古,說明牌細寫畫家感受「像尋覓法的修行者,在此幽寂深處觀照靜定」,正如此場展覽。旋即,通過一系列仿古作品的導引,宛如走進時光隧道,觀者無不驚訝於畫家之早熟,或如當年范伯洪對周錫珽所說:「也許你以前古代就開始畫畫了,所以這世投胎來還是這麼喜歡古人。」
〈晨曦〉
〈晨曦〉11連屏巨幅大作直面而來,視覺張力震懾人心,引人駐足良久。大氣磅礡的畫作遠看是雲湧山林,氣象宏闊千里,天地綿延無涯;近觀則見彩墨暈染多層、皴擦筆法細膩。近年來多幅山林畫作無不磅礡崢嶸,令人印象深刻。
佳士得秋拍,周錫珽近代水墨
2019年,佳士得秋拍,周錫珽近代水墨:雪山圖進入近代水墨畫家很少,因為需有傳承內涵,周氏自幼學習古畫宋丶元丶明丶清丶後亦體悟歷代大家皆由禪學而來,前有宋朝梁楷丶後有四僧,而石濤又以苦行證畫最有自見。周氏後因緣至緬甸學習原始佛法(華人稱小乘)而憶年輕時最喜仿之石濤畫作,石濤畫作上亦提之小乘苦僧,而心感動,習將禪意與筆墨結合。由六觸訓練察覺天地過程的細微變化,融入畫中。此次拍賣雪山圖,亦將體悟時空的變化過程融入畫中,不拘的筆法順氣而行,略帶寒氣的重墨潑刷,自然而無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