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
來自景點玩樂的圖片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

中文名稱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

地理位置 :哈爾濱

著名景點 :冰燈

美 稱 :永不重複的童話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哈爾濱是中國冰雪藝術的搖籃。哈爾濱冰燈遊園會創辦於1963年,每年冬天在兆麟公園舉行,占地面積6.5公頃,用冰量約2000立方米,冰景作品1500餘件左右,哈爾濱冰燈遊園會是目前世界上形成時間最早,規模最大,並已成為地方傳統項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燈藝術展。在哈爾濱兆麟公園舉辦的一年一屆的冰燈遊園會,每年從1月5日開始,一直延續到2月末。哈爾濱的藝術家們用松花江原生冰進行創作,雕塑出千姿百態的冰雕藝術作品,再輔以現代科技手段,便構成了獨具北國特色的冰燈藝術。在占地6萬多平方米的場地上,展出千餘個景點,在藝術家和能工巧匠手下,松花江上取來的天然冰變成了一件靈氣活現的精美藝術品,變成了冰奇燈巧、玉砌銀鑲的冰的世界、燈的海洋。冰燈藝術年年有新變化,被人們稱為"永不重複的童話"。從1985年開始,在冰燈遊園會期間舉辦的每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上,遊客不僅可以參加冰燈遊園會,觀賞各種冰雕藝術,而且還可以參加松花江冰上世界的體育活動,坐冰帆、打冰猴、溜冰、觀看冬泳比賽和冰上婚禮,參加冰雪節文藝晚會等活動。以"冰釋華夏文化看古今,燈結中俄友好話未來"為主題的本屆冰燈遊園會,還加大了群眾參與性,除延承過去的幾大國際、國內賽事外,舉辦首屆冰雕藝術大師邀請賽、冰雪書畫展覽和冰版畫創作,並特設冰雕表演區,遊客可自己動手製作冰燈,哈爾濱冰燈遊園會自1963年創辦迄今,已在兆麟公園成功舉辦了31屆,2006年兆麟公園迎來了建園百年誕辰。[1]

基本簡介

在哈爾濱兆麟公園舉辦的一年一屆的冰燈遊園會,每年從1月5日開始,一直延續到2月末。在占地6萬多平方米的場地上,展出千餘個景點,冰燈藝術年年有新變化,被人們稱為「永不重複的童話」。從1985年開始,在冰燈遊園會期間舉辦的每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上,遊客不僅可以參加冰燈遊園會,觀賞各種冰雕藝術,而且還可以參加松花江冰上世界的體育活動,坐冰帆、打冰猴、溜冰、觀看冬泳比賽和冰上婚禮,參加冰雪節文藝晚會等活動。哈爾濱冰燈遊園會自1963年創辦迄今,已在兆麟公園成功舉辦了31屆,2006年兆麟公園將迎來建園百年誕辰。

燈會簡介

哈爾濱的藝術家們用松花江原生冰進行創作,再輔以現代科技手段,便構成了獨具北國特色的冰燈藝術。從1985年開始,在冰燈遊園會期間舉辦的每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上,遊客不僅可以參加冰燈遊園會,觀賞各種冰雕藝術,而且還可以參加松花江冰上世界的體育活動,坐冰帆、打冰猴、溜冰、觀看冬泳比賽和冰上婚禮,參加冰雪節文藝晚會等活動。

