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平豆腐最相宜(黃文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和平豆腐最相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和平豆腐最相宜》中國當代作家黃文山的散文。

作品欣賞

和平豆腐最相宜

我有豆腐情結,每到一地,就想品嘗當地的豆腐。應該說這個情結緣於上世紀80年代。那一年,我隨郭風先生到福建沙縣出差。因火車晚點,到站已是21時,賓館的餐廳當然早已收攤。接待我們的當地文聯的朋友遂建議就在車站附近的一家小餐館用晚餐。第一道菜上的就是沙縣的油煎豆腐。郭風先生品嘗後情不自禁地說了這樣一句話:任何一個地方的菜餚,說到底,還是豆腐最好吃

後來,在古田會址紀念館用晚餐,席間有一道紅燒豆腐,鮮嫩可口,大家讚不絕口。我想起郭風先生說過的話,心想,夫子之言,誠是哉。以後,豆腐吃得多了,發現各個地方的製作方法和味道其實並不相同。中國製作豆腐的方法相傳是西漢時淮南王劉安發明的。這位因陰謀叛亂而被逼自殺的封王不僅是一位文學家、思想家,寫過《離騷傳》,編撰過《淮南子》,而且還是一位美食家。他對中國飲食的貢獻,尤其是豆腐的發明,讓國人足足飽享了兩千多年的口福。

劉安雖然伏誅,但豆腐無罪,而且很快就走出淮南,遊走四方,直至海外。做豆腐乃至烹煮豆腐的方法經過何止千萬人手,自然也已千變萬化,各領風騷。然而,始終恪遵淮南豆腐古法的恐怕已然不多,邵武和平是一處。

和平,古稱禾坪。這裡地勢平坦,禾稻蕃熟,自古即是閩北要津,因而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先到坎頭村拜謁黃峭公祠。黃峭出生於和平的坎頭村,他少時即十分聰慧,及長更是文才武略,曾任後唐工部侍郎,52歲時棄官歸隱,回到故鄉,創辦了和平書院。峭公祠有副對聯:「常來而不拒,久間而不疏。」黃氏子孫,不論離別故土多久,也不論多少代多長日子沒有來往過,只要到了黃峭公祠,就是回到了家。至今,我仍能背誦黃峭公的《遣子詩》:「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振綱常。足離此境非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囑咐,晨昏需薦祖蒸嘗。漫雲富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峭公清醒地意識到「燕雀怡堂而殆,鷦鷯巢林而安」,他給自己的二十一個兒子每人一匹馬一套家譜一份資財,讓他們馳騁四方擇地安身。這在當時確實是非凡之舉。我最欣賞「足離此境非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正是這種胸襟和遠見,讓黃氏兒郎四海為家,苗裔綿延。至今海內外峭公子孫已達四千多萬。

[1]

作者簡介

黃文山,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