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唯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唯唯(wéi wéi 舊讀wěi wěi),恭敬的應答聲。引申為恭順謹慎之義。《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鄭玄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南史·文學傳·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唐 李咸用《贈友弟》詩:「誰能終歲搖頳尾,唯唯洋洋向碧濤。」 [1]

[]

詞語讀音

【拼音】唯唯:wéi wéi

基本解釋

1、恭敬的應答聲。 2、引申為恭順謹慎之義。 3、應而不置可否貌。 4、相隨而行貌。

引證詳解

1、恭敬的應答聲。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序》:「王曰:『試為寡人賦之。』 玉曰:『唯唯。』」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言之。』仆對曰:『唯唯。』」 顏師古 註:「唯唯,恭應之辭也。」 《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老泉納於袖中,唯唯而出。」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四回:「眾諸侯莫不唯唯。襄公頓口無言,似木雕泥塑一般。只多著兩行珠淚。」 清·田蘭芳《敘袁仲方(袁可立孫)甲子秋冬詩》:「白村唯唯,經數載仍以素本見還。」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齊薩所說的,無非是索交尼堪外蘭,否則兵戎相見,差弁無可辯駁,只得唯唯而還。」 梁斌 《播火記》四七:「劉老萬、劉老士、嚴老松皆拱手唯唯稱是。」 2、引申為恭順謹慎之義。 《新唐書·牛仙客傳》:「為相謹身無它,與時沉浮,唯唯恭願。」 3、應而不置可否貌。 《戰國策·秦策三》:「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間,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宋 徐鉉 《稽神錄·林昌業》:「忽有一男子,年可三十,髭髯甚長,來詣林,林問何人,但微笑,唯唯不對。」 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余聆玉人詞旨,心乃奇駭,唯唯不能作答。」參見「唯唯否否」。 4、相隨而行貌。 《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鄭玄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 《南史·文學傳·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