發展歷史

1963年2月7日,是哈爾濱市第一屆冰燈遊園會開幕。哈爾濱每年冬天舉辦的冰燈遊園會,吸引了國內外百萬遊客紛至沓來,是世界上形成最早、持續最長、規模最大、遊人最多、影響最大的大型露天冰燈藝術展,成為哈爾濱乃至中國的一張亮麗耀眼的名片。哈爾濱的冬天冰天雪地。上世紀60年代初以前,哈爾濱老百姓已習慣長期待在家裡不出門,東北人稱為「貓冬」,公園沒人去,成了「半年閒」。1962年初冬,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兼哈爾濱市委第一書記的任仲夷到廣州市參加全國工業工作會議。會議從11月19日開始,重點解決如何振興工業改善人民生活問題。此時國家仍處於經濟困難時期,群眾精神生活也極其單調,而哈爾濱人的「貓冬」則使得本就一片蕭瑟的市面更顯冷清萎靡。1963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八。這一天,任仲夷和市長呂其恩到香坊區檢查工作,視察了一個新辦的自由市場(即農貿市場)。當走出自由市場時,任仲夷驀然發現,路邊一戶居民家門前有一點微弱的亮光,走近一看,原來是個老太太蹲在路邊,面前擺放着個用「餵得羅兒」(上粗下細的水桶)製成的空心冰坨,中間插了根點燃的蠟燭,成了一盞冰燈。這種土製冰燈,歷史上叫「窮棒子燈」,是過去松花江流域一帶農夫或漁民的一種簡易省錢的照明方法。他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餵馬或捕魚時,用木桶盛水凍成冰罩,將油燈或蠟燭放入其間,以防被風吹滅。後來,有些窮人在新春佳節或上元之夜買不起燈籠但又不甘寂寞,就做了這種冰凍燈籠罩擺在自家門前尋樂,而富人則對它不屑一顧。2月3日,任仲夷在他家裡,召集主管副市長張屏和市建設局副局長劉作田等有關領導,舉行了一個非正式的小型現場工作會。任仲夷斬釘截鐵地下達動員令:「我們一定要把冰燈遊園會搞成功,叫老百姓不貓冬,把群眾的勁兒鼓起來,讓哈爾濱的冬天不再寂寞!」

冰燈精神

在任仲夷家召開現場工作會後,市園林處馬上調集了所屬13個部門的800多名職工進駐兆麟公園,劉作田坐鎮指揮,用自來水凍製冰燈。職工們忙到深夜十一二點鐘才吃晚飯,飯後也不休息,困了就打個盹兒再干。經過晝夜苦戰,終於造出了上千盞冰燈。他們將冰燈扣在山坡上,擺在牆垛上或掛在樹枝上,安上電燈泡或點燃蠟燭,有的還用初春柳樹枝生出的「毛毛狗」點綴。市食品公司冷庫用菊花、活魚等凍制出30多朵冰花。一群正在放寒假的哈爾濱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生聞訊趕來,用天然雪塑造出一隻大象。職工們還凍出一條冰道,做了一些小爬犁,供孩子遊園玩耍。整個冰燈遊園會從提出設想到完成布展,前後只用了4天時間,創造出一個奇蹟,後來人們把這種精神稱為「冰燈精神」。

第一屆冰燈遊園會

正月十四那天晚上,哈爾濱市第一屆冰燈遊園會在兆麟公園拉開了帷幕。消息傳出,全城轟動,一時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第一個晚上就湧進近5萬人,連盲人也進場用手摸「看」冰燈。門票大人5分錢,小孩3分錢,人人買了票就急着入園先睹為快。後來幾天,潮水般的人群險些把兆麟公園的大門擠破,守門人員根本無法收門票,只好打開大門,任人湧入。原定展期3天,遊人太多,又延期3天,6天裡共接待遊人25萬之多,占哈爾濱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貓冬」的人們終於走出家門了,冬天的公園也結束了「半年閒」局面。1963年2月7日這一天,鐵定應該載入中國冰燈發展的史冊,它是我國第一次出現有組織的冰燈遊園活動,開創了現代冰雪文化史的先河。

第二屆冰燈遊園會

自1963年哈爾濱冰燈遊園會一發而不可收拾。1964年1月15日開幕的第二屆冰燈遊園會首次全部採用電燈光源,首次採用松花江天然冰來製作冰燈,首次解決了用天然冰屋蓋樓和用冰雕鏤出人像和動物,雕成了小姊妹、金馬駒等冰雕,塑出了老壽星、小孩騎象等雪塑,出現了第一座8米高的冰塔,第一座12米長的冰橋,第一件4米高的室外大型冰雕工農兵人物群像,第一個20米高的冰瀑布珠穆朗瑪峰,譜寫下我國現代冰燈藝術新篇章。

