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共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諧共存,分裂滅亡,主意既定,假意要為師父舒通筋骨,出其不備,把師父的右腿「咔嚓!」一聲,活生生地折成兩段。小徒弟看到自己的精心傑作,也不管師父的傷痛,得意洋洋歡笑雀躍,腦際浮現出大師兄氣憤、着急、無奈,頓首搥足、氣急敗壞的模樣,小徒弟嘴邊的笑意更深了
原文
本則譬喻故事記載在佛教的《百喻經》,兩位沙彌的意氣用事,為爭執而爭執,不能以隨喜讚嘆的心,來接受對方的成就,最後受到災殃傷害的還是師父。綜觀我們的家庭、服務團體、社會,乃至國家,如果每個家族成員、社會分子、國民百姓,彼此失去理性包容,為抗爭而抗爭,將來受害者,不正是養我們、教我們的國家社會嗎?和諧才能共存,分裂必定滅亡。
有一個師父門下收了二個剃度的小沙彌,兩個人都很在意師父的青睞,彼此誰也不服氣誰。這位師父害有嚴重的腿病,兩條腿隨着天氣的陰霾晴朗變化,而迅速準確地反應發作。為了治好多年沉疴的風濕症,每夜睡覺前,師父就召喚兩位小沙彌輪流來按摩雙腿,他叫大徒弟按摩右腿,叫小徒弟按摩左腿。
過了一段日子,有一天,輪到大徒弟按摩右腿的時候,大徒弟正在用心地揉、壓、揑、搥、敲、打,師父突然開口說:
「唉!瞧你長得這麼個大塊頭,粗手粗腳地把我抓得好痛,一點也比不上你的小師弟,力道用得恰到好處,既不痛也不癢,你應該感到慚愧喲,好好向你師弟請教,見賢思齊,不恥下問,你才會進步。」
大徒弟被師父一盆冷水兜頭潑下,肚內百味雜陳,心想:哼!都是小師弟工於心計,在師父面前拍馬屁,撥弄是非,有朝一日一定要還以顏色,湔雪羞辱之恥。師父在大徒弟面前誇獎小徒弟的靈巧,在小徒弟面前也同樣讚嘆大徒弟的細心,輪到小徒弟按摩左腿時,師父也說了:
「小沙彌,你不可以輕心慢心喔!學學你師兄的細膩體貼,他每天按摩我的腿子時,一點也不打馬虎眼,那像你隔靴搔癢,一點也不着力痛快。」
師父是一番用心,拈來「現前一段西來意」,以教育弟子,但是小徒弟也憤憤不平:哼!一定是大師兄在師父面前破壞我的形象,害我挨了師父的教訓,有一天勢必讓你後悔莫及。師父在大徒弟面前誇讚小徒弟的好處,在小徒弟面前稱揚大徒弟的優點,在師父是以佛眼視眾生,人人都是聖賢,應該效仿尊重,但是兩位弟子卻懷凡夫心態,各有心結,彼此嫉妒猜疑。
有一天,有一家信徒的父親舉行八十大壽的慶生法會,師父就派大徒弟前往誦經祝禱。小徒弟看到師兄去施主家祈福消災,拍掌歡喜,好極了!報復的機會來了,平常任你如何對師父諂媚殷勤,今天趁你不在家,把你按摩的右腿打斷,沒有腿子可以按摩了,看你又如何鼓動不爛的三寸長舌,贏得師父的專寵喜愛。
主意既定,假意要為師父舒通筋骨,出其不備,把師父的右腿「咔嚓!」一聲,活生生地折成兩段。小徒弟看到自己的精心傑作,也不管師父的傷痛,得意洋洋歡笑雀躍,腦際浮現出大師兄氣憤、着急、無奈,頓首搥足、氣急敗壞的模樣,小徒弟嘴邊的笑意更深了。
大徒弟誦完經,趕回寺院向師父消假請安,一看他負責按摩的右腿,折成兩截癱瘓在地上,不由怒火中生,氣憤填膺,哼!一定是小師弟搞的把戲,我也把你按摩的左腿折斷,讓你也沒有腿子可以按摩。大徒弟以牙還牙,也把師父的左腿打斷了,師父失去了寶貴的雙腿。[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