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氏獻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氏獻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1]

譯文

楚國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拿去獻給楚國國君厲王。厲王叫玉匠鑑別。玉匠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呀!」厲王認為卞和是個騙子,把卞和的左腳砍掉了。

楚厲王死了以後,武王當了楚國的國君。卞和又捧着那塊璞玉獻給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鑑定。玉匠又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呀!」武王也認為卞和是個騙子,又把卞和的右腳砍掉了。

武王死了以後,文王繼承了王位。卞和於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腳下痛哭了幾天幾夜,眼淚哭幹了,連血也哭出來了。文王聽到這事,便派人去問卞和,說:「天下被砍掉雙腳的人多得很,為什麼唯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呢?」

卞和回答說:「我並不是傷心自己的腳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寶玉竟被說成普通的石頭,忠誠的好人被當成騙子,這才是我最傷心的原因啊。」

文王便叫玉匠認真加工琢磨這塊璞玉,果然發現這是一塊稀世的寶玉,於是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1.璞:含玉的石頭或未經雕琢的玉。 2.誑:欺騙。 3.刖:砍去腳。古代的一種酷刑。先秦法初犯砍左腳,因左腳不為主要用力者。再犯,砍右腳。刑後做閽人,看大門。 4.薨:古時諸侯死叫薨。 5.奚:何,為什麼。 6.理:去掉玉外層的石質。 7和氏: 人名。玉璞:玉含在石中未經剖開理治的稱為「璞」。 8楚山:即荊山,在今湖北省南漳縣西。 9厲王:據《史記·楚世家》記載,並無厲王其人,此處有誤。 10玉人:治玉的工匠。相:省視、察看,此處指鑑定。 11 泣:譯作「淚」。 12子:你。 13 題:名,叫。 14貞士:精誠的人。 15遂:於是,就 16相:鑑別。 17使:讓。 18及:等到。 19乃:於是。 20得:得到。

說明

這個寓言故事中,以和氏喻法術之士,以玉璞喻法術,以玉人喻群臣士民,以刖足喻法術之士的不幸遭遇,從中可知韓非的原意是以和氏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能為他的國君所採納,反而受到排斥,對此,他是很痛惜的。但是,從這故事中,也還可以領悟到更深一層的寓意,那就是:玉匠應積玉;國君要知人;獻寶者要準備為寶而作出犧牲。

這個故事意在說明的道理是:和氏璧,開始被埋沒,其價值世人不認可,到後來人們才為之驚嘆。揭露世風的敗壞,對世人不良思想行為進行了嘲諷。

對於真理應該敢于堅持,總會得到承認。

領導者應該善於發現人才,不應該不經過分析就胡亂做決定。[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