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蕃蕃尼古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唐蕃蕃尼古道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的西南麓廣泛分布着一些裂縫,這些裂縫因為海拔較低,成為山兩邊國家來往的通道,吉隆溝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在歷史上,吉隆溝有個著名的名字,叫作「蕃尼古道」。大唐時期,唐史在這裡上演了「一人滅一國」的人生傳奇;滿清時期,大清還在這裡上演過一場「自衛反擊戰」。

蕃尼古道之誕生

唐蕃古道到達拉薩後,並沒有終止,而是繼續向南延伸,經日喀則地區,取道芒域貢塘(吉隆溝),一直延伸到了泥婆羅(尼泊爾)。成書於公元7世紀中葉的唐釋道宣《釋迦方志.遺蹟篇》所載之「東道」:這條路線,大體上可以分為南北兩段:北段系自青海至拉薩,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大約即取此道;南段系從拉薩經後藏邊地出境,入北印度尼婆羅國,大體上應當就是赤尊公主進藏採取的路線。

1990年6月,中國學者在吉隆發現了一通名為《大唐天竺使出銘》的唐代摩崖石碑,依據有關的古代文獻材料,可以肯定此通石碑是在唐顯慶三年(唐高宗李治年號,公元658年唐代使節王玄策等人奉旨出使天竺時途經吐蕃西南邊境的吉隆,勒石記功留下來的遺物。吉隆為西藏古史記載中之「芒域貢塘」的統治中心,歷史上從來即為吐蕃南界的重要關隘。在今天的吉隆境內,還保存着許多與這條古道有關的文物古蹟。千百年來,蕃尼古道一直是中國與南亞地區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蕃尼古道之佛道

蕃尼古道的開通,使古代中印、中尼文化交流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氣象。過去中印間的陸路交通主要是採取「天山道」或「雲南道」,蕃尼道這條新道一經開通之後,很快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國際通道。臧史記載吞米桑布扎的天竺求學之路由此南去,而寂護、蓮花生等大師的傳法腳步由此北來。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載錄唐時僧人經過吐蕃與尼婆羅者有玄照、道希、玄太、道方、道生、末底僧訶與師鞭、玄會等人。季羨林先生曾經評論說:「在短時間內這樣多的人走尼婆羅道,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

此前,唐朝僧人赴天竺學經和使節往來多取道古絲路龜茲道,此路需繞行吐火羅、大小勃律(帕米爾高原)經由疏勒、龜茲到達長安,由於路途遙遠,往返竟需花費4年。而「唐竺古道」貫通後,玄照法師赴天竺習經後,經吐蕃拜見文成公主後歸唐,「巡涉西蕃而至東夏(唐),以九月而至部,正月便到洛陽」其整個行程僅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宋元明時期的蕃尼古道也大致沿襲了這一線路,經吉隆入關後,大致沿聶拉木、定日、協嘎爾、薩迦、拉孜、日喀則一線前往山南和拉薩。

蕃尼古道之兵道

一人滅一國

在蕃尼古道上,唐朝使節王玄策四次出使天竺,還上演了「一人滅一國」的人生傳奇。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唐史沒有記載詳細的出發時間,敦煌學專家[1]、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陸慶夫教授據文獻推測,王玄策一行從長安出發的時間應該在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王玄策作為正使,率副使蔣師仁等三十餘人,再次出使印度。不料此時與唐修好的戒日王已死,剛剛到達中印度,王玄策一行便受到自立為王的阿羅那順的進攻,王玄策及使團被俘。

但王玄策十分機靈,趁夜色逃脫,日夜兼程,趕往吐蕃西部邊境,以唐帝國及姻國吐蕃的名義徵召泥婆羅(尼泊爾)國軍隊。在泥婆羅國七千人的軍隊和吐蕃一千二百人的精銳部隊支援下,大破中印度軍,俘虜了阿羅那順及其家屬。在這次外交事件中,王玄策當機立斷、有勇有謀,可惜在名將如雲、重臣如雨的貞觀年間,他的事跡和聲名不見顯著,新、舊《唐書》均無傳。

