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昌大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昌大押
圖片來自pixnet

和昌大押位於香港灣仔莊士敦道60至66號,由4幢相連、設有長廊式陽臺的唐樓組成,樓高四層,分別建成於1888年至1900年代,土地由填海所得,建築物已有逾百年歷史。

介紹

年前逃過被拆卸重建的厄運,市區重建局於2007年耗資逾1,500萬港元復修完成保育及翻新工程,改成售賣傳統食品和古玩的高級生活用品店,樓上3層則改裝成高級英式酒吧及餐廳 The Pawn。物業權現由市建局與嘉華國際集團共同擁有。[1]

建築特色

和昌大押由四層高窄長形的樓宇連成一排,面向莊士敦道,是現時少數留存的四幢相連陽臺長廊式樓宇,座落於1887年前填海所得的土地上,面積約為450至700平方呎,建築物以木為基本結構,牆由磚砌成,地板由木鋪成,設有窗遮擋的露台,是當時盛行的商業樓宇,樓底高,設有採光井,通往陽臺處裝有法式大窗,面向莊士敦道處設有陽臺長廊。

樓宇沒有廁所設施需由專人收集排洩物,而行人路為露台底覆蓋。沒有電梯、地下曾經用作家庭式商鋪,樓上為住宅,曾於1948年翻新。結合中西建築特色,此種建築風格於19世紀在香港甚為常見。過去這類中式樓宇多數由華人居住,故在香港常被稱為「唐樓」。

歷史

莊士敦道66號「和昌大押」的原主人為裕泰興創辦人香港當舖大王羅肇唐,64號由「余氏宗親會」於1966年購入,地舖為「均記」雀鳥店。62號地舖是售賣洋貨的「永興百貨商店」,其後轉為平價服裝店「香港時裝」;而二樓一度為「淑女髮廊」佔用。60號A地舖初時為「東區美容院」,結業後亦改成平價衣物店。

2003年,和昌大押連同船街18號的一幢戰前商住樓宇由市區重建局以2,500多萬元購入,和昌大押作為文物保護項目,船街18號則重建住宅,市區重建局統稱為「莊士敦道項目」。

  • 曾於和昌大押唐樓經營的商鋪(由左至右):
    • 莊士敦道66號:和昌大押
    • 莊士敦道64號:小美容電髮廳(打通62號)、俊昌鞋帽商店、余氏宗親會、均記雀鳥店
    • 莊士敦道62號:小美容電髮廳(打通64號)、永興百貨商店,香港時裝
    • 莊士敦道60號:東區美容院、永城行

押舖

「和昌大押」整個項目的命名源於莊士敦道66號的押舖,惟原本經營的舖位於活化更新期間遷移至對面的大王東街。2020年11月3日起,和昌大押指由於租約期滿,已經搬遷至銅鑼灣登龍街51號地下繼續營業,接手該處原有的「和豐大押」,並保留及更新三面霓虹燈招牌

更新後面貌

和昌大押旁邊的船街18號由嘉華國際集團市區重建局共同發展成為商住發展項目嘉薈軒(J Residence),住宅部分提供381個單位。至於莊士敦道60-66號的商舖是稱為「J Senses」的一部分,整列地舖(包括和昌大押原址)經復修後打造為一間獨特的生活概念品牌店,並設有傳統特色食肆、新時代家居用品陳列館;而1樓及2樓被打造成一間高級英國菜主題餐廳 The Pawn。

參考文獻

  1. 莊士敦道項目(嘉薈軒) Template:Wayback市區重建局 - 莊士敦道項目 更新日期 : 20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