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唐山大鼓
|
|
|
唐山大鼓是中國北方主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廣泛流傳於冀東、京、津及東北地區。演出時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一人持三弦等樂器伴奏。樂亭大鼓與評劇、唐山皮影並稱「冀東文藝三枝花」。自形成以來,名人輩出,影響廣泛,在河北冀東及東北地區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發源
唐山大鼓發源於河北省樂亭縣,是在繼承古代多種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演唱實踐逐步發展和成熟起來的。它的形成與明清歷史、地方方言和風俗有關。冀東樂亭、灤南一帶的人們有歌舞習俗,逢年過節,或有喜慶慶祝活動,都舉辦群眾性歌舞活動和說唱活動。這一地方方言本身就有自然的旋律性,字聲帶唱音和滑音,尾音細長迴旋,如果稍微把語音拉長,再配上樂器、曲調,即形成一種魅力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
樂亭大鼓起初盛行在灤縣、樂亭地區,後流傳到昌黎、豐潤等縣和唐山。唐山一開始建立煤礦就有些樂亭大鼓名演員來礦上演唱和礦工們交上了朋友,廣大礦工都喜愛樂亭大鼓,於是就有些礦工從業餘愛好慢慢地變成專業演員,象著名老藝人陳文煥、賈文鶴就都是當時的礦工,他們從事專業各有創造,像陳文煥的委婉抒情的唱腔、賈文鶴的流水板等都豐富了樂亭大鼓的曲調。這樣樂亭大鼓就在礦區扎了根,已40多年,在開灤各礦俱樂部里都有曲藝隊的組織,擁有很多樂亭大鼓的業餘愛好者和演員。
樂亭大鼓腔調越來越豐富,後來藝人把各種曲調都作了適當安排,根據不同書段的內容、人物、性格、情緒變化等要求,穿插使用,逐漸也形成了一般的規律就是「四大口」開始,下接「八大句」,再接「慢板」進入故事當中,就隨便安排,最後是「快板」收尾。由於樂亭大鼓的曲調有委婉、優美的特點,加上老藝人的創造就逐漸形成了它的高度抒情的鳳格,也就更開擴了它的流行地區,東北、京、津等地,也都有它的廣大聽眾.
歷史
清初在全國實行「文字獄」。此時,人民為反抗和抵制清朝統治,開始廣泛使用說唱這種形式。而說唱藝術在樂亭一帶有很長的歷史。清代,樂亭一帶有許多豪門大族,如崔、劉、張、史等大家族,這些人熱衷娛樂,不但組建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蓮花落班社,還組織大鼓藝人在家演唱。清代中期,樂亭大族出身的崔佑文曾帶着大鼓藝人溫榮等進京到王府、皇宮演出,得到了京城王公大臣的欣賞肯定。據稱,從此時開始正式有「樂亭大鼓」這一名稱。起初,樂亭大鼓支派很多,道具不一,伴奏多樣,後發現三弦特別適合說唱伴奏,因此均用三弦伴奏。初用木板,道光年間,樂亭大鼓藝人溫榮、馮福昌等人改用鐵板,被稱為溫鐵板、馮鐵板。鐵板聲音清脆響亮悅耳,音調細長豐富,促進了樂亭大鼓藝術的發展。此後,樂亭大鼓藝人競相創腔變調,名人不斷湧現。如溫榮的弟子陳活埋(陳繼昌)與齊禎等。
陳活埋創四平調、慢起程等十幾種板腔,腔隨意轉,情依腔行,演唱細膩動人。齊禎以道白見長,善用京腔,板眼穩妥清晰,號稱「京腔大白」。到光緒年間,樂亭大鼓腔調發展到幾十種之多。戚永武師承馮鐵板,博採眾長,對唱腔進行改造,形成了戚派。韓香圃得到陳活埋、齊禎指點,完整繼承樂亭大鼓唱腔體系,不主張借鑑其他藝術特長,自成一派。此時,樂亭大鼓界名人輩出。此後,許多名家到東北進行演出,使這種藝術在東北得到廣泛流傳。
解放前後,樂亭大鼓藝術發展步入輝煌時期。此時,名家匯聚唐山。唐山小山一帶書館林立。樂亭大鼓藝人競相改腔革調,爭奇鬥豔,促進了樂亭大鼓藝術的發展。這一時期,湧現出了靳文然等著名樂亭大鼓藝術家。靳文然是樂亭大鼓藝術的集大成者,曾任全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他完成了樂亭大鼓由聯曲體到板腔體的重大革新。他的演唱「雄壯處好似萬馬奔騰,淒切處仿如雨打芭蕉,委婉處如同喁喁私語,纏綿處像燭影搖紅,緊急處如珠玉落盤」(宋瑞夫語)。他善於依據人物感情變化和劇目情節起伏,巧妙運用閃板、搶板等靈活多變的唱法,運用不同聲音表現不同人物,使人物各具特點,活靈活現。演唱同時輔以動作,使人物更加形象生動。他廣泛吸收京劇、皮影、河北梆子、評劇等藝術精華,豐富了樂亭大鼓的演唱藝術,形成了獨特的靳派唱腔。他為樂亭大鼓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發展狀況
上世紀80年代,唐山市曲藝團解散。樂亭大鼓藝術的發展陷入停滯。近年來,國家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為樂亭大鼓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樂亭大鼓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唐山市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市、縣財政每年撥出專款用於民族民間文化保護。2007年,樂亭大鼓演員何建春、張近平入選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樂亭大鼓藝術,樂亭縣在縣文化中心建成了樂亭大鼓說唱廳,編纂了《樂亭大鼓曲譜》,制定了樂亭大鼓藝術保護規劃。明確由縣財政出資鼓勵樂亭大鼓藝術家招收學員,培養傳人。如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指引下,樂亭大鼓藝術已走向繁榮發展的新征程。(信息來源:文化傳播網)河北曲種。清代初年,河北省樂亭縣流傳一種「清平歌」,民間多喜歌唱。後來,藝人弦子李以三弦伴奏,革新韻調,被稱為「樂亭腔」。
在演唱中,又經過改進提高,增加了書鼓、木板擊節,漸漸脫離了民歌的演唱形式,發展為說唱藝術,約在嘉慶五年(1800)前後,初步形成樂亭大鼓這一曲藝形式。1850年前後,藝人溫榮改用鐵板擊節,規範了唱腔板式和伴奏音樂,並經過他的弟子齊禎、陳繼昌等人繼續豐富唱腔,使樂亭大鼓的演唱藝術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九腔十八調」之譽。到1900年前後,灤縣、灤南一帶的名藝人齊德望、戚用武等人又結合自己的特點做了一些改革,遂形成一支風格新穎的流派。從此,樂亭大鼓分成東路(流行於樂亭縣)、西路(流行於灤縣、唐山一帶)兩種唱腔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亭大鼓形成了兩支主要的藝術流派,即東路的韓香圃派、西路的靳文然派。其中尤以靳派富於創新精神,曲調委婉動聽,為樂亭大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
參考文獻
- ↑ 唐山市樂亭縣大鼓愛好者齊聚灤南縣 唱響鼓韻(組圖),搜狐201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