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喀喇沁親王府及家廟,坐落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位於承德東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處。是清朝貢親王的府邸和家廟,是蒙古族政治家貢桑諾爾布的故居,已被闢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1]
喀喇沁親王府,府邸原占地面積300餘畝,房屋490餘間,兩層院落,主體建築分大堂、二堂、儀門、大廳和承慶樓。先後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爺在喀喇沁親王府襲政。是研究中國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見證。喀喇沁王的家廟,即福會寺,也是親王府景區一部分,是清代蒙古族地區藏傳佛教寺院,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占地面積6136平方米,全盛時期曾居住喇嘛450餘人。
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被評為「56個最具民族特色的旅遊風景區」、內蒙古十大歷史名勝,2011年成為中國景區協會會員單位。
歷史沿革
喀喇沁親王府原稱「喀喇沁右翼旗王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王爺府鎮,始建於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目前內蒙古現存王府建築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規格等級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築群。
據史料記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重臣者勒蔑,是喀喇沁蒙古部的遠祖。成吉思汗因其功勳卓著,將女兒花蔭公主下嫁給者勒蔑之子吉伯格,從而享有「塔布囊」(漢意「駙馬」)之稱號。至後金時,者勒蔑第十四代孫蘇布地以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而名震漠南。
相關典故
天聰九年(1635年),蘇布地之子固魯思奇布授札薩克,為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王爺。第一代王爺和第二代王爺圖巴色棱都居住在今遼寧喀左、建平,到第三代王爺班達爾沙才遷到喀喇沁旗龍山,康熙九年(1670年)又從龍山遷到現王爺府。
順治七年(1650年)蘇布地之子晉貝勒,康熙七年(1668年)第三任札薩克班達爾沙晉多羅杜棱郡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任札薩克啦特納錫第晉親王品級。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第五女兒和碩端靜公主下嫁第五任札薩克噶勒藏;第十三代王旺都特那木濟勒,娶皇家禮親王之妹為福晉;第十四代王貢桑諾爾布娶皇家肅親王之妹為福晉。滿蒙聯姻使喀喇沁王與清廷及皇家關係更為密切。王府建成後三百多年間,一直是歷代郡王、親王的府邸。
府內建築
親王府前後五進院落,在南北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為大堂、二堂、回事廳、議事廳和承慶樓,每座正堂兩側各有配房,五進院落均有東西廂房。主建築群外,東西兩側建有跨院,左右對稱,每個跨院有若干四合院,由垂花門和迴廊相連。東跨院為王爺福晉起居處,分別布列有內宅、臥寢、書房、燕詒堂及生活服務設施膳食房、碾房、磨房、倉庫、馬房等。
西跨院建有書塾(齋)、四角方亭、揖讓廳、練功場、孔廟(文廟)、關帝廟(武廟)、宗祠(祠堂)、佛堂。承慶樓之後為王府花園,花園與北山自然風景區毗連呼應,園內建有亭榭、迴廊、石橋、池塘、假山、茶肆、戲樓、廟堂。廣植花木,放養禽魚,圈養馴鹿。前庭(廣場)南面的錫伯河畔,曾是綠茵似氈的牧場,東西一字排開十三座敖包,每逢七月,在此舉行祭敖包盛會。
文化意義
喀喇沁歷史上一直因遊牧與征戰而居無定所,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於今喀喇沁王府所在地起建郡王等級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晉親王品級後,又在郡王府基礎上擴建為親王府邸。
