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呼倫貝爾市的一級國家行政機關,是呼倫貝爾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對呼倫貝爾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呼倫貝爾市人民代表大會閉幕期間,向呼倫貝爾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1]

1954年4月30日,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併,改稱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2001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

歷史沿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嶺西地區建立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稱呼倫貝爾盟,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於1945年10月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1946年6月改稱納文慕仁盟,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1947年5月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

1949年4月,呼倫貝爾盟和納文慕仁盟合併,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 ,簡稱東部行署 ,署址設在烏蘭浩特。同時撤銷原哲里木、興安、呼納三個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滿洲里、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 ,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併,改爾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

1957年2月21日,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

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設行政公署於海拉爾市,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

1967年12月20日,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為臨時權利機構,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

1969年8月1日,呼盟大部分地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一部分(原興安盟[2]的大部分)劃歸吉林省管轄。

1979年7月,恢復1969年前的區劃,呼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區管轄。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呼盟恢復1954年4月前的區劃。

2001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呼倫貝爾市轄原呼倫貝爾盟的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新設立的海拉爾區;代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滿洲里市牙克石市扎蘭屯市、額爾古納市和根河市。

視頻

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 相關視頻

呼倫貝爾市宣傳片
呼倫貝爾原來是中國最大的城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