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第三幕 第三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哈姆雷特·第三幕 第三景出自於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故事取材於12世紀的《丹麥史》,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紀之間英國 的社會生活,從宮廷到家庭、從軍士守衛到人民造反、從深閨到墓地、從劇場到比武場,廣闊的社會背景,構成主人公的典型環境。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着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1]
第三景:宮中
[國王、羅生克蘭、與蓋登思鄧入。]
王:朕不喜歡他之模樣;坐視他之瘋態也不安全;
所以,你們要有準備;朕將命令他立即隨你們一起赴往英格蘭。
朕不能讓他所帶來之威脅繼續坐大。
蓋:在下自會準備。
無數庶民既食宿於陛下,
維護吾邦萬民生計乃吾等之神聖職責也!
羅:任何有生之物都會按本能的去全力自保,
關鍵萬民福利之國君更應如此。
君王之歿,通常不只是個人之滅亡,
它卻好似個龐大的旋渦,能殃及百性,能把他們並同捲入。
這就好像高山頂上之一巨輪,輪輻上懸掛著無數的小物件;
當此巨輪轟然的滾下山時,那些小物件也將同歸於盡。
因此,國君從來不獨自嘆息;
當他如此時,全國也將一併的與其呻吟。
王:你們就準備立刻啟程罷。
我們應早點把那正逍遙於外之威脅禁錮起來。
羅:我們會儘快行動。
[羅與蓋出]
[波隆尼爾入]
波:主公,他現在正在往他母后寢室那兒去,
我可躲在帳幕後偷聽他們之交談,
我想她一定會把此事追究到底的。
就如您之明智說法,讓第三者來聽此會談是沒錯的,
因為母親總會偏護兒子。
再會,主公,我會在您就寢之前回來報告我所發現。
王:謝謝你,賢卿。
[波隆尼爾出]
啊,我的罪行之惡臭,已貫沖雲霄。
它負帶著元古最初之詛咒(注1):一樁殺害兄弟之暴行。
我無法祈禱,雖然我真心的想如此去做;
我的強烈罪惡感已擊潰了此心愿,
就如一人面臨兩方抉擇而猶豫,不知應先去做那個較好,
而忽略了雙方。
倘若我這可憎的雙手已沾滿了厚厚的一層弟兄之鮮血,那麼,
難道那甜美的天堂里就無足夠的甘霖能夠把它洗得雪白?
難道老天的慈悲不是用來寬恕人之罪惡?
也難道人們祈禱並不是為了它的雙重力量:
防止世人陷於罪惡,並赦免已犯之罪人?
我可向天堂仰望,
我的罪行既犯,那我應如何的去祈禱才能獲得赦免?
『請求赦免我狠毒之殺人罪』嗎?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現在仍擁有著我殺人之所得:
我的皇冠、我的地位、與我的皇后。
假如一罪人仍擁有著他犯罪所得之贓物,那他還能被赦免嗎?
在這腐敗的世界裡,一個富有的犯人往往能用不名之財來賄賂官方,
獲得寬赦。在天堂里可是不能這樣的,因為那裡無貪污這回事;
在那裡,僅有真相才是事實。到那時,我們將被迫為我們的一切過失作證,
那怎麼辦?我還能有什麼別的選擇呢?
試試懺悔的力量罷--有何事不能用懺悔來化解呢?
但是對一個無法懺悔之人來說,它又有何用?
唉,這真是個糟糕的情況!啊,我的心黑如死!
我的靈魂已被綁縛,它愈掙扎,被綁縛的愈緊。
救我呀,天使們,請盡您們的力量!
屈跪罷,我這頑固的雙膝;
讓我這鐵石心腸柔軟得如新生嬰兒之肌膚。
我還是有希望獲得善果的。
[國王開始跪禱]
[哈姆雷特入]
哈:現在容易動手了,當他在祈禱時;我現在就下手殺了他...
[拔出佩劍]
...然後他就直接上天堂;這就算是復了仇?這還需三思:
一個惡徒殺了我的父親,
而我--父親的獨子--卻保送此惡徒登上天堂(注2);
什麼,這等於是成全了他;這不算是復仇。
他在我父親未經悔過、罪惡貫盈時把他殺害;
上帝對他的這筆賬此時是如何的看法,除了神之外,有誰曉得?
依凡人之推理,這應算是個重罪;但是,
假如我正當他在懺悔時把他殺死,
那他為此旅程已作了充份的準備工作;
我能算是復了仇嗎?不!
回鞘去罷,寶劍呀,讓我尋個更好的機會:
當他爛醉如泥、大發雷挺、淫榻尋歡、賭博瀆神、
或做其他毫無拯救可言之事時,那時我再顛他於我的足下,
教他雙腳朝天,一條地獄般黑惡之靈魂直歸陰曹府。
我的母親正在等候我,
這就算是你的救命符罷;
讓你暫延你的狗命!
[出]
王:[站起]我的禱言已在飛升,
但我的心志仍留滯於地。
無心之禱,永遠無法升天。
[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者註:
(1).聖經里亞當與夏娃之長子該隱(Cain)殺害其弟亞伯(Abel)
後被放逐流浪,此為元古之第一詛咒。
(2).人在死前若懺悔,靈魂可直上天堂。[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