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唐書載韓柳文

唐書載韓柳文》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五筆》卷五。《容齋五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目錄

原文

  宋景文修《唐書》,《韓文公傳》全載其《進學解》、《諫佛骨表》、《潮州謝上表》、《祝鱷魚文》,皆不甚潤色,而但換《進學解》數字,頗不如本意。元雲「招諸生立館下」,改「招」字為「召」,既言先生入學,則諸生在前,招而海之足矣,何召之為?「障百川而東之」,改「障」字為「停」,本言川流橫潰,故障之使東,若以為停,於義甚淺。改「跋前疐後」為「躓後」,韓公本用《狼跋》詩語,非躓也。其他以「爬羅剔抉」為「杷羅」,「焚膏油」為「燒」,以「取敗幾時」為「其敗」。《吳元濟傳》書《平淮西碑》文千六百六十字,固有他本不同,然才減節輒不穩當。「明年平夏」一句,悉芟之。「平蜀西川」,減「西川」字。「非郊廟祠祀,其無用樂」,減「詞」、「其」兩字。「皇帝以命臣愈,臣愈再拜稽首」,減下「臣」字。殊害理。「汝其以節都統討軍」,以「討」為「諸」,尤不然。討者,如《左傳》討軍實之義,若雲「諸軍」,何人不能下此語。《柳子厚傳》載其文章四篇,《與蕭俛(miǎn)》、《許孟容書》、《貞符》、《懲咎賦》也。《孟容書》意象步武,全與漢楊惲《答孫會宗書》相似,《貞符》仿班孟堅《典引》,而其四者次序或失之。至云:「宗元不得召,內閔悼,作賦自傲。」然其語曰:「逾再歲之寒暑。」則責居日月未為久,難以言不得召也。《資治通鑑》但載《梓人》及《郭橐駝傳》,以為其文之有理者。其識見取捨,非宋景文可比雲。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唐書載韓柳文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