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英語: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又譯為《頑童流浪記》,是一部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兒童文學作品,為美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作品。

故事內容

時間

約為1835年到1845年(當第一艘蒸汽機船下河時)。

地點

密蘇里州聖彼得堡。瀕臨密西西比河。

背景

除了勞資矛盾,教會虛偽詭詐,人民不堪其苦之外,最嚴重的問題是蓄奴制和種族歧視,它在南部各州普遍猖獗。作者對這一切不合理的現象,對受迫害的廣大黑人群眾旗幟鮮明地予以熱烈的同情和支持。

人物: 哈克

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他活潑愛好自由生活,但因為長期受到種族主義反動說教和社會風氣的影響,歧視吉姆(黑人奴隸),捉弄過他。但經過與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他最終戰勝自己,決心幫助吉姆獲得自由。

人物: 吉姆

是個忠厚能幹的黑人,但他依然避免不了被任意販賣的厄運,他的不幸命運是廣大黑奴悲苦人生的真實寫照。值得肯定的是,他不再像哈里葉特·斯托筆下的湯姆叔叔那樣,面對迫害逆來順受,而是採取了出逃的對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要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

開場

哈克貝利·芬和他的好友湯姆·索亞在較早的冒險中獲得印地安喬藏在山洞裡的一筆財物(記錄在《湯姆歷險記》中)。而在這篇故事裡,哈克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之後發生的事。[1]

一開始他被安置、生活在寡婦道格拉斯和嚴厲的華珊小姐的教導之下——教他過「文明」生活。但哈克受不了每天必須穿著整齊乾淨的衣服、依照禮儀用餐以及上教堂聽冗長的布道。這一切讓他非常不自在。湯姆則在一天晚上幫助哈克躲過華岑小姐的黑奴吉姆的視線,加入了湯姆的孩子幫。孩子幫自稱「大盜」。當幫派生活也讓哈克厭煩的時候,這時他那嗜酒成性的爸爸前來找他,威脅他交出那筆錢。知道爸爸只會將錢用在喝酒上,哈克成功地藏匿了自己的寶藏;然而,爸爸依然帶走了哈克,離開了鎮子。

父子倆在伊利諾州的河畔森林裡的一間破爛木屋裡一同生活。父親經常在發酒瘋時毒打他,後來哈克終於受不了,使出詐死之計離開父親。他在密西西比河傑克遜島上,逍遙度日。哈克遇見了華珊小姐的黑奴吉姆。吉姆偷聽了華珊小姐打算把他賣到「河的下游」去(可能是更加兇殘的奴隸主),就偷跑了出來。吉姆計劃到伊利諾州的開羅鎮,該地區是反對蓄養黑奴的自由州,這樣他可以在日後花錢把他的家人贖出來。

起初,哈克對此倍感糾結,但倆人在迷信問題上有了共同語言,便產生了感情。哈克與吉姆成為了好友,後者則成為了他的監護人。河水上漲泛濫,房子被水沖了起來,倆人登上了木筏。哈克和吉姆進入房子,希望找到什麼東西,可是吉姆卻發現了一具赤裸的男性屍體,背後中槍。吉姆遂即遮住了哈克的眼睛。

來到鎮上,哈克喬裝成了小姑娘,進入了朱迪思·洛夫特斯的家中,後者則是新搬來的人。哈克得知人們認為自己被謀殺了,爸爸和吉姆成了嫌犯。人們因吉姆逃跑而貼出了懸賞告示,並派人出去追蹤。朱迪思夫人感到十分懷疑,認為哈克不是女孩,並在一系列測試後將其證明。雖然哈克的偽裝被揭穿,但是朱迪思夫人依然讓他安然離開,沒有意識到他就是那個「被謀殺」了的孩子。哈克回頭告訴吉姆這些新聞,以及搜尋隊會在當晚前往傑克遜島的事情,倆人急匆匆地登上木筏離開。

途中,哈克和吉姆遇見了一艘擱淺的蒸汽機船。搜索一番後,他們聽到了兩個賊人討論如何謀殺第三人,於是在他們發現之前逃離出去。之後,他們被大霧阻斷,導致吉姆十分焦急。當他們再次相遇時,哈克糊弄吉姆,使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在做夢而已。吉姆沒有被騙多久,但感到十分痛心。哈克對此感到羞愧,向吉姆道歉,但在內心中又因自己向黑人低頭而倍感糾結。

哈克和吉姆的木筏撞上了蒸汽機船,斷成了兩半。哈克被肯塔基州的格蘭傑福德家人救起。格蘭傑福德是個貴族家庭。巴克·格蘭傑福德是個與哈克年齡相仿的男孩,倆人成為了朋友。哈克從中得知格蘭傑福德家與謝弗遜家有長達30年的血腥世仇。奇怪的是,兩家都去同一所教堂,在其中和平禱告。雖然教堂天天布道,要彼此像兄弟般友愛,但兩家都帶著火器。當巴克的大姐姐蘇菲亞與謝弗遜家的一員私奔後,世仇被激化。結果是格蘭傑福德這邊的所有男性全部被槍殺。哈克目睹了巴克的慘死,但拒絕加以描述。當哈克與吉姆再次相會時,他倍感解脫,後者則修好了木筏。

