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呼蘭河為松花江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源出小興安嶺,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匯合後稱呼蘭河[1]。西南流向,與來自北面的通肯河交匯後,改向南流,進入平原區,河道變寬,曲流發育,至呼蘭縣入松花江。全長532千米。下游可通航。干、支流兩側一些低洼地段遍布沼澤,面積較廣。
概況簡介
流經松嫩平原東部13個市縣,在哈爾濱以下4公里處由左岸注入松花江,全長523公里,總流域面積35683平方公里。最大支流為通肯河,此外還有克音河、努敏河、歐根河、依吉密河、安邦河和泥河等,較大支流集中於右側。呼蘭河下遊行進在廣闊的平原之上,河道曲折。水量主要以大氣降水補給,年徑流總量47億立米。由於降水的地區分布極不勻,上游山地森林區降水大,水量豐富。下游平原區降水少,蒸發強烈,西部最小徑流量僅25毫米,甚至形成閉流區。流域內降水時間分配不均,6~9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65%,徑流量約占全年經流量的70%以上。暴雨過後常有洪水發生。多年平均最大徑流量和最小徑流量相差懸殊達7倍以上,豐枯水變化很大,旱澇現象嚴重。河流含沙量大,地表侵蝕嚴重。流域內天然落差355米,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1.52萬千瓦,有待充分開發利用[2]。
污染狀況
呼蘭區環境監測部門2006年6月監測結果表明,呼蘭河水體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溶解氧、COD全部超過國家地表水四類標準,其中COD超標10.5倍,溶解氧為0,最嚴重的是氨氮測值為每升350.2毫克,超過標準232.5倍,超過國家污染綜合排放二級標準13倍[3]。
相關資料
《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以蕭紅自己的童年生活為線索,形象地反映出了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無情地揭露並鞭撻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陋習在社會上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表達了作者對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評劇《呼蘭河》原圖鏈接來自新浪娛樂 的圖片
創作於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
它在藝術形式上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
作家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峰之作。茅盾曾這樣評價它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4]
評劇《呼蘭河》
評劇《呼蘭河》拍戲曲電視劇
評劇《呼蘭河》的劇本曾獲得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5],戲曲電視劇《生死場》則融合了蕭紅小說原作和評劇《呼蘭河》、話劇《生死場》的精華。
電視劇《生死場》在保留經典唱段的基礎上,全部採用實景拍攝,採用影視對白方式,融進音樂、歌舞以及現代影視的表現手段,為的是吸引更多的觀眾。
視頻
呼蘭河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黑龍江】呼蘭河,黑龍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源出小興安嶺,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匯合後稱呼蘭河。,新浪微博,驢行world,2017-8-31
- ↑ [原創]黑龍江山脈河流,豆丁網
- ↑ 松花江支流污染加重 呼蘭河水質降至劣五類(圖),搜狐網,2003-07-11
- ↑ 中國蕭紅:《呼蘭河傳》,世界名著網
- ↑ 評劇《呼蘭河》在津將首場公演,東北網哈爾濱新聞網,200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