另外,王玄策從天竺出訪歸來,帶回了10位製糖工匠。他們在江南用「竹甑法」制出了顏色較淺亮的精沙粒糖。王玄策的傳奇經歷表現在他數次出使印度,展現了過人的擔當精神和外交才華,為大唐贏得了尊榮。

自衛反擊戰

同樣在蕃尼古道上,清朝名將福康安則率清軍擊退了廓爾喀人的入侵,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上演了一場「自衛反擊戰」。乾隆年間,控制尼泊爾的廓爾喀從吉隆入侵西藏,大肆燒殺搶劫,震怒的乾隆皇帝派大將軍福康安領軍將廓爾喀擊潰,收復了領土,並一直打到廓爾喀的首都陽布(今加德滿都)附近,直至廓爾喀臣服才班師回朝。從此規定尼泊爾每五年定期向清朝政府朝貢。據統計,從1789—1909年間,尼泊爾共向清朝派出19批朝貢使團。

這場爆發在吉隆、後藏的廓爾喀之戰,從戰役規模來說並不算甚大。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深深改變了西藏的政治生態。戰後乾隆帝指示福康安等人,總結之前歷代中央政權治藏的經驗教訓,由福安康領銜草擬,報乾隆欽定,制定推行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又稱《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成為中央對西藏政權管理的根本大法。《善後章程》中明確了清朝中央政府的駐軍、造幣、稅收權和對活佛登記造冊的制度。針對後藏「活佛之家」的弊端,清政府特意御賜金瓶,正式實施「金瓶掣籤」制度,杜絕活佛轉世中的人患。

離吉隆鎮不遠,有一處古戰場,懸崖上的四個字「招提壁壘」,相傳就是福康安為了紀念大獲全勝而親筆題寫的。

蕃尼古道之商道

歷史上,蕃尼古道除了是佛道與兵道外,還是一條重要的商道。古道上的吉隆鎮,因為適中的位置,則成了重要的商業交流中心。古道開闢之後,吐蕃的藥材、皮張、羊毛製品、乳酪、酥油,尼泊爾的銅器、木雕、瑪瑙、寶石、佛經,中原地區的絲綢、食鹽、陶瓷器、紙墨、布帛等,都可以在吉隆鎮找到,吉隆鎮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邊境商業貿易中心。商業的發達,讓統治者越發重視吉隆,甚至還選擇在這裡建立過王國。公元11世紀,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崩潰之後,後裔子孫逃到吉隆地區,建立了貢塘王國,王城就建在吉隆。

作為商業貿易中心,來吉隆鎮交易的商人難免會有貿易摩擦。清朝時期,滿清政府為了規範邊境貿易,還專門在吉隆設立了國際市場。到了19世紀,隨着貿易範圍的擴大,又在吉隆地區分設宗嘎上宗(「宗」為西藏原有行政單位,相當於現在的「縣」)、宗嘎下宗、吉隆東宗、吉隆西宗來分別管理,這種設定一直延續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解放後的西藏,吉隆作為商業口岸的潛力,得到了國務院的重視。為了便於開展邊境貿易,國務院於1961年決定在吉隆設立海關,並於1978年批准吉隆為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中尼兩國政府簽約商定,雙方邊民可在雙方境內30公里範圍內出入,開展自由貿易。

總而言之

蕃尼古道沿線大量遺蹟和藏漢文記載表明,該道自唐代以來一直是中尼兩國交流的重要通道。為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有效治理,國家的統一,西藏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其與內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雙向交流和融合,以及中尼兩國關係的發展,進而聯繫南亞、中亞諸國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國家「一帶一路[2]」倡議下,這條古道的進一步開發和建設,隨着中尼公路和未來中尼鐵路的開通,對於西藏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穩定,以及中國與南亞諸國的合作,必將產生積極而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