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世界聊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世界聊聊》是中國當代作家楊絳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走路、吃飯、坐車……無時無刻,不是手機相伴,刷微博、聊天,不亦樂乎。這是相當一部分年輕人的生活:粘於網絡上,囿於虛擬中。我也是網蟲,且大有沉溺網絡之勢。虛擬世界中的我,默聲不語,無視周遭;偶爾與旁人聊聊,卻忽覺難以融入,油然而生孤寂。也許,是時候離開網絡,與真實的世界聊聊了。

和大自然聊聊,叩問四季來時之路,揮別四時消逝之影。天空、星辰,啟迪遼闊的心智;飛鳥、流雲,放飛閒適的心情。花草、樹木,教自己靜寞地活出真我;流水、清澗,教自己低調地活得高潔。自然是位智者,與他聊聊,必能增進幾分睿智與豁然。

和一本書聊聊,驀然發現,緊盯屏幕的雙眼,已許久未親近書頁上的文字。這些散發着墨香的精靈,會引領思緒在字裡行間任意游移,恍然自己已是書中經歷悲歡離合的主人公,已是背包涉足天涯的旅行家,或是烹製心靈雞湯的思考者。

和一首歌聊聊,音符衝擊耳膜的瞬間,敲開了心門,碰觸了靈魂。懂音樂、惜音樂的人,會認其為摯友。從中,會與真實的自我相遇,讓快樂抑或傷感,在旋律中盡情流瀉。

和孩子聊聊,與他們一道,和一隻螞蟻逗趣,踢一塊石子向前,因一瓶果汁開懷,這純粹的快樂與輕易的自足,正是自己丟失許久的寶貝。

和年邁的親人聊聊,他們過往的記憶,有我們一度不知或忘卻的過去,那些調皮事、荒唐事、可樂事、幸福事,重新打撈、珍藏,匯成一生的美好;他們現在的情態,有我們將來的影子,讓我們更懂親情的可貴。老人如燈塔,照亮你我腳下的路。

和同事朋友聊聊,精靈古怪的人,會讓我們的思路跟着一起恣意飄忽;思維縝密的人,會讓我們的言辭跟着一起分條理晰。聊天會激發潛在的能量,平添閱歷、積聚人緣。

和運動場聊聊,會激起奔走跳躍的脈動;和小動物聊聊,會喚醒一顆溫潤的愛心;和陌生人聊聊,會發現人際原本沒那麼淒涼;和對手聊聊,會締造一個更加強大的自我;和黑夜聊聊,會感覺是在與摘下面具的自己對話,心中頓時一片明朗……

網絡,似乎讓我們擁有了整個世界,事實上已是和這個世界隔離。和真實的世界聊聊,才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才會讓生活更加豐富。如此,這個世界,也才真正屬於我們自己。[1]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作家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鍾書一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將飲茶》《幹校六記》;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其中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