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唇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唇風
圖片來自CSDN

唇風,中醫病名。又名唇瞤、唇顫動。見《外科正宗》卷四。症見初起紅腫發癢,繼則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如風勝過燥,則口唇乾裂脫屑,狀若無皮,日久口唇瞤動不止。多因胃經濕熱、外感風邪,風熱相搏而成,日久化燥生風。治療:初宜疏風清熱,表里雙解,內服防風通聖散,日久宜養血祛風,可內服:補血湯或四物湯加蟬衣、僵蠶、全蠍。外搽黃連油或紫歸油頻搽,或冰硼散調水或油擦唇部。似今之剝脫性唇炎。[1]

名詞解釋

唇風是因風熱濕邪外侵,或脾胃濕熱內蘊,上蒸口唇所致。以口唇紅腫、痛癢,日久破裂流水,或脫屑皮,或有嘴唇不時瞤動為主要表現的口腔疾病。唇風好發於下唇。西醫慢性唇炎、繼發感染性唇炎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慢性唇炎、繼發感染性唇炎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

多因辛辣厚味太過,脾胃濕熱內生,復受風邪侵襲,引動濕熱之邪循經熏蒸唇口;或脾氣虛弱,外感燥熱,致脾經血燥,熏灼唇口所發。

病機

1、風火濕熱,外犯唇口。足陽明胃經環口唇。素嗜辛辣厚味,脾胃濕熱內生,復感風邪,引動濕熱上蒸,搏結唇部而成。

2、陰虛血燥,唇口失養。脾主口,其華在唇。脾氣虛弱,外感燥熱之邪,或溫熱病後,傷陰化燥,燥熱循經上熏肌膜。

1、病史:多有唇部灼熱癢痛反覆發作病史。

2、臨床表現:唇部發癢,灼熱疼痛,嘴唇不時瞤動;或自覺唇部乾燥,作癢不適,患者常自咬嘴唇以揭去未脫落的鱗屑、痂皮,引起疼痛。

3、局部檢查:唇紅部腫脹、糜爛、滲液、結痂;或呈肥厚,捫之唇部可有結節感如豆大,質軟不硬;或唇部表面乾燥、脫屑,色暗紅,或有縱形裂溝,結痂,揭去痂皮易出血。

病證鑑別

1、唇疔:初起有粟米樣膿頭,繼而堅硬紅腫疼痛,伴有全身症狀,不能自行消退。

2、唇腫:口唇部突然腫脹、麻木,不紅不痛或微痛,或口唇瞤動、麻癢、腫破流水,多發於春秋兩季。

3、口疳(紅斑狼瘡):口腔黏膜損害好發於唇紅部,初起為一個或整個暗紅色的圓形或橢圓形斑塊,中央萎縮,邊緣隆起,表面附有鱗屑,容易糜爛。皮損擴延,則導致唇紅部與皮膚界限不清,日久向皮膚蔓延。皮膚受累後,邊界較清,常呈桃紅色,對診斷有一定意義。

4、蟲咬傷:蚊蟲叮咬顏面局部紅腫,中央有針頭大暗紅色斑點,或有小水皰,伴有瘙癢。

5、接觸性皮炎:有接觸過敏史,皮損發生於接觸部位,邊界清楚,不隆起。

相關檢查

唇紅部腫脹、糜爛、滲液、結痂;或呈肥厚,捫之唇部可有結節感如豆大,質軟不硬;或唇部表面乾燥、脫屑,色暗紅,或有縱形裂溝,結痂,揭去痂皮易出血。

唇風之辨分虛實。實為風火濕熱,唇紅腫癢潰痛且劇;虛為陰虛血燥,唇紅燥裂溢水結痂。

治療原則

內治為主,輔以外治。

證治分類

(一)風火濕熱,外犯唇口

症狀:唇紅部腫癢,破裂流水,灼熱疼痛,嘴唇不時瞤動。口渴飲冷,口臭,大便干。舌質偏紅,脈滑數。

治法:疏風散邪,清熱利濕。

方藥:雙解通聖散加減。

常用藥:荊芥、防風、薄荷、麻黃、連翹、梔子、黃芩、石膏、白朮、滑石、川芎、當歸、白芍、甘草活、桔梗。

(二)陰虛血燥,唇口失養

症狀:唇腫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猶如無皮之狀,結痂。鼻息焮熱,小便黃赤短澀。舌干少律,脈細數。。

治法:涼血祛風,養陰潤燥。

方藥:四物消風飲加減。

常用藥:荊芥、薄荷、柴胡、黃芩、甘草、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牡丹皮、玄參、麥冬、石斛。

其他療法

外擦法:宜清熱解毒,涼血潤燥。用黃連膏、紫歸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擦患處,每日3-4次。或用馬齒莧、芙蓉葉鮮品搗爛外敷,每日2次。

轉歸預後

本病預後較好,但易反覆,應堅持治療。

預防調護

1、要改正不良習慣,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

2、要減少煙酒刺激,少食辛辣厚膩之品,避免烈日暴曬。

3、常服健脾、利濕之品,如薏米、芡實、荸薺、赤小豆等煎湯飲。

4、使用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花香花宜潤唇精華液和多效修復霜修復養護。

5、切不可使用稠厚的普通潤唇膏、唇彩。

6、切勿症狀稍有改善就中斷治療,越遷延越不易根治。

7、不能使用激素藥膏,以免依賴繼而產生激素依賴性皮炎。

文獻摘要

1、《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脾與胃合足陽明之經,胃之脈也,其經起於鼻,環於唇,其支脈入絡於脾,脾胃有風熱邪氣乘之,而腫發於唇。」

2、《嚴氏濟生方·口齒門》:「唇者,脾之所主……蓋風勝則動,寒勝則揭,燥勝則干,熱勝則裂,氣鬱則生瘡,血少則沉而無色。治之之法,內則當理其脾,外則當敷以藥,無不效者矣。」

3、《醫宗金鑒·卷六十五》:「此症多生於下唇,由陽明胃經風火凝結而成。初時發癢,色紅作腫,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無皮,故風盛則唇不時瞤動。」

參考來源

  1. 唇風,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