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喜鵲的巢(華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喜鵲的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喜鵲的巢中國當代作家華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喜鵲的巢

全世界的鳥類約有一萬餘種,鳥巢的種類也複雜多樣,鳥類學家根據巢所處的位置及其結構特點,將鳥巢分為五大類:地面巢、水面浮巢、洞巢、編織巢、其他特殊形式的鳥巢(泥巢、唾液巢、葉巢、冢巢)。

在這些鳥巢中,家燕的巢堪稱「水泥結構」的樣板,喜鵲的巢堪稱「木結構」的典範。家燕的巢和喜鵲的巢是最喜歡與人類為鄰的鳥巢。體量最大,既有「結構層」,又有「內裝修」的鳥巢,當屬喜鵲的巢。

喜鵲巢的最外面是穿插合理,結構嚴謹的樹枝層(結構層),內部別有洞天,裝修十分考究,一般分為3層:由泥土做成的精緻碗狀層;由樹葉、草根等柔軟材料鋪墊的中間層;然後是由羽毛、草葉和毛髮等組成的柔軟層。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北京「鳥巢」的設計者們,肯定從喜鵲巢中獲得了靈感。真的,在自然創造性方面,人類從其他生物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這就是所謂的「仿生學」。以蜂巢為例,蜂房由一系列緊密排列的六角柱體所組成,強度很高。18世紀初,法國學者馬拉爾奇曾專門測量過大量蜂巢的尺寸,令他感到吃驚的是,這些組成蜂巢底盤的菱形的所有鈍角都是109°28′,所有的銳角都是70°32′,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既堅固又省料。後來,法國數學家克尼格和蘇格蘭數學家馬克洛林進行了理論計算,得出的結論是: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製成最大的菱形容器,只能是這兩個角度。蜜蜂真可以稱得上是「天才的數學家兼設計師」。力學家們將六角形所排列而成的結構叫做「蜂窩結構」或「蜂巢結構」,這樣的結構已被廣泛應用。要知道,先進的「蜂巢結構」的歷史,比人類文明史的時間還要長。

喜鵲巢不但建築結構複雜,體量也大。我見過一個築在高壓線鐵塔上的喜鵲巢,巢的高度足足有一米半多。一位丹麥人曾記錄過一個喜鵲巢的樹枝數量,竟有598根,重達4.6公斤。在山東招遠曾發現過4個巢連接在一起的喜鵲巢,總重達20.5公斤。而這些「超大型工程」僅僅是喜鵲用喙叼、穿、插構築而成,沒有任何綁紮,竟能結結實實,六七級的風都毀不掉它。尤其不可思議的是,當選好了築巢的位置後,叼來的第一根干枝是如何固定在樹杈上的?用什麼辦法防止它掉落?又是如何與隨後的第二根干枝,第三根干枝搭接的?我在一個建築工地附近的樹上,還見過一個完全用5#鐵絲構築的喜鵲巢。這偌大的「鋼結構」,所用的材料長短基本相同,材料的規格型號竟然非常同一。要知道,喜鵲三月築巢,「情人」給予的「工期」是有限的,這些材料需要在多大的範圍內,要費多大的勁,才能尋覓到呢?其材料識別的準確性,其鍥而不捨的精神,實在讓人驚嘆,令人折服。

喜鵲築巢時,往往先築個半拉子巢,然後再在附近更高的位置上築一個正式的巢。是先做試驗呢,還是怕鳩占鵲巢而狡鵲三巢呢?更有意思的是,別的喜鵲絕不會偷取其材料,也不會在這個「爛尾工程」上繼續構築。

喜鵲很懂得三角形的穩定性,巢總是坐落在至少有三個樹杈組成的「三維空間」內,築巢用的材料也十分考究,「質量觀念」很高,朽木是不用的。所用的樹枝,粗細長短都差不多,許多干枝硬是用喙從樹上掰下來的。

到了秋冬,「寒林葉落鳥巢出」,我總是喜歡觀望那高立於樹端的喜鵲巢,它給蕭瑟的秋冬平添了一份生機,任憑風吹、雨淋、雪虐,巢巋然不動,展現出喜鵲面對惡劣環境而傲然挺立的風骨。巢中的喜鵲能如此耐寒,三層「保溫層」功不可沒。

雄性的喜鵲非常尊重異性,為了「家庭」,甘於付出,敢於擔當,辛勤勞作。巢築好後,凡是飛前飛後飛得最歡的,一定是雄性喜鵲,那是在熱情地邀請它未來的「主婦」前來驗收。這未來的「主婦」,起初還要擺擺架子,表現得並不熱情,先是落在巢附近的樹枝上,靜靜地觀察,似乎在挑鼻子挑眼,而此時,未來的「丈夫」特別殷勤,特別興奮,扇動着翅膀,盡顯瀟灑,極盡表現之能事,「喳、喳」地圍着「主婦」飛舞着,動情地抒說。說得「主婦」感動了,對新房也滿意了,「主婦」便含情脈脈地飛入巢中。「丈夫」見狀受寵若驚,十分嘚瑟,高興地舞動着翅膀緊隨其後,不久,雙雙埋沒在愛巢之中……[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