第三屆冰燈遊園會

1964年底,正當第三屆冰燈遊園會熱火朝天地施工之時,有記者寫了一篇調查報告說這是「勞民傷財」,於是黑龍江省監察廳派來了調查組。任仲夷和呂其恩據理力爭:我們搞冰燈,主要是發動廣大工人和青年義務勞動搞出來的,花錢很少,根本沒賠錢。任仲夷理直氣壯地說:「莫說不賠錢,就是賠幾個錢也應該干!這是我們園林工作的方向。」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知道後說:「哈爾濱搞冰燈,對反映大好的經濟形勢、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都大有好處。不然,有什麼力量能將200萬人動員出來?哈爾濱冰燈今後要繼續搞下去。」調查組只好撤走,冰燈遊園會得以再發光彩。[2]

改名冰燈藝術遊園會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哈爾濱冰燈重新點亮,1979年恢復舉辦第五屆冰燈遊園會,此後每年一屆,再沒中斷。到2009年第35屆哈爾濱冰燈遊園會,改稱冰燈藝術遊園會。

37屆冰燈遊園會

2010年12月30日,第37屆中國·哈爾濱冰燈遊園會在哈爾濱市兆麟公園開園迎客。此哈爾濱冰燈遊園會開園(4張)屆冰燈遊園會推出盛事凱旋、歷史博覽、冰雪情韻、秀美江南和冰情雪韻等十大景區,用冰、用雪量達到3萬立方米。園區以彩冰、冰花及LED燈效等多種形式結合,為中外賓客打造出一個內容豐富的冰雪藝術世界。2010年12月30日晚17時30分,第37屆中國·哈爾濱冰燈藝術遊園會盛裝開園。約有5萬多中外遊人在此感受藝術的視覺震撼,遊人們爭相與冰雕作品合影,很多外國遊人在世博冰景前駐足品味,連連稱讚「哈爾濱的冰燈」。本屆冰燈遊園會以「再現冰燈藝術經典·演繹冰雪多彩華章」為主題,充分利用兆麟公園環境特點巧妙布局,結合聲光電動、高新技術與綠色低碳等藝術表現形式,規劃設計了「盛世凱旋、歷史博覽、卡通樂園、冰上圓舞、銀龍盤舞、流光溢彩、世博之光、冰情雪韻、秀美江南、冰雪競技」十大景區。18時,從公園西門傳來一陣優雅的鋼琴曲,一座由LED燈製作的「燈雕鋼琴」自動演奏起了鋼琴曲。遊園會上,遊人玩起了冰上碰碰車、雪地摩托車,喜歡科幻的小朋友則是聚集在夢幻小屋中,走「斜坡屋」、穿「時光隧道」,歡呼聲、尖叫聲此起彼伏,響徹在夜空中。來自雲南的遊客孫宇一手拿着攝像機,一手舉着糖葫蘆,興奮地對記者說:「太神奇了,我要記錄下來,讓家人看看美麗的哈爾濱冰燈。」

本屆冰燈遊園會期間,省群眾冰雕比賽、國際冰雕比賽等公益冰雕賽事和主題文化藝術活動也將拉開帷幕。遊園會普通門票定價150元/位,全園一票到底。哈爾濱市民實行五折大幅優惠,對特殊群體實行特惠:1.5米以下兒童、小學生憑學生證、70周歲以上老人憑二代身份證均可免費遊園;大、中學生票價70元,軍人五折優惠。冰燈遊園會開園時間:9:30至21:30。 [3]

相關視頻

20年前的哈爾濱冰燈遊園會 這裡有很多東北人的記憶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