歷代親王皆有擴修,但中軸建築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現存2.98萬平方米,由5進22幢正堂、配房和廂房構成連續四合院式格局。府內蒼松翠杉,府圍綠水青山,環境優美和諧。喀喇沁王府蘊含着豐富的中國傳統建築工藝技術信息資料,體現着優秀的人文思想和審美觀念。
結構嚴謹
親王府建築屬無斗拱官式大木結構形制,各單體建築皆有條石台階、壓檐石、角柱石、挑檐石。磚作遵循「活糙規矩不糙」(制度規矩優先,材料工藝量力而行),大木用材考究,用材碩大,結構嚴謹,多用椽飛,木裝修豪而不華,瓦作採用傳統筒瓦覆頂,室內天棚視等級功能而定,分藻井(承慶樓),井口天花(議事廳、回事廳)和一般吊頂,一般吊頂有的是平頂,也有的採取類似北京地區的單「切」或雙「切」做法。室內皆地炕取暖。 親王府建築除宗祠、廟堂施以彩繪外,其餘建築無論等級尊卑,一律丹青色粉飾,不施彩繪,屬於造型藝術範疇。
親王府的營建是清王朝對蒙古王公採取「重歸附,厚賞賜」及封爵制度的產物,其建制、等級、規格嚴格按親王品級而建,高台階,置月台,修有丹陛橋,占地面積大,房屋數量多,體現了親王府邸「以高為貴,以多為貴,以大為貴」的建築文化內涵,當屬清代官式建築典章制度的代表性實例,是研究清廷對蒙古各部所採取的政治策略的重要實物佐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四梁八柱
喀喇沁親王府並不是孤立的建築,它與周圍的住宅村落、喇嘛廟宇連在一起。它的西面,過八家村一里許,有以福會寺為中心的五座喇嘛廟(福會寺、極善生樂寺、咸應寺、廣慧寺、延慶寺)。主體建築廟堂、院落均為紅磚紅牆。過去,這裡以寺廟群為中心,向兩旁各伸展一里,是三趟前后街的喇嘛住宅。最興盛時期,五寺喇嘛達到五百餘人;從福會寺向西,經西灣子、大西溝、上瓦房到銀匠營子,約十里,這一帶曾是王府官員和富人的住宅區,當時,這裡的住宅建築樣式均為前出廊檐後出廈、四梁八柱的青磚瓦房。
從親王府東行,依次是大營子、坯場子、希莊、下瓦房,分布在距王府八里以內,過去也都是王府官員和富人的住宅區。下瓦房東二里的殺虎營子,是原來虎槍手住戶的居住地。上瓦房和下瓦房,各距親王府八里,當時是兩個商貿中心,商人、店鋪聚集到這兩處地方,供應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物品。這兩個村莊過去還建有關帝廟、廣場和戲樓。那時候在親王府應差的蒙古旗民,大都居住在福會寺後小廟溝、大營子後的鷂頭溝和大西溝馬場一帶。 當時,在福會寺寺廟群以外,還有東距王府八里依山而建的善通寺,西距王府十二里建在大西溝的極樂隆興寺。上述連綿二十里的狹長村莊,形成了相當龐大、完整的蒙古族居住群落的統一體。清朝中期以後,喀喇沁親王府一帶逐漸成為卓索圖盟(轄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土默特左、右二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建築特點
親王府的建築氣勢恢宏,殿宇森嚴,布局精巧,建築壯觀,結構嚴謹,是典型的清代建築群,其建築規模之大為內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集塞北地區、蒙古民族、藏傳佛教三大建築特色於一身。是內蒙古地區尚存的建造年代最早、封爵等級最高、建築規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蒙古親王府邸。王府內藏品豐富,僅明清時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
從親王府建築布局看,可歸納為三點:其一,建築群體與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相得益彰;其二,親王府建築布列以中軸核心區段為主,東西兩路(跨院)為輔,中路以體現親王府權力等級而尤顯宏偉規整,而東西跨院為生活功能區,建築布局顯得十分靈活;其三,人造園林與建築相結合,中路以參天蒼松為主,更顯建築之肅穆,而東西跨院廣植奇花異草,玲瓏石與樹木相映,更有花園疊山理水,極盡造園之能事,體現出建造者獨具匠心的設計構思與精巧布局。
親王府各院地面平緩,前後高差不足0.5%,各類建築皆為高台基構築,只是按其等級之尊卑,高度不一而已。其中府門、轎廳、議事廳還置有寬闊月台,似為等級尊貴之標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