隨後,哈克和吉姆遇到了兩名自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儲君(自稱國王)和畢爾治華特公爵的老騙子,硬是強迫哈克服侍他們,並在一路上所經的村鎮中行騙,最後哈克良心過意不去,打算和吉姆一起逃離他們,但吉姆卻早已被「國王」出賣了。一路打聽吉姆下落的哈克來到名為莎莉的婦人家,得知這位莎莉便是湯姆的波莉阿姨的親姊妹,同時得知吉姆被村民們囚禁起來了,這時碰巧湯姆來到莎莉阿姨家作客,哈克和湯姆因為某種誤會,索性將錯就錯,各自喬裝成湯姆和湯姆的弟弟席德以哄騙莎莉阿姨。另一方面在湯姆的精心策劃下,開始了一連串「拯救」吉姆的行動,兩人想出許多花招,刻意將簡單的救援行動複雜化,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湯姆與生俱來的冒險天性。最後吉姆被成功「救」出來,並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而吉姆也告訴哈克,之前二人遇到漂在水中的小木屋中男性屍體,其實是哈克的爸爸,哈克也不必擔心寶藏會被搶走了。

內涵

《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探究了種族和身份問題。就吉姆而言,這個角色明顯複雜。有的學者指出,吉姆心地善良、道德高尚、不太聰明,另一些學者則批評小說持種族主義立場,使用了大量「黑鬼」,並富有成見地調侃了吉姆的迷信和無知。

哈克不但在旅途中面對諸多挑戰,而且必須與十九世紀的社會氛圍打交道,後者迫使他帶著有色眼鏡看吉姆。在整個故事中,哈克都在與自己所習得的社會價值觀做道義上的掙扎,以至於他無法在意識上批駁這些觀點;哈克根據自己與吉姆的友誼和人道做出道德判斷,而這些與他所習得的觀點截然相反。[2]

馬克·吐溫在自己的演講中提出「比起訓練不良的意識來說,一個健全的心智是更優秀的嚮導」,並稱小說是「...我的作品,健全的心智和扭曲的意識上相互碰撞,意識被打敗了」。

將社會虛偽放在聚光燈下,需要在道貌岸然的倫理系統中駁斥奴隸制。吐溫筆下的父親將兒子當奴隸用,把兒子關起來,毆打他。當哈克逃跑時——誰都會認為這麼做是正確的——他立即遇見了吉姆,後者用「非法」的方式作出了同樣的事情。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年)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國作家、演說家。是美國文學史上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家,自幼成長於密西西比河畔,以水手的行話「馬克·吐溫」為筆名發表作品。[3]

馬克·吐溫的作品以諷刺見長,他不僅尖銳地諷刺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還嘲笑歐洲封建殘餘與宗教愚昧。他的幽默、獨特的文字表述是對美國文學的貢獻。

對文學界的影響

海明威曾說:「全部美國現代文學,源於馬克·吐溫寫的一本書《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這是我們所有的書中最好的一本,在它之後,沒有一本書能和它相比。[4]

馬克·吐溫最初意圖是將故事當做《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的續集,並打算把哈克一直寫到成年為止。

寫了沒幾頁後,吐溫將作品的題目改為《哈克貝利·芬的自傳》。繼續寫了幾年,吐溫放棄了這個打算。隨著故事深入變得困難,吐溫似乎也失去了寫作的興趣,乾脆把手稿擱置在了一邊。馬克·吐溫在哈德遜河旅行後,重新提筆,繼續寫作。作品終於完成,並擁有了一個與上部相併列的題目《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對小說的需求擴張到了美國以外的地方。《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在1884年10月10日在加拿大和英國出版,並於1885年2月18日在美國出版。1885年,布法羅公共圖書館長詹姆斯·格魯克(James Fraser Gluck)向吐溫索要原稿,希望對方可以贈給圖書館。吐溫同意捐獻,但事後發現印刷工將其中一半的稿件裝錯了。

1885年,小說出版對文學氛圍的影響而言,亨利·史密斯(Henry Nash Smith)寫道馬克·吐溫已經出版了許多其它作品,是個出了名的「專業幽默家」。史密斯認為對小說而言,「脫掉十九世紀頹廢的浪漫主義是必要的行動」,《哈克貝利·芬歷險記》不但展示出「之前難以達到的想像力,而且使用了當地俗語,為二十世紀美國散文和詩歌提供了新的愉悅和能量源泉。」

與中國有著深深的淵源

這位從未踏上過中國土地的美國作家,其實與中國也有著非常深的淵源。

早在晚清時期,他的作品便被引進中國,他是繼詩人朗費羅和《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之後,第三位被介紹進中國的美國作家。

魯迅曾對其幽默風格和針砭時弊的精神大加讚賞,稱「他的成了幽默家,是為了生活」。而茅盾老舍等人同樣對其有過高度評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