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平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平縣廣東省河源市轄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河源市中北部、東江上游、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區。轄區面積228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總人口55.79萬人,轄17個鎮,縣政府駐陽明鎮。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時任左都御史王守仁率師平定浰頭起義,遂奏朝廷設和平縣治。經核准設立和平縣。古稱她是「聯絡閩廣,帶控龍南、安遠,要害之地」。和平縣是客家學開山鼻祖徐旭曾的故鄉、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的祖居地。中國最大四角樓古建築群——林寨古村 、全國首座抗日紀念碑——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位於和平。和平縣是粵贛高速公路、京九鐵路、京港高速鐵路南下入粵第一縣,是中國溫泉之鄉、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廣東省衛生縣城、廣東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境內設有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享受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優惠,是粵港澳大灣區向內地輻射的一個窗口。

中文名 和平縣

外文名 Heping County

別 名 陽明古郡、溫泉之都、鐘錶之城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河源市

面 積 2286 km²

下轄地區 17個鎮,245個村(居)委會

政府駐地 陽明鎮九子崗商務中心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環境

和平地處東經114°41′~115°16′,北緯24°05′~24°42′之間,總面積2286平方公里,略呈「桑葉形」,東西橫距53.5公里,南北縱距61公里。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上游,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地區。東連龍川縣,南鄰東源縣,西毗連平縣,北與江西省龍南市、定南縣接壤。

地形

和平縣境內九連山地勢較高,山巒疊翠,屬丘陵山區縣。西部、中部及西北部屬山區,北部、東部及東南部多丘陵。谷底沖積平原則零星分布於縣內各地。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最高峰風吹蝴蝶嶂海拔1272米,位於浰源國營黎明林場與連平縣交界處,最低點位於東水鎮成村村東江水下游江底,海拔72.2米。北部及西北部山地地勢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南部和東南部地勢較低,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帶。全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逐漸向東南傾斜 。

氣候

和平縣地處粵北九連山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季長、季風明顯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9.7℃,最冷月平均氣溫10.0℃,最熱月平均氣溫27.5℃,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6℃,極端最低氣溫-4.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17.1毫米,降雨集中期為2-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89%;年平均相對濕度80%,最小相對濕度10%;無霜期長,年平均無霜期308天;全年日照1666.3小時,日照百分率38%;年平均風速1.9米/秒,最多風向為NNE風;年平均蒸發量1479.8毫米;年雷暴日數73.2天。主要氣象災害有低溫陰雨、暴雨洪澇、乾旱、寒露風及低溫凍害等 。

水文

和平縣境內河道屬珠江大流域,縣內流域面積228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浰江1條,總長128.26千米;二級河魚潭江、和平水、定南水3條,共長111千米;三級河2條,總長53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浰江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浰源、熱水、合水、陽明、公白、彭寨、林寨、東水等鎮,長128.26千米,流域面積167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1.9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和平水、魚潭江水、油竹壩水、彭寨水、長塘水、定南水等。

自然資源

和平縣是廣東省重點林業縣之一,有森林面積73.33萬公頃,毛竹面積近2萬公頃,木材蓄積量290多萬立方米。植物種類有900多種,有珍稀植物桫欏及一些珍貴的中草藥材,是國家級山烏桕採種基地。現已發現礦產資源30多種。溫泉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的水電資源有7.5萬千瓦。主要特產有「萬家香」優質米、中華獼猴桃、香菇、柰李、椪柑、反季節蔬菜、茶葉、柿子等。該縣是華南優質稻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南端獼猴桃生產基地。和平縣境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崇山峻岭, 中部和東南部是丘陵地,其中間有峽谷平原。境內和平水、魚潭水匯入浰水,浰水於東水鎮匯入東江。域內有林地253.5萬畝,植物品種900餘種,森林覆蓋率71.8%;野生動物200多種。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7萬千瓦,可開發的有6.3萬千瓦;礦產資源有9類30多種,儲量萬千噸以上的有稀土、高嶺土、石灰石、黑曜岩等六七種;溫泉分布7鎮40多處 。和平縣礦產資源豐富,礦種較齊,經統計,全縣礦產分為9類24種。鋼鐵基本原料礦產有鐵礦;有色金屬礦產有銅、鉛鋅、鎳、鈷、金、銀、鎢;稀土金屬礦產有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放射性礦產有鈾礦;冶金輔助原料礦產有螢石礦、白雲岩;化工原料礦產有黃鐵礦、磷礦、鉀長石;燃料礦產有煤;建築材料有石灰石、花崗岩、硬砂岩等;其它非金屬礦產有水晶、陶瓷土、沸石岩、膨潤土、黑曜岩等。具有工業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產主要有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陶瓷土、螢石、白雲岩石灰石、膨潤土、黑曜岩、地下熱水、鈾礦等 。

經濟綜述

明正德十三年(1518)置縣前夕,「和平廣洞,良善數千家」。本縣經濟是農業自然經濟。其時,居民辛勤耕耘,開發了年收穫穀物千擔的「玉米窩」「千擔壩」,留下了陳跡。後因連年天災人禍,以致田園荒蕪,百業凋零。至崇禎十五年(1642),全縣有1994人(此為丁徭人口,百人口實數,下同)。清初,一些有遠見卓識的縣令,實行穩定賦稅和新增人口不加賦稅,以及鼓勵居民開山種糧、種豆;築路架橋,建倉(社倉)賑災;辦公院、興義學,培育人才等措施,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至康熙六十年(1721),全縣有丁口2252人;開發田地山塘3.0797萬畝;徵收賦稅額銀6359兩[1] 。隨後,經過雍正、乾隆(1723~1795)兩代至清代中葉,社會較為安定,大批客家人因戰亂、災荒或者官職遷調等原因繼續從閩、贛南遷至此定居開發。他們運用其科學文化和技術,發展農業、手工業生產,興辦商埠、當鋪,時土紙、陶瓷、釀酒等行業初具規模,縣城食鹽年成交量1萬擔(500噸)。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憂外患,落後挨打,社會動亂,縣無寧日,經濟發展緩慢。民國元年(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一定程序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縣人利用豐富的陶土、竹木資源,興辦陶瓷、竹木加工等手工業,時有工場、作坊數百家(戶),從業人員1000多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大埔、潮汕、興梅商人紛紛至此開店設鋪。惠州、廣州等地的鹽、魚、百貨、轉口洋貨等大量湧入;贛南地區的米、豆、土特產品等也流入本縣,或就地交換,或轉口外銷。時每年經和平進出的食鹽2.5萬擔,土紙5萬擔,大米2~3萬擔。於是和平成了南北交通要道和貨物的集散地。以東江上游的陽明、彭寨、東水、下車4個圩場為中心,全縣形成了大小圩鎮20個,集市28處,私商店鋪2000多間(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至民國24年(1935),全縣人口發展到17.6萬;開發土地面積19.0934萬畝;徵收賦稅6.1140萬銀元。

視頻

和平縣中隊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