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哀戚拼音為āi qī,漢語詞彙,釋義是悲痛傷感;哀痛;出自《孝經·喪親》、《漢書·王商傳》等。[1]
拼音
āi qī
引證詳解
悲痛傷感。哀痛。 《孝經·喪親》:「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漢·應劭《漢書·王商傳》:「[商]居喪哀慽。」
《風俗通·愆禮·公車徵士汝南夏甫》:「祖載崩隧,又不能送,遠於哀戚者矣。」
宋·何薳《春渚紀聞·叔夜有道之士》:「夫哀戚之心存於中,則弦手犂然而不諧,此理之必然者。」
《元典章·禮部三·禁治居喪飲宴》:「父母之喪,至於哀戚。」
明·高明《琵琶記·一門旌獎》:「從別後倍哀戚,況家中音信稀。」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狎昵群小,飲酒食肉,全無哀戚之心。」
《孝經·喪親》:「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邢昺疏:「言親生則孝子事之盡於愛敬,親死則孝子事之盡於哀戚。」
近義詞
哀思;憂愁
反義詞
歡樂
同義詞
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