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城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嘉善城牆明正德五年(1510),知縣胡潔為保居民安堵(安居),在魏塘日暉橋之東建賓暘門,太平橋之西建平城門,以備啟閉之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為防禦倭寇,吏部侍郎趙文華督師嘉善,撫台王抒與知府劉愨議奏請朝廷築城,獲批准。縣內使用徒工1萬餘名,徵發民戶740餘人督工。是年十月至次年三月,建成水城門5座,旱城門4座,月城114丈,望樓4座,水城門旁台5座,墩台12座,窩鋪36間,築雉碟2644個,周圍1448丈。城高3丈,闊2丈,濠闊6丈,周於城。築城占地353畝,化銀35856.9兩。此後數百年間,明清兩代歷任知縣多次維修加固。解放後拆毀,現西南角尚存有不足百米尺長的一段。
嘉善縣為明宣德五年(1430)置縣,屬嘉興府,縣治設於魏塘鎮。建縣之初原無城池,僅正德五年(1510)建東門賓暘門和西門平成門,嘉靖三十二年(1583)因倭寇騷亂,議請築城,三十三年(1584)十月動工,次年三月竣工。城牆呈長方形,東西寬,南北狹,城周約八里(實為一千七百八十五丈六尺,約5714米),高二丈三尺五寸(約7.5米),厚二丈二尺(約7米),設陸門四座、水門四座(初建時有五座,東南側通往小李港的一座水門後被填塞),四座陸門分別為東門大勝門、西門太平門、南門慶豐門和北門熙寧門,外部均設有瓮城,水門均與陸門相鄰,護城河寬六丈(約19米)[1]。
修繕
因年久失修,民國十六年(1927)首先拆除東城牆,1954年因市政建設需要開始整體拆除,至1958年除西南角牆段外已拆除殆盡,其後於南城基上興建變電站和紡機廠,東城基上興建健康路,西城基上興建西城河路,北城基上興建解放路及絲廠、綢廠、華通電子儀器廠、印刷線路板廠等[2]。現存牆段位於今西城半島小區南側,占地面積495平方米,高5.5米,外側牆面下為條石、上為方磚,牆內為夯土[3]。此外2002年在建設中山路濱河綠帶時於原東城門略偏南處重建東城門[2]。
原城內主要建築有縣署(抗戰時期毀於日軍轟炸,其址後建人民廣場[4])、學宮(嘉善縣學文廟,其址今為嘉善第二高級中學[5])、城隍廟、忠孝祠(又名魏家祠堂,祀魏大中、魏學洢,祠前建有忠臣孝子坊,同樣毀於日軍轟炸)和梅花庵(吳鎮墓)等,集中在連接東西城門的縣前街上(與魏塘市河並行,即今中山路)[6],今除梅花庵外均已不存。
參考文獻
- ↑ 清·江峰青修、顧福仁纂,《光緒重修嘉善縣誌·卷二·城池》:嘉善舊無城,東有賓暘門,西有平成門,正德五年知縣胡潔建此,以備啟閉。嘉靖三十二年倭警,巡撫王忬以知府劉愨議請築城,嘉善與焉。命通判鄧遷董其事,三十三年十月興工,至三十四年三月竣事。水門五(按水門五,其四俱與陸門相近,惟南水門別出一門於小李港,後塞之,俗稱曡煞水南門),陸門四,東曰大勝、西曰太平、南曰慶豐、北曰熙寧,各因其坊名而名其門,城樓如之(按東城樓額「東作方興」,西城樓額「西成在望」,俱葛寅書,南北無考)。月城一百一十四丈,望樓四座,水門旁台五座,墩台一十二座,窩鋪三十六間。周圍一千四百八十八丈(時兵、役並興,財費甚窘,鄧遷以大丈量之,僅僅足用,實則一千七百八十五丈六尺,約八里),高二丈三尺五寸,厚二丈二尺,為雉二千六百六十四,壕周於城,闊六丈。
- ↑ 2.0 2.1 屠政秋. 《古城牆·東城門》. 嘉善新聞網. [2016-07-11].
- ↑ 《嘉善城址》. 嘉善博物館. [2016-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4).
- ↑ 《日寇摧毀嘉善歷史文物的罪行調查》. 嘉興日報. [2016-07-12].
- ↑ 《從嘉善置縣到解放堪稱第一的人和事》. 嘉善政協. [201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 ↑ 《嘉善道路有很多 中山路曾是「老大」》. 嘉興日報. [2016-07-12].