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哥法地鼠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哥法地鼠龜,又名佛州地鼠龜,分布在美國東南部。棲息環境包括大西洋沿岸沙地及杉木森林,沙脊和沙丘,以及長葉松林沼澤,棲地大多都含沙土質,非常乾燥。是草食性動物,以青草及果實為食。擅長挖掘棲息洞穴,深度約11-15米。野生哥法地鼠龜壽命超過40歲。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爬行綱

目: 龜鱉目

科: 陸龜科

屬: 地鼠龜屬

種: 哥法地鼠龜

分布: 美國

體長:龜甲長10-25厘米

體重:2-6公斤

生命:超過40歲

食性:以草及果實為食

繁殖:每窩產卵1-25枚

習性:擅長挖掘,耐旱能力強

外形特徵

哥法地鼠龜龜甲長度10-25厘米,幼體甲長3-5厘米,最大甲長38厘米;重量2-6公斤。 哥法地鼠龜背甲圓隆而修長,顏色呈現黑褐色或黑灰色、棕色至茶色;而腹甲為單一黃色,盾片中央的顏色常常較淺。甲橋發育良好;通常有1枚腋盾。腹甲微黃;成體的喉盾遠遠超出背甲。頭部碩大,前端較鈍,棕灰色;眼睛的虹膜為深棕色。後腳比前腳小。後腿短而粗壯,前肢密被鱗甲,形態扁平,便於挖掘,所有的腳趾間都沒有蹼。前肢第1雙趾爪根部至第3雙趾爪根部的間隔同於其後肢第1雙趾爪根部至第4雙趾爪根部的間隔。哥法地鼠龜在幼龜時期體色近似蘇卡達龜,但長成後體色趨於暗淡並不出色。 兩性異形:雄性的腹甲內微凹,雌龜腹甲則是平坦的。

生態習性

哥法地鼠龜棲息環境包括大西洋沿岸沙地及杉木森林,沙脊和沙丘,以及長葉松林沼澤,棲地大多都含沙土質,非常乾燥。 是草食性動物,以草及果實為食,偶爾吃腐肉、糞便。對於環境要求極高,為了躲避異常氣候,發展出有一雙強而有力的前肢,以便挖掘棲息洞穴,棲息洞穴深度約11-15米深,這樣的深度可以提供它們一個非常穩定的環境,包括穩定的溫濕度。哥法地鼠龜在北美生態系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通常它們所挖的洞穴為300多種無脊椎及脊椎動物提供重要的庇護所,另外。它們每天所消耗的草本植物及水果類食物,作一個極為有效的種子散播。 哥法地鼠龜能夠從食物中汲取水份,它們可以生活在極端乾旱的環境中。另外哥法地鼠龜是所有陸龜中膀胱蓄水能力最好的,在野外旱季時,它們耐旱能力非常強,可以長時間幾乎不吃不喝也不排泄。

生長繁殖

哥法地鼠龜繁殖季節在5-6月份,每窩產卵1-25枚,孵化期約80-100天,性別取決於孵化期的環境溫度,30攝氏度以上則會敷出雌龜,30攝氏度以下則會敷出雄龜。性成熟10-15歲。野生哥法地鼠龜壽命超過40歲,在德州北部,有一部分龜被驗證年齡在75-78歲。 由於像犰狳、浣熊狐狸、臭鼬和短吻鱷等動物對龜卵和幼龜的掠食,只有6%的龜卵能夠在孵化成龜後活到1歲,3%的幼龜可以能夠長大成熟。

地理分布

哥法地鼠龜分布在美國東南部,包括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南卡羅萊納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及佛羅里達州南部海島,以佛羅里達州密度最高。

生存狀況

哥法地鼠龜受美國聯邦及州立法保護。買賣哥法地鼠龜或從沙漠帶回飼養是違法行為。在加州持有哥法地鼠龜必須獲得許可,得到許可並不困難,可以與加州漁獵局或加州龜俱樂部連絡,取得相關資料。加州漁獵局會在龜上附着上一卷標,這卷標也可以在龜走失後幫助辨認。除非有良好的理由,法律禁止人工圈養的龜再放回野外,野放的龜存活率低,而且可能會傳染疾病給野外族群,產生嚴重影響,若想給龜找個新主人,可以與美國加州龜俱樂部(CTTC)連絡。[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