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啞女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喜馬拉雅 的圖片

啞女恨》,古裝戲,該劇1990年由南京市越劇團首演,陶琪、陳菊芳、華潔主演。

劇目介紹

越劇《啞女恨》王鴻、汪福昌編劇:寫孤女梅仙因父母雙產,被賣入尹府當婢女。尹志仁好色,用甜言蜜語欺騙,梅仙被尹姦污且有身孕。後尹志仁與谷尚書之女天香成婚,尹恐其醜事敗露,乃強行威逼梅仙嫁給僕人阿興為妻,並將其連夜攆出尹府。一年後,梅仙生下一子,但又不忍將真相告知阿興。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尹志仁與僕人阿旺因避風雪來到一茅屋,恰是梅仙與阿興的居處。尹志仁見梅仙俊俏如初,心懷歹意。先以欲喝魚湯麵為南,遣阿興與阿旺去河中破冰摸魚,繼而調戲梅仙,其時,阿旺倉皇來報,阿興不慎落入冰河而亡,梅仙聞噩耗,悲痛欲絕。尹志仁乘梅仙攜兒為阿興上墳之際,欲奪其子,梅仙奮力拚搏,一頭將尹撞倒,抱兒拚命奔逃,尹緊迫不舍。梅仙見道旁有一古樹洞,一一時情急,脫下兒子的布兜,將子藏匿樹洞中,並將布兜摔在崖下小樹枝上。尹追至,向梅仙索要兒子,梅仙聲稱為讓尹家絕子絕孫,已將兒子摔下懸崖。尹見崖下樹枝上掛着布兜,信以為真,乃惡狠狠將梅仙蹬下懸崖,將她置於死地,老者步途經山道,聞樹洞中嬰兒哭聲,以為是一棄兒,後乃抱回撫養,取名賈廉二卜年後,賈廉赴試高中,代天巡守江南,榮歸故里。官船駛抵運河古橋時,有一老婦在橋頭立旗嗚冤。原來當年梅仙落崖未死,二十年來含辛茹苦,忍辱求生,一心只為有朝一日得以申冤報仇。賈廉將梅仙帶回行轅詢問,方得知梅仙狀告者非別人,而是自己的岳丈尹志仁,蓋賈廉高中後已由當朝谷丞相許婚,與谷之外孫女、亦即尹志仁的養女尹蘭芝結為夫婦。尹志仁得知梅仙未死,且賈廉已立案調查時,急命僕人阿旺去往雲霞庵對梅仙威嚇利誘,梅仙聽說巡按竟是仇人的女婿,並將治她為誣告罪,氣憤之下,欲圖自盡,卻又被賈廉救下,由此梅仙也方知巡按賈廉實為自己失散二十年的親生兒子。骨肉雖相認,冤讎卻難平。巡按賈廉在審理這件生母狀告生父的過程中,反而屈從權勢,徇私枉法,為保住自己的前程,不惜昧心苦求母親撤回訴狀,以全大局。梅仙至此,萬念俱灰。然人面獸心的尹志仁尚不罷休,為除後患,競在為梅仙送行之時,用藥酒將梅仙毒啞,梅仙遭毒手,走投無路,只有憤而投崖。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啞女恨 相關視頻

越劇的歷史和發展
中國戲曲絕活展示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